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4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4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时 备 课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英语 主备: 审核:
课题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 The First Period (1a–2d) 课型 New 总课时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本部分的主题图呈现了课间教室内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语言交流的自然环境,引入了教室内常见物品的话题词汇和主要句型。1a-1c通过图文及听力练习导入整个单元的语境、话题,是整个Section A的基础。Section A主要学习询问物品所有者的核心句型和重点词汇,重点是使用含有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those的一般疑问句来询问物品的所有者,学会使用表示常用学习物品的基本词汇和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his/hers来确认物品的所有者。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别和用法。
学习 目标 1. 识记表示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学会名词复数变化。 2. 初步学习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3. 初步学会在一般疑问句型中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来确认物品的所属。
学习重 难点 重点:1.词汇:1) 名词n.:pen pencil books eraser ruler pencil box schoolbag dictionary 2)指示代词pron. :this that these those 3) 物主代词pron. :my your her his mine yours hers 2. 句型:A: Is this your pencil B:Yes,it is.It’s mine./No,it isn’t.It’s his. 难点:1. 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学会名词复数变化; 2. 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课前 准备 教学设计、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新课: Guessing game: Put some everyday classroom things in a bag.Ask some students to take them out and guess who is the owner.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掌握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 主问题1.你知道表示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观察课本p13页1a部分图片,找出图中的学习用品。 试着把这些单词拼读出来,借助音节自然拼读。 将单词与图中物品配对,完成导学单。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分工。 小组内读单词互相订正发音。 小组内互相对照答案。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仪态大方,声音洪亮。 将1a的答案和导学单上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报。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场景和学生自己的学习物品来营造出一个与活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氛围。Section A主要学习本单元基础语言知识,不宜进行展,但也不要孤立地对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进行讲解,而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新的语言。 主问题1预设答案: 1e,2g,3b,4h,5c,6f,7a,8d 学习活动二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学习并掌握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主问题2.你知道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听听力内容,完成课本2a,2b。 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分工。 小组内互相对照答案。 进行对话练习,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对照导学单题目答案。 对话展示。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在做听力活动2b前要求学生读出所列单词,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单复数形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在语音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让学生试读对话,尝试填出可能的答案。如第2和第4空可能是erasers或books。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及句子前后结构进行推测。同时,应强化学生对名词数的概念的理解,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指示代词和be动词的呼应关系。让学生听第二遍录音,用方框里的单词补全对话,完成2b练习。 2c的对话练习是语言输出练习,是听力活动的延续,学生需要在前面获取听力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半控制性的对话练习进一步熟悉、运用目标语言。 主问题2预设答案: 2a:pencil, erasers, ruler, books, pencil box 2b:pencil, erasers, ruler, books, pencil box 学习活动三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学会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表达物品的所属。 主问题3.你知道怎样确认物品的所属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完成句子: 1. Is this Grace’s cup Yes, it is. It’s cup. It’s . 2. Are those keys Yes, they are her keys. They are . 3. Are these ____________ watches Yes, they are ____________ watches. They are his.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1.组长主持分工。 2.小组内互相对照答案,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对照导学单题目答案。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让学生用实际生活中的人名及物品替换对话中的人名及物品,进行开放的、创造性的,贴近实际生活的对话交流。建议教师先与一名学生示范,然后再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模仿性的对话练习,教师巡视全班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最后请几组学生在全班展示。 主问题3预设答案: 1.Grace’s hers 2.Grace’s hers 3.his his 三、总结建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场景和学生自己的学习物品来营造出一个与学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氛围。Section A主要学习本单元基础语言知识,不宜进行过多拓展,但也不要孤立地对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进行讲解,而要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和模仿 新的语言。
作业设计: 1.表示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 。 2.用含有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的一般疑问句确认学习用品的所属: 。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优点: 改进措施:
课 时 备 课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英语 主备: 审核:
课题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2 (Grammar Focus-3c) 课型 New 总课时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本部分首先通过Grammar Focus的表格呈现了单元重点语法结构,即询问物品所属关系 的一 般疑问 句和答语:Is this/that your... Yes,it is.It's mine./No,it isn't.It's his.Are these/those your... Yes,they are./No,they aren't.They're hers/mine.然后通过3a-3c巩固本单元重点语法知识。3a主要巩固、总结指示代词与be动词的搭配及一般疑问句的简略回答。3b要求学生运用3a中所归纳总结出的语言规律,完成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交流活动。3c以游戏的形式对目标语言进行语言实践训练,使语法教学情景化和趣闻化,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学会运用目标语言。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使用单复数一般疑问句询问物主及使用不同的物主代词进行回答。语法教学要注意启发学生观察语法现象,进行探究性的语法学习。
学习 目标 1. 进一步掌握名词复数并了解代词和be动词与名词复数的一致性。 2. 熟练运用含有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的一般疑问句来确定物品的所属。
学习重 难点 重点:1.词汇:1) 名词n.:pen pencil books eraser ruler pencil box schoolbag dictionary 2)指示代词pron. :this that these those 3) 物主代词pron. :my your her his mine yours hers 2. 句型:A: Is this your pencil B:Yes,it is.It’s mine./No,it isn’t.It’s his. 难点:1. 学习用品的名词及学会名词复数变化; 2. 名词所有格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
课前 准备 教学设计、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新课: Free talk: Is this your pencil Yes,it is./No,it isn’t.It’s hers.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学习并掌握表示学习物品的名词复数与代词和be动词的一致性 主问题1.你知道表示学习物品的名词复数与代词和be动词的一致性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自主完成导学单第一部分1,2,3题 注意名词的单复数。 学习物品的名词复数与代词和be动词保持一致。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合理分工。 对照答案,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展学小组展学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小组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be动词与指示代词保持一致:this/that用is,these/those用are。 2)一般疑问句的基本结构:be动词置于句首。 3)简略回答用it代替this/that,用they代替these/those。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不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后需 带名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后不能再接名词。 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必须让学生了解并记住一些法则。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习活动二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熟练运用相关表达来确认物品的所属 主问题2.你知道怎样熟练运用相关表达来确认物品的所属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朗读3a和3b,选择方框里所给词与同伴进行情景对话。 Mom: Eric, is this 1 pencil Eric: Yes, it is. It’s 2 . Thanks, mom. Mom: Look(看), are 3 your books Eric: No, they aren’t. Those aren’t 4 books. Mine are English books. Mom: Are those Zhang Ling’s Eric: Hmm… those books are Chinese. Oh, I see, they are 5 . Mom: Yeah, those Chinese books are not 6 but (而是) 7 .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1.组长主持,合理分工。 2.对照答案,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展学小组展学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3.小组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3a-3c巩固本单元重点语法知识。3a主要巩固、总结指示代词与be动词的搭配及一般疑问句的简略回答。3b要求学生运用3a中所归纳总结出的语言规律,完成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交流活动。3c以游戏的形式对目标语言进行语言实践训练,使语法教学情景化和趣味化,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学会运用目标语言。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使用单复数一般疑问句询问物主及使用不同的物主代词进行回答。语法教学要注意启发学生观察语法现象,进行探究性的语法学习。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习活动三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达标检测 主任务3.当堂练习(当堂检测)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自主完成导学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问题。 将答案仔细地书写到导学单上。 关注名词单复数与be动词保持一致。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合理分工。 对照答案,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展学小组展学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3.小组评价。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易出现以下问题:如:be动词错误搭配指示代词(特别是在一般疑问句中);受汉语影响不能正确区分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不能熟练运用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教师应结合例句提醒学生,并要求学生多读、多练,以减少错误。 这些是学生中常见的错误,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总结建构 本部分的教学重点是使用单复数一般疑问句询问物主及使用不同的物主代词进行回答。语法教学要注意启发学生观察语法现象,进行探究性的语法学习。 1. 名词复数以及代词和be动词与名词复数的一致性 。 2. 运用含有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的一般疑问句来确定物品的归属 。
作业设计: 背诵Grammar focus 部分的句子。 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Is this your pencil Yes, it is. It's mine., it isn't.It's hers. Is this his green pen Yes,it is.,it isn't.The blue pen is his. Is that your schoolbag Yes,it is.,it isn't. It's his. Are these your books Yes,they are.,they aren't.They're hers. Are those her keys Yes,they are.,they aren't.They're mine. it's = it is isn't=is not aren't=are not
教后反思: 优点: 改进措施:
课 时 备 课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英语 主备: 审核:
课题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3 (Section B 1a-1e) 课型 New 总课时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Section B在Section A的基础上拓展了话题语境,加大了语言输入。1a-le可分为两个板块:1a-lb强调词汇学习及询问拼读单词的句型,1c-le则是对目标语言的综合运用。首先la-lb通过辨识学校失物招领处的常见物品,拓展了词汇baseball,watch,computer game,ID card,notebook,ring,并自然引出句型How do you spell it 1c-1d 的听力活动分层设计,听力材料包括两个短对话,对话设计了两位学生在学校失物招领处认领物品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1e是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需要运用本单元的目标句型组织自己的对话。
学习 目标 1. 学会表示生活物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 2. 掌握请求对方拼写的问句。 3. 进一步熟练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来确认物品的所属。
学习重 难点 重点:1.词汇:1) 名词n.: baseball ID card ring watch key pen computer game notebook bag 2)指示代词pron. :this that these those 3) 物主代词pron. :my your her his mine yours hers 2. 句型: A:What's this B:It's a watch. A:How do you spell it B: W-A-T-C-H. 难点:1. 学会表示生活物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 2. 进一步熟练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来确认物品的所属。
课前 准备 教学设计、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新课: Show students the picture of 1aand ask the students to recognize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知道表示生活用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 主问题1.你知道表示生活用品的名词及其复数变化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观察课本p16页1a部分图片,找出图中的生活用品。 试着把这些单词拼读出来,借助音节自然拼读。 将单词与图中物品配对,完成导学单。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分工。 小组内读单词互相订正发音。 小组内互相对照答案。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仪态大方,声音洪亮。 将1a的答案和导学单上问题的答案进行汇报。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所学单词,如:请学生听单词,画出该物体的简笔画;教师指向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出英文;教师说出第一个字母,请学生说出所学的新单词;还可组织猜猜看的游戏,利用多媒体或简笔画部分 呈现物体,请学生使用目标语言Is this/that a.. Are these/those. 进行猜 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新旧目标语言,利用目标语言设置语境,将词汇融于句子,用句子表达意义。 主问题1预设答案: 1e;2b;3h;4a;5i;6g;7c;8d;9f 学习活动二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请求对方用英语来拼写单词 主问题2.你知道怎么请求对方用英语来拼写单词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两人合作完成课本p16的1b。 注意拼读单词的规则。 完成导学单的任务。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合理分工。 对照答案。 对话练习,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对照导学单题目答案。 对话展示。小组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1b以对话的方式呈现询问单词如何拼写的新句型,巩固la中所学的单词。教师以某一物品(如手表)为例提问学生:Is this a watch What's this Spell it,please.教师板书Spell it,please.引导学生回答:W-A-T-C-H.教师再板书Spell it,please.=How do you spell it 以呈现该部分的目标语言。教师带读句子。让学生两人一组朗读1b中的小对话,然后再模仿1b对话,用图中的物品进行问答。请几组学生在全班展示。教师进行积极且有针对性的评价。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习活动三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能够熟练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来确认物品的所属 主问题3.你能够熟练运用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来确认物品的所属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听听力,自主完成导学单上的题目。 用名词所有格和物主代词确认物品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分工。 小组内互相对照答案。 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对照导学单题目答案。 3.小组评价。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让学生听第一遍录音,回答教师的问题:where are they 为了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两个选项:A.On the playground.B.At the Lost and Found.教师也可提供两幅相关地点的图片,并请学生说明选择原因。通过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对话所发生的背景,为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做好铺垫。请学生解释1c题目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完成1c所需的关键信息,即:物品名称。让学生听第二遍录音,完成1c。让学生看1d中的表格,先熟悉对话中的人物,然后听第三遍对话,并完 成1d。听后教师设问:What are they doing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They're looking for their lost things.教师可通过肢体语言来解释look for的含义(学生理解即可,不要求进一步掌握)。再放一遍录音,引导学生关注两组对话中的常用表达:Here you are.Here's your.…教师通过肢体语言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主问题3预设答案: 1c:b.watch a.ID card d.pen e.baseball 1d:Linda:watch ID card Mike:pen baseball 三、总结建构 Section B在Section A的基础上拓展了话题语境,加大了语言输入。1a-le可分为两个板块:1a-lb强调词汇学习及询问拼读单词的句型,1c-le则是对目标语言的综合运用。首先la-lb通过辨识学校失物招领处的常见物品,拓展了词汇baseball,watch,computer game,ID card,notebook,ring,开目然l出句型How do you spell it 1c-1d 的听力活动分层设计,听力材料包括两个短对话,对话设计了两位学生在学校失物招领处认领物品的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目标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1e是一个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需要运用本单元的目标句型组织自己的对话。 由于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这一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从而感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实用性
作业设计: Review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Do the exercises on the exercise book.
板书设计: baseball ID card ring watch key pen computer game notebook bag A:What's this B:It's a watch. A:How do you spell it B: W-A-T-C-H.
教后反思: 优点: 改进措施:
课 时 备 课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英语 主备: 审核:
课题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4 (Section B 2a-3b) 课型 New 总课时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2a-2c的教学活动以阅读训练为主,通过阅读进一步巩固所学语言,为3a-3b的写作输出做了铺垫。2a是一个读前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自己常丢的物品,从而巩固前面所学基本词汇,同时为接下来的阅读做好准备。2b-2c通过公告栏上的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进一步输入本单元的目标语言,让学生体会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在真实语境中的运用情况,并能学习到一些常见表达法,如:e-mail…at…,call…at…,ask…for ....a set of keys 等。 3a-3b是一个过程性写作训练板块,在前面听、说、读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简单的语言输出。3a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词汇补全两则启事,初步掌握写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的简单方法。3b是在3a呈现的范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份带有自己姓名和电话号码的寻物启事。此任务强调在真实语境中完成写作,同时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学习 目标 1. 读懂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学会快速捕捉目标词和主题句。 2.掌握通过精读来捕捉启事中的事实细节的阅读技能。 3.会实际运用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
学习重 难点 重点:词汇:1) thank,ask,call,e-mail,find(found),lose(lost),must,about,for,in,at pencil box,computer game,ID card, excuse me,call .at …,e-mail …. at ..,ask .. for .,a set of 句型: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ou're welcome. What about.. 难点:1.掌握通过精读来捕捉启事中的事实细节的阅读技能。 2..会实际运用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
课前 准备 教学设计、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导入新课: 读前活动,此活动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1.让学生四人一组活动,每个或员在表格中写出五种常丢失的物品,然后交换表格,互相检查单词的拼写并改错。 2.教师设同:How can we find lost things at school 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学习活动一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在快速阅读中捕捉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的目标词和主题句 主问题1.你能在快速阅读中捕捉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的目标词和主题句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自主快速阅读课本p17,2b内容。 完成导学单1;2题。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负责,合理分工。 对照答案,为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展学小组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记录。 3.小组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自上而下的阅读策略:先整体理解,再搜索关键词 1.先让学生看图,并明确布告栏上有几份启事 2.让学生默读并找出每份启事上所涉及的相关物品,教师进行板书(computer game,watch,keys,school ID card)。教师追问学生快速找到答案的方法,提示学生结合图片信息以及每则启事的第一句话顺利完成此任务。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习活动二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通过精读来快速捕捉启事中的事实细节并明确物品所属 主问题2.怎样通过精读来快速捕捉启事中的事实细节并明确物品所属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1.自主仔细阅读课本p17,2b内容。 2.完成导学单3;4题。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1.组长负责,合理分工。 2.对照答案,为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展学小组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记录。 3.小组评价。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2c要求学生区分lost和found的不同含义,通过搜索相关信息完成任务。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2c的题目要求,明确失物招领(Found)和寻物启事(Lost)的不同表达及含义。如:第三个启事John捡到了watch,所以此启事是失物招领。教师可指导学生查找询问物主的目标语言,以便快速判断启事的目的,如第三个启事中使用句子Is this your watch 这是寻找物主的句式。 让学生再读2b中的四则启事,独立完成20,然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通过追问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关键词(lost,found)及目标句型(Is this your .. Is it yours 等)的策略。如:第一个启事中的Is it yours 第二个启事中的Are they yours 及Found就是判断失物招领启事的关键句和关键词。第四个启事中的Lost及I lost my school ID card.也是判断依据。 让学生再仔细阅读短文,体会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两者的不同写法,并找出理解上的障碍,在教师的帮助与指导下讨论解决问题,如:提供联系方式的途径有:Call me at…,Ask.….for…,E-mail me at…等。在此过程中可提示一些重点词汇的含义,如:library,find,must。 主问题2预设答案: 学习活动三 学习任务:达标检测 主任务3.当堂练习(当堂检测)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探究——“学法指导”设计(自学要求) 1.自主完成导学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问题。 2.将答案仔细地书写到导学单上。 第二步:互学讨论——“学法指导”设计(互学要求) 组长主持,合理分工。 对照答案,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交互——“学法指导”设计(展学要求) 1.声音洪亮,仪态大方。 2.展学小组展学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 3.小组评价。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教师要求学生不看所给的词汇,尝试根据上下文推测空白处的信息。该活动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逐渐培养其结合上下文寻找信息的阅读习惯。教师肯定学生的不同答案,同时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全文并用所给的词汇完成3a的控制性写作练习。最后,请几名学生读出答案,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并提醒学生注意Lost和Found的首字母要大写。 三、总结建构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并倡 导拾金不味的精神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品德。
作业设计: 1.及时复习巩固Lost and Found的写作方法。 2.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优点: 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