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学案(含答案)-2024春高中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学习目标 
1.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2.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3.科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
一、我国的宗教政策
1.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________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全面贯彻党的________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
议一议: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__________、制止非法、遏制极端、__________、打击犯罪”的原则。
议一议: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一样吗?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______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
4.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______________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____________的领导,遵守国家的______、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__________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想一想: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不是就说明宗教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1.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就是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纠正:
2.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纠正:
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纠正: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就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
纠正:
5.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
纠正:
议题1:如何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情境]
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十分突出。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严重影响民族团结、国家安定。我国民族、宗教方面总的情况是好的,这充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强大凝聚力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正确的。
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宗教领域矛盾和问题。健全宗教事务法律法规,对信教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推进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任务1 独立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宗教工作?
任务2 小组讨论:有人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是鼓励公民信仰宗教的。请你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核心归纳 深入理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的发展规律。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它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在我国,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但宗教存在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尚未完全消失,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依然存在。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我国公民可以自由选择宗教信仰,这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从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的。
议题2: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情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论断在宗教界引起强烈反响,凝聚起广泛共识,并转化为生动实践。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分别制定推进本宗教中国化五年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宗教界深入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等活动,引领广大信教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各地宗教界还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融入我国优秀传统习俗,文化认同不断提升。
任务1 查阅资料:如何理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任务2 小组讨论:怎样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核心归纳
1.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1)宗教不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因为宗教坚持有神论,社会主义坚持无神论,二者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2)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有存在的条件。宗教团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3)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在我国,要坚持政教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即宗教界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发展,让宗教发展成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宗教。
2.如何处理民族问题
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方针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法治国 依靠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民族与宗教 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考向一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学科素养:法治意识]
例1 (2021·全国乙卷)现行的《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资产、会计制度,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财务状况、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其监督管理,并以适当方式向信教公民公布。据此,正确的解读是(  )
①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
②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
③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
④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2 (2018·天津高考)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合数据和实例为参加政协会议准备提案。十一世班禅的做法(  )
A.说明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B.表明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行使了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的决定权
D.表明爱国宗教人士是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例3 (2023·广东高一校考)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召开会议,认为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实现宗教健康发展,要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规的普遍认知,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考向三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学科素养:政治认同]
例4 (2021·广东高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工作的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其中,“文化润疆”要求是第一次提出,其着力点是坚持(  )
①巩固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
②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④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5 (2023·江西上饶高一校考)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西藏宗教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实做好宗教工作,不断提高新时代宗教工作水平。推进新时代宗教工作(  )
A.旨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B.要弘扬科学精神,帮助宗教界人士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C.要积极促进宗教发展,因为我国宗教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D.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课时3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
一、
1.统一 
2.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宗教信仰自由
议一议: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国家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二、
1.宗教信仰自由 
2.保护合法 抵御渗透
议一议:不一样。宗教信仰自由指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公民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何时信仰、信仰何种宗教、教派,是自由的,他人不能强迫。而所谓“宗教自由”,则是主张个人或组织的宗教行为、宗教活动都是自由而不受限制的,宗教信徒和宗教组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受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显然,这种所谓的“宗教自由”是十分荒谬和有害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一切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3.平等友好 打击 
4.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化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 法律 最高利益
想一想: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能认为宗教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宗教在本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
易错矫正
1.政府只有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才能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2.我国坚持宗教与政治、教育、司法相分离原则,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事务、学校教育和司法活动,“宗教不得干预政治”说法正确;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说法错误。
3.应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而是强调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5.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不能信教,是由其唯物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的。这不是对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定。
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
议题1 任务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引导宗教界人士依法开展宗教活动,增强其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有利于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任务2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宗教信仰的选择,但不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议题2 任务1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要实现我国宗教同新时代中国在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文化上融合。
任务2 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引导宗教界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
例1 C [材料说明的是宗教事务中关于财务方面的事务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这并不意味着乡级人民政府没有管理宗教事务的职责,①错误。《宗教事务条例》第58条对宗教团体的财务活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说明宗教团体需要加强财务活动的规范管理,并不能说明宗教事务条例不适用于不信教公民,②正确,③错误。宗教团体、院校、活动场所执行国家的相关财务制度,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告相关财务情况,这说明宗教团体应当接受国家的监督管理,④正确。故本题选C。]
例2 D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说法错误。B本身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未涉及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排除。政协委员对国家大事没有决定权,但可以建言献策,C错误。D正确且符合题意。]
例3 D [材料未体现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不选。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为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材料未体现,B不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指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材料未体现,C不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材料中教育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不断增强国家意识和法治意识体现了这一点,D符合题意。]
例4 D [新疆地区的民生发展及自治机关自治权问题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着力建设新疆,与文化润疆的主旨不一致,①②不符合题意。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从文化角度发力建设新疆,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例5 D [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错误。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B错误。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并不意味着积极促进宗教发展。在我国,宗教仍然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宗教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错误。推进新时代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