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趣味耐久跑》教学设计一、本课的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通过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场地布置,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二、教材分析: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根据调查,我国中学生800米和1500米跑成绩下降最明显,城镇学生尤为明显。专家分析,耐力素质下降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是长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然而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前的难题。本人设计耐久跑教学进行了很多创新,融入节奏鲜明的音乐,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形式绕圈跑、定时跑形式,将标志桶巧妙运用在场地设计上,设计多种练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并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耐力跑单元共设计八课时,本次为第四次教学课。三、教学目标:1、 学会把握个人跑动速度,掌握耐久跑呼吸的方法;2、发展心肺耐力,提高速度及速度耐力。3、培养热爱祖国、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三班的学生40名,男女各20人,思维独立,活泼可爱,喜爱参与运动。整体水平很好,存在个体差异,班风良好,同学之间能够团结互助。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的耐久跑呼吸的方法及跑动姿势,以适当的速度合作完成各个阶段跑。教学难点:体能的合理分配及呼吸的调整。六、评价设计:教学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自我评价充分培养学生学练耐久跑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到通过学习、锻炼可以取得有明显的成果。耐久跑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跑长跑”,而是教师运用“秒表”以外的很丰富的教学手段把许多相关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的身心接受锻炼;而学生也能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较为轻松地把握自己跑的节奏,坚持跑完全程。与此同时,充分体验克服、战胜困难的愉悦和实现自我的乐趣。七、教学过程:(一)热身阶段:(10分钟)图1 图21、激情导入:通过钓鱼岛事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继而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2、热身跑时,全班成一路纵队,按逆时针方向绕内圆匀速跑并依次做各种跑的练习,然后绕圆内8个标志桶“蛇形”跑动。设计意图:教师参与练习既起到拉近师生距离的作用,又达到热身的目的。3、在跑动中通过“喊数抱团”游戏直接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8个小组,1-4组为男生,5-8组为女生,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找到各自小组对应的内侧标志桶外弧形站立。设计意图:此处穿插这个游戏的直接目的就是随机分组,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4、游戏:《团结就是力量》游戏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两名同学,一名在外圈,一名同学在圆上其他同学围绕着标志桶手拉手,游戏开始外圈同学不断变换方向想方设法抓被抓者,其他同学不断跑动保护这名同学不被抓到。规则:①当追逐者碰到被追者,算抓到。②一轮结束,小组协商换人时才能松手,争取每人都做一回追逐者和被追逐者。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小组合作的团队意识,并进一步热身。(二)增智促技阶段:(20分钟)图3 图41、在原地摆臂体验呼吸。全班学生均匀散点站在圆外,面向位于圆心的老师练习。2、在走中体验呼吸环节。8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一路纵队站在内测标志桶的右侧,小组长统一口令:“1、2或1、2、3”,按逆时针方向绕内、外侧对应的2个标志桶循环练习。3、在节奏跑中体验呼吸环节。8个小组仍按原路线,在节奏感鲜明的《跑操音乐》(男生版)伴奏下跑动体验呼吸。4、在变速跑中体验呼吸环节。各小组练习路线不变,但体现速度变化,往的时候慢跑,返的时候加速跑,配有明快、有力的《加油歌》。设计意图:①学习体验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从原地、走、节奏跑和变速跑中体验呼吸,通过各种方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呼吸方法,并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②在节奏跑和变速跑中,选用切合主题的音乐,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促进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三)团队合作跑阶段:(10分钟)图51、学生分组: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组,每组5男,5女。2、路线:一个椭圆(本组两个标志桶)+一个正方形3、比赛方法:每个组的男生先站在起跑线后,(以1组为例),比赛哨声响,5位男生同时出发,按照规定路线,跑一个循环,冲向终点线,当最后一位男生到达终点线后,女生5人同时出发,以此类推。男生4个循环,女生3个循环,当男生第4个循环跑在第一名的同学到达起点线时,站在等待区的女生与男生一起冲到中圈,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到达中圈内,比赛结束,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4、规则:①按规定路线跑动,如果出现违规现象,按最末名次记绩。②在跑动中如果需要超越时,请遵守交通规则,从右侧超越。设计意图:①此游戏是在学生掌握呼吸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提高。②游戏路线的设计充分利用“方圆”及标志桶,使学生每跑一个循环接近200米。③每个小组男女生搭配,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热情,同时男女生循环次数不同,充分考虑到男女生的体能差异。④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互帮互助和竞争意识。(四)放松身心阶段:(5分钟)1、放松身心。①语言提示,调整呼吸进行放松。②带领学生做拉伸操。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2、讲评。对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表示肯定。3、布置课后作业,宣布下课。值日生回收器材。八、预计运动负荷:预计本次课学生的最高心率:170—190次/分钟;平均心率:135-140次/分钟;练习密度:40%-45%;强度:中九、场地与器材:学校田径场、16个标志桶、音响、U盘、游戏说明书4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