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歌唱模块第五单元《天长地久》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正在经历着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顺利推进。《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依据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的启动、使用,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的教学实践,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初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尚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问题,如课程定位、性质、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问题。尤其是初中音乐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在音乐教育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的今天,如何加强初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课程标准》的研制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改革背景下进行的,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一大举措。《课程标准》的研制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在认真总结和充分吸收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求超前与创新,在立足中国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力求面向世界,为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推动我国普通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演唱活动,结合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传授相关的演唱方法,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友谊地久天长》原文用苏格兰语写作,意思是逝去已久的日子。在很多西方国家,这首歌通常会在除夕夜演唱,象征送走旧年而迎接新年的来临,它的主调并没有中文版本那样感伤,而这首歌在很多亚洲地区中的学校毕业礼或葬礼中作为主题曲,象征告别或结束的情感。《欢乐颂》是一首四声部的合唱歌曲,两个声部大多数是三度的音程关系,这首作品的旋律学生比较熟悉,为学生演唱四声部合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学生感受到合唱自然浑厚的和声效果。三、学情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素养。他们活泼好动,个性鲜明,大部分同学喜欢流行音乐,他们才艺多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表达能力不强。不同的学生自身音乐素养水平也不同,应正确的引导学生来弥补自身音乐知识的不足。教师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四、教学目标:1、在欣赏《友谊地久天长》、《欢乐颂》等合唱声乐作品中,感悟友谊、团结的人文精神,并了解相关的交响合唱的知识。2、《欢乐颂》,实践歌唱技能,能注意不同声部间的协调统一,并知道歌唱发声器官的健康和卫生常识。3、进行歌唱表演的交流与研究,能客观公正地进行自评与互评,进一步提高演唱水平,全面提高综合艺术表现能力。4、激发学生对合唱声乐作品的热爱,体验合唱声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五、评价设计:1、通过现场自评和他评,评价各组进行歌唱评价评价指标: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2、运用评价量规评价各组表演歌唱评价指标: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3、通过课堂交流分享评价学生对交响合唱形式的了解,以及对其作品的认识。评价指标:能够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4.通过小组发言评价学生对贝多芬事迹的了解。评价指标:能够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时间(3分) 1、萨克斯演奏《友谊地久天长》,蕴造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2、请学生说出乐曲名称。 1、认真聆听《友谊地久天长》 2、说出作品的名称。 1、认真聆听《友谊地久天长》;2、说出作品的名称。对比欣赏时间(3分) 欣赏合唱版的《友谊地久天长》提问1、这首合唱版的《友谊地久天长》是男声演唱的还是女声演唱的?2、他们演唱的是同一个声部还是不同声部 了解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回答思考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什么叫做混声合唱。介绍混声合唱时间(10分) 介绍混声合唱以及声部划分。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练习演唱《友谊》合唱谱,并且让学生合作演唱。 使学生初步体验什么是混声合唱欢乐颂时间(3分) 欣赏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的著作,猜猜歌曲名字是什么? 学生聆听并讨论回答 1、认真聆听《欢乐颂》2、说出作品名称。介绍合唱曲《欢乐颂》时间(2分) 教师介绍第九交响曲中的合唱《欢乐颂》 学生聆听 让学生了解欢乐颂的出处讲述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时间(4分) 教师给学生们讲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创作背景 学生聆听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学唱歌曲《欢乐颂》时间(4分) 教师用钢琴伴奏,指导学生唱主题旋律,先唱谱,最后唱词。 学生学唱歌曲 让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混声合唱练习时间(6分) 全班分成二个声部高音声部,音声部演唱欢乐颂二声部合唱。两个声部相互交换演唱。 分二声部演唱《欢乐颂》 3、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二声部混声合唱。感受体验声音效果。带领学生总结混声合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时间(6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两首混声合唱的片段,并通过歌唱练习也亲身体验了混声合唱。那谁来说说唱好混声合唱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唱好混声合唱要注意声音音准、音色、节奏、每个声部的音量、声部之间的配合,整体声音的和谐程度,注意情感表达,服从指挥手势等方面。 在本节课末又一次点明了这节课的主题。拓展欣赏时间(3分) 最后欣赏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混声合唱曲《忆秦娥.娄山关》 让学生再次的感受混声合唱的魅力。 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中国混声合唱作品。课堂总结 时间(1分)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演唱了两首国外的混声歌合唱曲,其实咱们中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混声合唱曲,比如《黄河大合唱组曲》《生产大合唱》《长征组歌》等,进一步感受一下我们中国混声合唱曲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七、巩固练习:1、众所熟知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是 (C )民歌 A、美国 B、英格兰 C、苏格兰2、声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对唱、合唱、轮唱3、人声的分类大体分为童声、男声、女声。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是由(女高音)这种人声演唱的。4、合唱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5、混声合唱四个基本声部是: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6、歌曲歌曲《欢乐颂》作词:席勒,国家(德国)7、歌曲《欢乐颂》作曲:贝多芬,国家(德国)。这首歌曲选自《第九交响曲》。8、说出以下力度记号的含义:m(中),f(强)p(弱)mf(中强),ff(很强)pp弱)9、交错拍子:在同一乐曲中,同时出现两个拍子,叫做交错拍子。10、轮唱:所谓的“轮”就有滚动的意思。在同一个旋律下,分部唱,轮到哪部就哪部唱,每一部之间要相差两拍,是合唱的一种表现形式,不管分多少部,但结尾都要统一到一部才能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