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标要求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课时1 法治国家学习目标 1.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坚定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2.全面认识和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要求。3.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为落实良法善治、建设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__________、依宪治国、__________、依宪执政的国家。2.具体内容(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______________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______________,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保护公民的__________是法治的主要功能。(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______和______,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______腐、______腐、______腐的体制机制。想一想: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二、建设法治国家1.总要求:法治国家意味着______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__________,更需要法律的________________。想一想:有人认为,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2.具体要求(1)推进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______,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________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想一想:为什么要推进宪法的实施?(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________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已经制定的______需要得到有效实施。3.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__________,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__________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宪开展。纠正:2.我国形成了以民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纠正:3.坚持良法之治是法治的首要内容。纠正:4.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法治的主要功能。纠正:5.维护宪法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纠正:议题1:什么是法治国家?[情境]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应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方面的新需求,倾听人民声音,凝聚人民智慧,回应人民期待,将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体现在地方立法之中,共制定《上饶市城市管理条例》《上饶市农村居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上饶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上饶市城市管理条例》明确了城市管理职责和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问题,解决有关部门反映的城市管理难点以及群众普遍反映和关心的“城市病”问题,为上饶市营造有序、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任务1 独立思考:良法才能善治,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制定良法的?任务2 小组讨论:在立法过程中,上饶市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核心归纳1.宪法至上原则(1)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居于母法和最高法的地位,即宪法作为根本法构成国家制定法的基础和核心,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地位和效力最高。(2)其他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不能与其规定相抵触。“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是对宪法至上原则的明确表述。2.良法善治(1)良法有六个标准:一是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二是反映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三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四是反映国情、社情、民情;五是具备科学、合理的体系;六是符合法定程序,具有程序正当性。(2)善治即良好的治理。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议题2: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情境]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人民不断探索自己的法治之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将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保障人权等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可以预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日,必将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任务1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任务2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核心归纳1.全面认识我国的法律体系(1)核心: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2)内容: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3)层级: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2.法律的实施环节遵守法律,即守法 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去从事各种事务和行为的活动执行法律,即执法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执行法律的活动适用法律,即司法 国家司法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律监督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依法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考向一 法治国家的内涵[学科素养:公共参与]例1 (2023·抚顺一模)当前在互联网上,创作的小说被抄袭、创作的短视频被侵权等问题层出不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使得网络空间著作权保护问题有了最新的法律依据。这表明( )①良法内容应符合客观规律及时代发展要求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宪法及其他法律③我国的法治建设充分尊重与保障公民权利④广泛集中民智才能提高立法和司法的质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二 建设法治国家[学科素养:法治意识]例2 (2023·山东高考)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2021年9月,山东省J县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齐长城遗址的部分区域遭到了破坏,遂向该县文旅局和遗址所在地镇政府分别发出检察建议,在履行监管职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提出建议。2022年9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根据材料,在山东省的齐长城保护工作中( )①人民检察院通过发出检察建议依法进行民主监督②政府坚持对人民检察院负责,严格执行检察建议③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制度保障④各个国家机关在法治框架内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向三 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3 (2021·广东高考)为贯彻实施民法典,2020年6月至12月,最高人民法院完成了对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139个指导性案例的清理工作,废止116件,修改111件,决定对2个指导性案例不再参照适用,制定了与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 )①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②确保了我国公民权利的最终实现③主导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④保障了民法典施行后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课时1 法治国家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2.(1)宪法法律至上 (2)依法治理 (3)各项权利(4)制约 监督 不敢 不能 不想想一想: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二、1.法治 法律体系 严格实施想一想:①该观点不科学。②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因此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③建设法治国家,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还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建设法治国家要推进宪法实施,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2.(1)监督 合宪性想一想: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法律体系 (3)法律 3.权力运行 国家治理 易错矫正1.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4.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5.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任务1 上饶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的过程中广泛听取人民意见,回应人民期待,满足市民对环境卫生方面的新需求,在立法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制定出良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任务2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公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上饶市在立法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权利。议题2 任务1 (1)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2)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任务2 (1)推进宪法实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B [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宪法,②错误。材料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立法,更好保障公民权利,并未涉及广泛集中民智,提高立法和司法的质量,④排除。]例2 D [人民检察院向该县文旅局和遗址所在地镇政府分别发出检察建议,这是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中的司法监督,不是民主监督,排除①。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不是对人民检察院负责,②错误。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这说明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制度保障,③符合题意。人民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县文旅局和遗址所在地镇政府履行监管职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这说明各个国家机关在法治框架内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例3 B [最高人民法院对与民法典相关的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案例进行清理,有利于法律适用标准的统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做法推动了法治建设的进程,但“主导”的说法不妥,③错误。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