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课时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把握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主要职能,牢记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和途径。
3.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参与村民自治或居民自治。
4.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青年学生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基层民主实践活动。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主体 人民群众
领导 在________________领导下
依托 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行为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______、__________、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实质 __________和治理模式
2.农村基层群众自治
村民委员会 性质 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________自治组织
职能 办理本村的__________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成员产生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______选举产生,向__________、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有效途径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__________,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想一想:“村两委”指的是哪两委?它们的职能有什么不同?
3.城市基层群众自治
居民委员会 性质 居民委员会是________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职能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__________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成员产生 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管理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
意义 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居民______________的素质和能力
议一议:有同学说,在我国,办理很多东西都需要办理者出示居委会证明,这说明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这个观点正确吗?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1.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
(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的____________和城市的____________,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2)民主协商: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__________的全过程。
(3)民主决策:在农村,凡关系村民________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__________进行。
(4)民主管理: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________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议一议:我们现在是青少年学生,民主管理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5)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____,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政治制度。
(2)要求: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_工程加以推进。
想一想:某地《村民委员会选举操作规程》的实施,有利于村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1.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纠正:
2.村民或居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纠正:
3.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制度有利于保证居民对于基层事务的决策权。
纠正:
4.在我国,居民会议需要定期向居委会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纠正:
5.各地为实现“小事不出村”而推出的村民议事厅,已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纠正:
6.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由村民以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纠正:
议题1:如何正确认识基层民主自治?
[情境]
浙江“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民主的典范,其精髓是群众事情群众自己决定。“枫桥大妈”互助协会400多名会员中有村干部、老师、心理医生、家庭妇女等,协会管事的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群众权益,如村里曾规定,对偷倒垃圾的村民予以处罚,有村民提出村委会没有处罚权,随后就把“处罚”换成了“劝诫或赔偿”。新修改的村规民约中,有健全民主管理的规章,也有完善村级民主选举的规章。上合国家根本法,下合农村社情民意。从国家到乡村,各级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证村民权益的实现。
任务1 独立思考:村委会有没有处罚权?这说明村委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吗?
任务2 小组讨论:有人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公民自己的事儿,不需要党和政府的参与和干预。请予以评析。
核心归纳
1.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关系
基层政权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区别 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包括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它们不是国家机关,而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联系 ①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基层政权组织对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委会和居委会自治范围内的事情 ②是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村委会和居委会协助基层政权组织开展工作
2.厘清几个概念
(1)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不是国家机关,不是社会团体,不是经济组织,而是农村村民和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关系,村民委员会不是乡镇政府的下级,与之没有行政隶属关系。
(3)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村委会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议题2:村民怎样行使民主权利?
[情境]
材料一 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以“党建+自治”为基,育乡村振兴之花。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与群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通过法定程序选举村干部;充分发挥村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决策的主体作用;建立规范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全力推行“片组户”民情联系卡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任务1 小组合作: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田村是怎样完善乡村治理的。
材料二 村民自治的兴起,要求我国乡镇治理模式进行相应的转变:由侧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转变,强化社会服务功能;由侧重全方位管控向外部约束与居民自治相结合转变,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由线条的、单向的管理运行机制向网络的、互动的基层治理机制转变,强化社会自治功能。
任务2 小组协商: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如何实现基层政府与群众自治组织的良性互动?
核心归纳
1.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人民角度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公民角度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民主政治角度 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2.区分基层民主实践的形式与内容
形式 内容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居委会成员
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
民主决策 凡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体作出决定
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
考向一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性质、职能[学科素养:公共参与]
例1 (2022·全国乙卷)某市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楼栋-单元”分级负责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网格长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楼栋长和单元长从居民中选出。网格长牵头,定期组织楼栋长、单元长共同商议小区事务,梳理居民需求信息,化解居民矛盾,提出工作建议。“三长”联动机制(  )
①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②是完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的积极探索
③有利于维护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
④丰富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类型和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基层群众自治与基层政府、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2 (2023·山东高考)某村为推进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成立村民自管组并建立“一问答”制度。自管组由党支部牵头,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选举产生,负责收集并处理群众的问题和建议,不能处理的由村委会和镇政府出面解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成效得益于(  )
①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积极协调各方利益
②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③优化基层职权配置,规范政府服务流程
④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提高民主协商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三 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3 (2023·湖南高考)某市社区治理中,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打破化解矛盾仅靠干部单向协调的思维惯性,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把群众代表请上“评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评共商共断群众诉求的是与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种做法(  )
①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②调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③是基层政权转变治理方式的生动实践
④结合了法律的教化作用和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四 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 [学科素养:科学精神]
例4 (2022·湖南高考)某区聚焦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提案,推动“社区参与有序化、社区议题合理化、社区协商规范化、社区共识最大化、社区服务精准化”。该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做法能够(  )
①保障居民享有更多民主权利
②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③增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实际本领
④创新自治组织形式,维护居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5 (2023·湖北高考)锣鼓文化是某村的传统特色文化,该村党支部发挥这一特色,利用微信群打造“击鼓议事堂”,实现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每当村里需要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村党支部(“击鼓队”)就会在微信群发出信息,如同击响“议事鼓”,村民代表便集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击鼓议事堂”这一形式(  )
①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
②完善了基层自治的议事规则
③丰富了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
④提高了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时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城乡基层党组织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 民主制度 
2.群众性 公共事务 村民 村民会议 村规民约
想一想:“村两委”是村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简称,习惯上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村委会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要接受村支部的领导。
3.城市 公共事务 参与政治生活
议一议:不正确。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乡镇人民政府。
二、
1.(1)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2)基层治理 (3)公共利益
居民会议 (4)规范化
议一议:不正确。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成员,是社会未来的主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我们仍然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
(5)公开 
2.(1)基本 (2)基础性
想一想:不正确。某地《村民委员会选举操作规程》的实施,有利于村民直接参与管理基层事务,但不能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易错矫正
1.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3.居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对基层事务没有决策权。
4.在我国,居民委员会要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5.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6.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村委会没有处罚权,罚款属于行政处罚,应当由相应的行政机关依法行使。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不属于基层政权机关,也不属于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我国基层政权机关是乡镇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任务2 发展基层民主,搞好基层社会治理,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精髓是群众事情群众决定。但是发展基层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或者城市的基层中贯彻实施,同时,科学完善政府的管理,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
议题2 任务1 (1)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坚持民主选举,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
(3)坚持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4)坚持民主监督,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5)坚持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村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任务2 实现乡镇行政管理与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规范乡镇政府对村民自治的指导权和保护村民的自治权,使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两者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乡村关系。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B [某市积极探索“三长”联动机制,网格长牵头,定期组织楼栋长、单元长共同商议小区事务,梳理居民需求信息,化解居民矛盾,提出工作建议,有利于维护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激发基层治理活力,①③符合题意。题中是社区基层自治,是群众自治,没有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探索,②排除。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该机制没有丰富其类型和职能,④排除。故本题选B。]
例2 D [特色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由党支部牵头,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而不是建立党的基层组织,①表述错误。材料中的举措有利于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也有利于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提高民主协商效率,②④符合题意。村民自管组不是基层政权,且材料不涉及规范政府服务流程,③错误。故本题选D。]
例3 A [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动群众,把群众代表请上“评判席”,融入“法理情”,共评共商共断群众诉求的是与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充分调动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①②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社区治理,属于基层民主自治范畴,不涉及基层政权,③排除。应该是结合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例4 C [公民权利由宪法、法律规定,不能随意增加,故①表述错误。该区聚焦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动员居民有序参与、凝聚共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故②符合题意。该区动员社区居民有序、规范参与,通过社区协商,增强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实际本领,故③符合题意。基层自治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材料中的做法没有创新自治组织形式,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
例5 B [该村党支部利用微信群打造“击鼓议事堂”,体现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①符合题意。基层自治的议事规则一般由全体村民共同制定,是对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约定,而“击鼓议事堂”是基层自治的治理模式,②不符合题意。我国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击鼓议事堂”并没有丰富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③说法错误。每当村里需要就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村党支部就会在微信群发出信息,村民代表便集聚一堂,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击鼓议事堂”提高了基层自治的治理效能,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