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1.3《我很诚实》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三年级下册1.3《我很诚实》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很诚实》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辨析生活中的常见行为,知道诚实是实话实说,不说谎、不骗人。
道德修养:知道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做事的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法制观念:懂得在与人交往中要克服恐惧、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做到不说谎。辨别生活中的诚实与不诚实的行为,通过探寻行为目的,初步发现诚实中“善”的特质。
责任意识: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如果自己做错事,应主动说明实情并承担责任,即使利益受到损失,也应具有诚实担当的勇气。
健全人格:知道诚实的品质还体现为做错事后,主动向不知情的当事人说明情况并承担责任。懂得诚实是做事的准则,愿意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诚实的品质。
话题二“让诚实伴随我成长”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分析主人公的诚实行为——角色扮演活动——辨别“谎言”。
第一个教学环节可通过教材中一位中学生的故事,引导学生懂得诚实的人能主动承担责任,即使当事人不知道,也应当主动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勇于承担责任。
第二个教学环节可让学生根据教材第20页“该怎样做 ”中设计的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了解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做,此处可进行拓展,增加一个问题: 对坏人可不可以说谎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智慧和能力。
第三个教学环节可让学生辨析教材第21页两个案例,同样是说谎的行为,但二者本质上有什么不同,明白二者的不同之处是一个是向恶的,一个是向善的。最后让学生朗诵一下有关诚实的名言。
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1.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也被称为市场经济的灵魂。为了加强诚信教育,本套教材在中年段共安排了两课,本课重点进行的是诚实教育,关于讲信用的教育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即《说话要算数》一课,教师要注意不要把诚实与守信混在一起讲。教学中,教师不要生硬地将诚实的概念直接讲出来,要尽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认识诚实的内涵,要克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教学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人与人交往中诚实的重要意义。
2.传统的诚实教育总是把说谎归结到品德问题上,本课在进行诚实教育时,将说谎行为与克服消极心理联系在一起。因为,说谎不全是品德问题,有时候是心理问题,要能引导学生克服胆怯、虚荣、好胜等心理,以达到避免学生因为一些心理原因而说谎的目的。
3.当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时,也应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亲人说的一些善意谎言,教学中不应当回避这一-问题,应当正视这一现状, 引导学生分析人们说善意的谎言的原因。
4.在学生懂得了诚实品质重要性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对坏人能不能说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