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6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第6课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声音的传播介质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主线,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质中传播。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用文字呈现了“为什么我们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铃声 ”,材料包提示学生需准备材料:石块、纸杯、塑料线、毛线、细铁丝、铜丝等。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为课上探究活动准备相应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用图文呈现了学生听收音机、贴着水槽听石块在水中相互碰撞的声音、伏在桌面不同位置听敲击桌面的声音及学生在教学楼外听到上课铃声返回教室的漫画场景图。引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进行传播及声音传播的方向。活动二:玩一玩“土电话”,比一比用哪种材料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用图片呈现了学生制作“土电话”和玩“土电话”的场景。让学生在制作“土电话”、玩“土电话”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材料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深刻理解声音可以在多种物体中传播的道理。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回声是怎样产生的,加深其对声音传播的理解。
本课遵循归纳总结出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通过归纳了解声音传播的秘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声音传播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声音能传播,对声音传播的介质有感性的理解。但对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效果的还不熟悉,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的传播进行探究。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对声音传播的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 难 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石块、纸杯、塑料线、毛线、细铁丝、细铜丝、回形针、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思考,老鹰离我们那么远,它们的叫声是怎样传进我们的耳朵中来的?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
提示学生准备相关材料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探究活动
(一)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1.出示隔着固体听声音的场景图。
2.出示敲鼓的场景图。
3.出示在水中用声纳诱捕鱼的场景图。
4.出示“猜一猜: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和“设计方案,探究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5.提出问题: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6.猜想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7.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8.出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一张桌子的两端,一个学生在桌子的一端轻轻地敲,另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倾听声音。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注意:听声音时,要将另一个耳朵用棉花塞住。
9.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可用多种方法.
播放音频(听收音机,MP3等)或者视频之类的,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就是靠空气传播的。
10.还可以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种罩内放进一只电子铃,用抽气筒抽玻璃罩里的气体直至真空,观察现象。电子铃的声音越来越小,电子铃在近似真空状态下,几乎听不到声音。通过抽空气前后对比实验,是学生认识到气体能传播声音。(把玻璃罩换成拔罐,把电子铃换成音乐贺卡的那个音乐发声器也可。)
11. 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潜水员能在海洋中听到鲸鱼和海豚的叫声,将装在防水套里的手机放入水槽,我们依旧能听到铃声,这说明,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通过研究认识液体能传播声音。
12.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1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那么声音能向哪个方向传播呢?
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听到铃声,由此可见,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当我叫一个同学时,其他在不同方向的同学也能听到,这也说明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
14.出示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二)玩一玩“土电话”。
1. 出示制作“土电话”所需材料。
2.出示制作“土电话”的视频。
3.学生讨论制作方法,然后分组制作。(把全班同学分为四大组,分别用棉线、铜丝、细铁丝、塑料线做“简易电话”)。
4.出示玩“土电话”
5.比较用棉线和铜丝做的“土电话”,哪种材料做的“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些?
发现:铜丝传播声音效果好些。
6.把棉线做的“土电话”的棉线放松,与拉紧时听到的声音对比
发现:拉紧的时候声音大,放松时候几乎听不到声音。
巩固练习
我会填
1.通过动手操作,我知道声音能在( )中传播。(传播效果由好到差: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物体( )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方传播。
3.上课时,即使老师背对着你讲课,你也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着( )。
4.制作“土电话”时,用铜丝、铁丝传播声音的比棉线、毛线更好些,棉线绷紧时听到的声音比放松时声音( )。
5.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 )不同。
(二)单选题
1.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波 B.直线 C.气流
2.声音传播的特点有( )
A.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能在各种物体中传播 C.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耳朵的。
A.空气 B.纸 C.棉线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 )。
A.水面产生水波 B.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C.无法判断
5.上课铃声响,不同方位的同学都能听到,这说明声音向着( )传播。
A.四面八方 B.前后方向 C.左右方向
(三)判断题
1.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
2.雨滴打在雨伞上,我们会听到嗒嗒”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
3.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
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本领不一样。( )
(四)简答题
为什么我们在学校的不同地方都能听到铃声呢
五、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
【板书设计】
谁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