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学习从不同角度我到自己的特点,感知自己在外貌、性格.上的独特性;合理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认识自己的愿望全面了解自己;探寻内心世界萌发自我意识。道德修养:通过分析自己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法治意识:通过回顾、认识成长中遇到的挫折,进一步了解自己。学会既不完全否定自己,也要合理看待自己的正确态度。健全人格:知道不足可以通过努力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好。责任意识: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进一步发现自己的长处,愿意做更好的自己。话题二“我能变得更好”教学反思: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肯定自己的优点,通过改进和接纳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第一个教学环节可以借用教材中小健自我否定的故事,引出本班学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经历。第二个教学环节借用小健在“不倒翁先生”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自己不足和优点的故事,引导本班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接纳自己并有自信变得更好。第三个教学环节通过发现自身优点的活动,进一步树立学生的自信。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整合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的内容,将教材第6页和第8页的内容联系起来,把小健从自我否定到正确认识自我的内容,作为一个完整的范例先呈现给学生,然后,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这课时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态度,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愿意改进自己,学会接纳自己,有信心成为更好的自己。要突破此教学难点,第一,需要教师了解本班学生对待自我的态度。有些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不足较为敏感,有些则自我感觉良好,有些则时而认可自己,时而否定自己。无论学生处于何种情况,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不足来进一步提升自己, 让自己变得更好。第二,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既不会对自己的不足视而不见,也不会对自己的不足有过重的思想包袱。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可以通过他人的帮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设计跟自己比一比的活动, 看看自己能否找到合适的方式改进自己的不足。这些活动设计都旨在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有信心改正。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有些不足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改进的,而有些特点并非真正的不足,是自己需要学会接纳的,如长得没有别人高、性格比较内向等。第三,教师针对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优点、长处的活动,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优点中,汲取肯定自己的力量,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