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科学五年级下册《绿豆苗的生长》教学设计【教材解析】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编写依据是2022版课标中1.2 5.6 6.1 6.2 7.1 7.2。核心概念 学习内容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5-6年级 5-6年级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空气与水 是重要的物质 2.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一种混 合物以及它的主要成分。5.生命系统的构成 层次 5.6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5. 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 6. 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说出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 通过对生命系统构成层次的初步学习,乐于探究和实践,关注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6.生物体的稳态与 调节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知道植物可以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知道动物以其他生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 耗这些食物而获得能量。 认识到植物利用阳光、空气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养 分的过程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和人依靠摄取食物维持生命活动。 能收集人和动物以其他生物为食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信 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调査过程与结果。7.生物与环境的相 互关系 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7.2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 举例说出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 变化时的行为。 认识动物能适应环境变化,能列举影响健康的因素。2022年版课标将光合作用内容,修改为7-9年级内容要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个条件,如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等。阳光是植物叶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植物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能量的來源:在阳光照射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根吸收的水分在叶绿体内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其中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成为植物生长的养分。无机盐主要来自土壤,其种类与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状态,不同的植物对阳光、水等条件的需求不同。在本课中,学生将对绿豆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在此过程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种在士壤中的绿豆苗生长得都一样好。对于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思考,这也将成为本课教学意义所在。本课将对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先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绿豆苗生长对环境的需求;接着通过关于其他植物对阳光、水需求的探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学情分析】已有认识1. 经历了种子发芽的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践活动。2.一、四年级有种植植物的经历。学习增量通过实验研究认识到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学生们经过前两课对“绿豆种子发芽条件”的探究,已经初步掌握了利用对 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地得出 实验结论,知道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空气。本 课中学生将继续顺势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绿豆 苗生长需要阳光,也能说出“光合作用”这个科学词汇,但对于光合作用内涵的 理解是很模糊的。对于“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怎样 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个问题,学生能举出一些例子,但是内容并不丰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科学思维: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1.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生长状况的活动。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教学策略】本课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聚焦环节提出问题: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于植物的生长起着怎样的作用?同学们做出假设后,在后续教学环节中制定计划,改进完善计划,实施计划,观察记录,表达交流,得出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明确探究和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开展活动,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实验计划和实验记录表。教师准备:提前三四天准备的绿豆苗、教学课件。【核心素养】乐于探究,热爱科学,长期观察和记录能力。【教学过程】教 学 流 程 教学活动 使用学具 教具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实 现 指 标 设计意图 积 累词 汇聚焦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 生自由发言,接下来我们就来设计一组实验: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课件 我能猜测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不对各种观点进行点评,保留各种猜测,激发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兴趣。探索一 设计实验计划 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我们需要设计至少俩组实验,必须只改变一个条件,同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计划单,开始填写吧。 课件 实验计划单 探究实践目标1 科学思维目标 态度责任目标1 我能设计、对比实验并完善实验计划,乐于和同伴分享交流。 层级1,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设计并完善对比实验和变量不变量。 层级2,能独立设计实验计划。 层级3,能帮助组内成员理解并完成对比实验计划 学生已经经历过绿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过程,包括制订实验计划、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所以这部分,教师可以放手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订实验计划,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重点讨论改变的条件和不 改变的条件。这也能检测学生对对比实验计划的掌握情况。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梳理,规范并完善实验计划。探索二 观察记录实验中的发现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比较呢? 两份绿豆苗的高度,茎和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发现也可以记录下来。 请大家观察这幅图片,你观察到什么了? 同学们手中的实验记录单是未来一周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的课后作业。大家可以选择拍摄照片、绘画、文字等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果你有了发现,请及时和你的朋友们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课件 观察记录单 探究实践目标2 态度责任目标2 我能观察和记录绿豆苗的生长情况,并有持续观察的研究兴趣。 层级1,可以完成实验,不能坚持观察记录。 层级2,可以完成实验,能坚持观察记录。 层级3,可以完成实验,能坚持观察记录,能得出实验结论。 为引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观察,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 师出示一份观察记录单,要求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另外,教师通过视频 和照片的方式实现当堂观察,引导学生在后续的观察中,用画图、文字描述或者 拍照的方式记录两组幼苗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比较直至做出合理的解释。探索 三 资料阅读 光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中第7页的图片和文字内容。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能说说吗?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的呢?(播放视频) 所以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自己所需要的能量交换。 课件 科学观念目标1,2 我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层级1,可以完成阅读,对光和实验有好奇心。 层级2,可以完成阅读,对于阅读内容,可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并乐于交流。 通过图文介绍空气的成分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引领学生认识到 植物的生长对周围环境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在丰富学生 对生物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同时,又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光合作用研讨 1.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2.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制定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3.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相同吗? 课件 实验计划单 以上问题的讨论是建立在学生对光合作用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 上。让学生根据预测,通过改变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来研究绿豆苗生长需要 的条件,学生在实验之前要制订实验计划。在学生认识阳光、水分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拓展到不同环 境中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不同需求。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丰富关于 植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联系的认识。拓展 准备两个一面敞开的纸盒儿,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儿绿豆芽或其他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儿正中间,一个星期后观察两盆儿植物的生长状况。 课件 态度责任目标2 我对植物及其生活环境感兴趣。 拓展实验是“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延续,本实验现象非常明 显,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完成实验计划单 课后作业: 1.完成“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实验的现象记录(观察一周时间)。 2.在未来的一周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实验进度。 3.尝试实践拓展活动“光的照射方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板书 绿豆苗的生长 光 光合作用:水+二氧化碳 氧气+养料 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教学反思 优点: 学生们对于绿豆苗的生长所需条件非常有兴趣。积极参与预测,并制定计划。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不足:有部分学生无法持续观察记录绿豆苗的生长情况。 改进措施:以奖励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验用的绿豆苗,并鼓励大家每天分享绿豆苗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