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单元提升(二)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单元提升(二)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单元提升(二)
1.正确区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区别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地位 党的生命 社会主义的生命和灵魂
主体 全体共产党员 全体中国人民,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
形态 属于政党层面,是非国家形态的民主 属于国家层面,是国家形态的民主
范围 适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联系 以党内民主引导和带动人民民主
2.区分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非执行机关和职能部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3)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职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监督效力 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 属于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产生方式 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
共同点 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的意愿,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都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全面把握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治因素
(1)根本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2)政治环境: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4)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合理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
聚焦两会 感受中国式民主
热点素材
2023年3月11日和13日,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落下帷幕。
会议期间,②广大人大代表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等,提出了大量求真务实的议案和建议,通过“代表通道”讲述履职故事、回应人民关切、凝聚发展共识。广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不辱使命,③充分体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④委员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认真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章程修正案草案等文件,取得丰硕议政成果。全体委员高度评价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知识链接
信息点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信息点② 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信息点③ 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信息点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创新演练
1.2023年3月5日至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府两院”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②“一府两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③民主集中制下各国家机关权责明确、相互制衡
④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近年来,全国人大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强化代表对国家政策制定的“事前”审查,政策执行的“事中”检查,政策执行结束的“事后”监督,全过程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这一做法(  )
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旨在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代替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做到权为民所用
③通过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促进国家权力合理合规运行
④是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3年3月4日至13日,5 000多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奏响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乐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建议8 000多件;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 399件。这说明了协商民主(  )
①在协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务大局上有作为
②是最真实的民主,真正做到了坦诚相见真协商
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能保障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的一切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单元提升(二)
创新演练
1.C [“一府两院”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府两院”,故①排除。我国各国家机关是分工协作的关系,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故③排除。]
2.D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旨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①错误。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而不是代替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3.A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民主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错误。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保证了人民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一切民主权利”说法绝对,④不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