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干货梳理与命题点突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13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干货梳理与命题点突破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主题1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部编版中考一轮复习2024
单元综述

阶段特征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民族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队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展开人民游击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政治、军事: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最终于1945年取得抗战胜利;国共两党由对立到合作抗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经济: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强化统治,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思想:毛泽东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并在中共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外时空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知识建构

考点梳理

考点1:日本侵华
九一八事变 概况 ______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影响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中国14年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是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开始
东北 抗联 ①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②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1
局部抗战
抗日义勇军
杨靖宇
考点梳理

考点1:日本侵华
七七事变 时间 ______________ 地点 卢沟桥
概况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后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英雄人物 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________壮烈殉国 结果 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影响 标志着中国________抗战的开始 南京大屠杀 时间 1937年12月13日开始 概况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 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人以上 认识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 严重罪行之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1937年7月7日
佟麟阁
全民族
30万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一二九运动 概况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影响 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_____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 背景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发动 ______年12月12日,________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目的 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__________
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__________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华北
1936
张学良、杨虎城
和平解决
联合抗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实现标志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__
表现 ①改编军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②协同作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敌
意义 ①以__________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②壮大了抗日力量,对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起着关键作用
国共合作宣言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国共合作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淞沪 会战 时间 1937年8-11月 地点 上海
爆发 1937年8月,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过程 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全营官兵壮烈牺牲;________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初战告捷 结束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意义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谢晋元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 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开始 指挥者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
概况 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发起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下,共歼敌1万余人 意义 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正面战场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武汉会战 时间 1938年6-10月
概况 1938年6月开始,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逐次抵抗,消耗敌人;中国军队取得了万家岭大捷,击毙日军3 000余人;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结束
意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 长沙 会战 概况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意义 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 战役 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概况 1937年9月,林彪领导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将1000多名日军全部歼灭,取得胜利
意义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________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毛泽东《论持久战》 (1938年) 背景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目的 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主要 论点 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意义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第一个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抗日根据地的 建立与发展 百团大战 目的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概况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意义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彭德怀
考点梳理

考点2:合作抗战
全民族坚持抗战
考点梳理

考点3:抗战胜利
中共七大 时间 1945年4-6月 地点 延安
主要 内容 总结经验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____________的中国 选举中央机构 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确立指导思想 确立__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 意义 为争取__________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
考点梳理

考点3: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 背景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8月9日,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屈辱五十载,______回归祖国
原因 ①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决定因素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台湾
考点梳理

考点3: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 意义 国内 ①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民族独立
考点梳理

易错警示: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2.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重大战役的作用: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注意理解这几次战役的不同地位)
考点梳理

知识拓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抗争过程看,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
(2)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探索过程看,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并走向成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
(3)从民族精神的发展来看,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国人民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等空前增强。
(4)从抗战前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看,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考点突破

命题点1: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图时间上标注的四个历史事件中,成为中国人民抗日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该事变标志着( )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揭开了序幕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例题
A
D
考点突破

命题点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正式形成
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2.(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分析下列图说卡片,其主题应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红军不怕远征难
C.全民族团结抗战
D.百万雄师过大江
例题
B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战斗 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 《地道战》(绘画)
C
考点突破

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2.(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1938年,在武汉各种抗日组织、抗日团体纷纷建立,抗日救亡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抗日宣传、募捐、劳军等一系列救亡活动空前高涨,“保卫大武汉”成了全体中国人响亮的口号。据此可知,抗日战争( )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C.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正面战场取得重大战果
例题
B
C
命题点3:正面战场抗战
考点突破

1.(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八路军对敌占交通线和日伪据点进行大规模的反击作战,参战兵力共105个团,还有许多游击队和民兵参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材料描述的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枣宜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例题
D
A
命题点4:敌后战场的抗战
考点突破

命题点5:抗战胜利
1.(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例题
D
A
考点突破

命题点6:南京大屠杀
1.(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访问南京,在与南京市政府代表团会谈时,公然怀疑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真实性,我方予以驳斥。如果由你提供证据,下列选项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
A.近代学者相关研究成果 B.“南京大屠杀”相关影视资料
C.一位中国守军的回忆录 D.档案馆中保存的相关照片资料
2.(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下面为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判决书内容(部分)。该判决书内容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接着发生的是日本陆军对无力的市民,长期间继续着最恐怖的暴行。日本军人进行了大批屠杀、杀害个人、强奸、劫掠及放火……这种暗无天日的犯罪是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的,迄至1938年2月初还没有停止。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
例题
D
C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