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八年级小强,在家里是父母的开心果;在学校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伙伴:在 邻居眼里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在商场是遵规守纪的好顾客……上述材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个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个人的身份变化莫测、无法确定
2.对如图漫画《不归我管》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责任
B.责任不同,角色也不同
C.批评一些人不讲诚信
D.讽刺一部分人缺乏责任意识
3.钱七虎是我国防护工程专家,倾心竭力六十余年为祖国“铸盾”,钱老把一生的忠诚和智慧都献给了 “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这项伟大的事业。钱老说过:“为国家和人民安全 贡献心血,有价值”。钱老的事迹启示我们
A.人民幸福安康是国家安全的前提 B.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C.要以军事安全为国家安全的宗旨 D.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舍弃个人利益
4.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序号 案 例 违法行为 承担的责任
A 李某不按交通标志线行车,被罚款100元 行政违法 行政处罚
B 张某利用职权贪污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刑事违法 民事责任
C 王某在网络上散布疫情谣言,造成民众恐慌 行政违法 行政处分
D 钱某因债务纠纷殴打他人,致人重伤 民事违法 刑罚处罚
A. A B.B C. C D D
5.2023年8月,第十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在北京一零一中学举行,并面向全国进行同步直播。来自全国的105所中学参赛,超850名模拟政协代表带着111份精心准备的模拟提 案赴赛,他们围绕提案展开讨论咨询,并展示交流提案,凸显少年学子们为国建言资政的青春力量。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①这会影响学习,不值得提倡②这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这是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分忧的表现④这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②③C. ①④ D.②④
6.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们对抖音等短视频APP的沉迷程度尤为严重。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通过短视频APP学习跳舞、烹饪、英文等,从而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此,下列 认识正确的是
①短视频APP容易使人沉迷,应一律禁止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能力
③短视频APP火爆,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图示法是表示概念关系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8.下列行为与名言警句的主题相符的是
A.小贤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她保守秘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小薇外出就餐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回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小晨在地铁上给小朋友让座,小朋友向他鞠躬致谢——敬人者,人恒敬之
D.小曦与同学约定周末打篮球,准时赴约——不学礼,无以立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以下说法需要纠正的是
A.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B..有些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仍然要自觉履行
C.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D.只能做一个不言责任与回报的人
10.某大学的一部分学生突然发现饭卡中多出几百元,十分诧异,他们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遇到了诈骗。结果是学校为了贫困生既能维护自尊,又能获得应有的补助:,偷偷地给他们的饭卡里充钱,这告诉我们
①关爱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应换位思考
②只要是为了帮助他人,可以选择任何方式方法
③关爱他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割水稻、打谷子……十堰市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小文在随笔中写到:下地劳作虽然很艰辛,但我们都没有退缩。脚下的耕地、脸上的汗水都证明了勤劳的双手能够换来累累硕果。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有利于
A.懂得劳动最光荣,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B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
C.认识体力劳动艰辛,感受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
D.培养劳动习惯,确保通过劳动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12.在八年级某班“五分钟说时政”活动中,同学们出示了下列四则新闻,其中能直接体现“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一则是
A.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B.在乌中国留学生撤离一幕,在互联网刷屏“亮出中国护照,一路绿灯,所有的检查站予 以放行,感谢祖国,有幸生于华夏,希望祖国繁荣昌盛”
C.“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全国政协委员谢文敏建议,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加以提高,最高可判处死刑,以起到震慑和预防作用
D.“有难处,找同胞!”一则“一群浙江人在乌波边境建起8个接待点,接待安抚从边境线逃过来的同胞”的消息,引发关注
13.2023年“五一”假期,游客出游的热情高涨,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尤其受到年轻人追捧。如图情景中“特种兵式”游客的言行,值得提倡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
14.中学生小法注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助力期末复习。图中“? ”处应填写
A.预防犯罪 B.善用法律 C法不可违 D.学法守法
15. 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他雷厉风行,沿途拜访有经验的士绅,了解和掌握鸦片贩子的活动情况。到达广州后,他与邓廷桢、关天培等研究和商讨有效的解决办法。这表明,林则徐禁烟时
A.微服私访,体察民情B.英勇善战,知难而进
C.办事干练,善于合作D.清正廉洁,成效卓著
16. 19世纪,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校 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这些举措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B.培养了一批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C.刺激了中国军事工业快速发展D.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17.如表所示表格反映出近代西方列强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马关条约》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A.侵略势力不断深入中国腹地 B.不断割占中国领土
C.逐渐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勒索中国大量赔款
18.在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不幸被击沉。
如图是2015年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致远舰”的舷窗残骸。它
为研究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况提供了
A 口述史料B.文献史料 C.实物史料 D档案文书
19.维新变法失败后,一些人开始摆脱传统旧文化的束缚,从封建士人转化为近代知识分子。 这说明戊戌变法.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推动了思想观念转变
C.动摇了传统的封建礼教 D开启了近代化的潮流
20.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毋村发动武装起义
B.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
C. I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烧毁圆明园
D.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1.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属于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②成立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A.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B.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23.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反映了
A.中国革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 B.大众传媒推动群众思想解放
C.马克思主义被学界广泛关注 D.有识之士探索新的救国道路
24.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重走红色革命圣地”的研号旅行,在设计旅行线路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红色圣地与革命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古田——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B.南昌——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C.瑞金——红军长征出发地 D.延安——抗战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5.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人自将南满铁路炸毁了一段,诬为中国人所为,其驻军遂向沈阳进攻。材料描述的这一历史事件
A.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B.促进了抗日救亡新高潮到来
C.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6“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下列抗战史实按发生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型关大捷②淞沪会战③武汉含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①②③ D.③①④②
27.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表明
A.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入农村 B.解放区已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C-国民党军队士气和战斗力低下 D.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
28. 1917年—1921年这五年期间,张骞创办的大生纱厂共获利560多万两(白银),1922年 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刚刚建起的大生各纺织厂受到严 重打击,1923年,大生一厂因无款而停工,1925年,各大银行接管大生各厂。上述材料说 明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 B.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相互勾结
C.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二、非选择题
29.【网络生活我参与】(8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健康成长,强调要积极培育中国青年好网民。为引导学生争 做中国青年好网民,某校八(1)班正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网民浏览资讯后,在评论区发布评论已成为网络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当下 网络评论区“戾气”之风蔓延,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网络暴力猛于虎。2023年3月,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 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系列专项行动,把“网络戾气”列为整治重点之一,对网络评论区进行严管,有网友发表了以下评论。
链接:网络戾气,是指网络上一种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1)你同意两名位网民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5分)
材料二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是以“网聚文明力量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于2023年 7月18日至1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主论坛现场发布了《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等网络文明建设成果。
(2)你打算如何遵守网络文明,合理参与网络生活? (3分)
30.【和谐班级我建设】(10分)
临近寒假,某校八年级某班想要把教室布置一下,小道、小德、小法、小治四名同学分别推荐了以下四幅装饰画。
(1)如果你是该班同学,你想选择哪一幅装饰画?你选择这幅画的理由是什么?(7分)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如何做到图一所说的“守信”?(3分)
31.【时政新闻我分享】(14.分)
某校八年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时政新闻调查”活动,通过新闻调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请和他们一起在调查分析材料中提升对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意义的认知吧。
第一小组材料: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 6.2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 伤亡。地震发生后。习主席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抗震救灾一线官兵要牢记习主席的嘱托。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尽最大的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第一组同学遇到了困惑,材料中提到坚持人民至上,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却说国家利益至上,请你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困惑。(6分)
第二小组材料:张某革是某军工科研院所一名高级科研人员,研究领域涉及我国军方重 要武器装备,他手握国家核心机密。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张某革为境外间谍人员收集我国的军工情报。解放军高级军事法院以出卖国家尖端武器核心机密和“间谍”罪,对张某革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5年。
(2)张某革侵犯了哪一种国家核心利益?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维护该核心利益?(5分)
(3)解放军高级军事法院对张某革一审判决有期徒刑15年的依据是什么? (3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上海坐落于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濒临中国东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南岸。在中国迈向近 代的过程中,上海集万众瞩目于一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材料二 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中,上海作为中国发达的沿海城市,艰难地撑起了中国 近代发展之路。
材料三:看图说史,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另外一个诞生地,这座繁华的城市也见证中国 近代历史的光荣历程。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企业名称(军事工业与民用企业各举 一例。)(2分)
(3)材料三中的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高举的口号是什么? (3分)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一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 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既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在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和七七事变后,国内形势日趋严峻迫使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党派迅速做出抉择和反应。这时,除了工人、农民坚决要求抗日救国外,工商界人士也有了抗日要求,他们发出“万般有罪,爱国无罪”的呼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也正是适应了这个要求而建立起来的。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背景并写出国共实现第二次 合作的标志。(3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三大战役中最先打响 的是哪一战役?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战役是什么?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3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某校八年级以“探寻中国共产 党的成长足迹”为主题设计了下列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12分)
任务一【成长之路】
(1)根据图示内容填出A处对应,的时间。1927年“星火燎原”指什么历史事件?写出 1945年“灯塔指引”相关的会议名称及确立的指导思想。(4分)
任务二 【革命任务】
(2)图一中的战役发生在哪次战争时期?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千里跃进大 别山的战略意义。(2分)
任务三 【红色精神】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 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岁月中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3)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2分)
任务四 【光辉历程】
(4)从下面表格中任选三个关键词,以“党的光辉历程”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4分)
中共一大 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长征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重庆谈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