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3 公正司法学习目标 1.认同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2.正确认识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和要求。3.旁听具体司法活动,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感受我国司法实践,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一、公正司法的内涵1.含义:要在司法活动的______和______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2.重要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__________防线。3.要求: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______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______。4.内容(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__________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__________、裁判结果合法合理。议一议:有人认为,程序公正必然带来结果公正。对此,应如何认识?二、推进公正司法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__________行使。议一议: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权力是不是不受任何外来影响?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______为根据、以______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想一想:如何理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__________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__________。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______________。1.公正司法,就是司法活动的结果体现公平正义。纠正:2.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纠正:3.因某拆迁户拒绝签订拆迁协议,县委书记要求县人民法院按照县委决议对该拆迁户进行宣判。纠正:4.“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意味着“司法独立”。纠正:5.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做到办案结果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纠正:6.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有、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纠正:议题1:公正司法的内涵?[情境]四川成都一火锅店因多年使用“老油”被提起诉讼,成都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相关被告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向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成都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支付赔偿金1 376万余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基于该商家的行为可能对不特定的多数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考虑到消费者调查取证难,通过私益诉讼获得权利救济尚有一定阻力,当地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提出了十倍惩罚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任务1 独立思考:成都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是如何体现公正司法的?任务2 小组讨论:如何杜绝“老油”流入餐桌?核心归纳1.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程序公正 结果公正区别 内涵 程序本身符合公平和正义的要求 案件的裁判结果要以事实为根据,正确适用法律规范,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坚守社会公平和正义特点 确定性、直观性 不确定性、相对性要求 保障当事人平等的地位,要以诉讼法为依据;实现审判公开透明,接受外部监督 公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护,公民应负的责任得到完全履行,侵权或犯法行为得到应有惩处联系 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最终目的,程序公正是实现结果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二者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2.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监督层级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议题2:如何推进公正司法?[情境]材料一 司法独立原则,在我国又称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一规定确立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个案的审判,“领导批示”却屡见不鲜。任务1 独立思考:结合材料一分析,各级司法机关应如何对待“领导批示”。推动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有何积极意义。材料二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任务2 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推进公正司法。核心归纳1.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1)罪刑法定: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2)疑罪从无: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3)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2.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审判权 或称为司法管辖权,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检察权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考向一 公正司法的内涵[学科素养:政治认同]例1 (2023·湖北十堰高二校考)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采取“上门听证”模式,在司法救助申请人周某所在村委会会议室就周某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召开公开听证会。会议邀请人民监督员、街道干部、律师、司法救助申请人所在居住地村干部参与听证。该听证会( )A.是基层自治的一种形式,维护了人民权益B.利于提高工作透明度,提升审判结果公信力C.听取各方意见,保证各方诉权和证据确凿D.彰显公正司法,利于提高办案质量与效果考向二 推进公正司法[学科素养:科学精神]例2 (2019·全国Ⅱ)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相关人员到会应询作答。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进行专题询问是( )①行使最高立法权的积极探索②加强对司法工作监督的重要形式③推进落实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正的必要举措④裁决民事纠纷、提高执行效率的工作方式创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3 (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训练)2022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要求,对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且具有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本人或其共同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案情重大复杂、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情形之一的,由人民检察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该《意见》的出台有利于( )①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②加强人权司法保障③确保办案程序和结果公正④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时3 公正司法新知导学 素养奠基一、1.过程 结果2.最后一道 3.平等 正义 4.(1)诉讼地位 (2)事实清楚 议一议: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但程序公正只是结果公正的条件之一。二、1.依法独立 议一议:①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②公正司法需要健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监察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就国家机关而言,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要受到国家权力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③人民法院必须接受、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新闻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也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④从公民的政治权利看,公民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监督权。2.事实 法律 想一想:通俗地讲,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就是执法、司法机关在办案时,要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结合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保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要求。3.人民司法 4.司法保障 制度保障 易错矫正1.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2.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3.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4.在三权分立的国家,“司法独立”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官员在行使司法权时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我国司法机关显然不可能独立于权力机关,它只有相对独立性,就是在办理司法案件时,享有法定的独立审理和决断权,显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具有本质区别。5.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6.推进公正司法,要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议题探究 素养形成议题1 任务1 成都高级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成都高级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清楚、针对涉事火锅店的违法行为作出合理的裁判。任务2 加强对泔水、地沟油在内的餐厨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管控;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餐厨垃圾废料的处理;等等。议题2 任务1 (1)措施: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2)意义:有利于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任务2 (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考向研析 素养提升例1 D [听证会不是基层自治的形式,基层自治的形式有村委会、居委会等,A错误。人民检察院是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不是审判机关,审判机关是人民法院,B错误。题干中听证会就周某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而召开,未涉及其他诉权,且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不能保证各方证据确凿,C错误。听证会彰显了公正司法,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与效果,D符合题意。]例2 C [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行使了监督权,是人大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故②正确;人大常委会对“两高”工作的监督,有利于司法机关切实履行司法责任,促进司法公平公正,③正确;开展专题询问,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的形式,①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两高”工作,但不能行使对民事纠纷的裁决权,④错误。]例3 D [材料没有体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①与材料无关。该《意见》为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享有辩护辩论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公正司法和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②④正确。材料中的《意见》并不能确保办案程序和结果公正,③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