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知识点整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章力知识点整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资源简介

第七章力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用符号F表示。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3、力的分类:
①按是否接触分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等)和非接触力(重力、磁铁的吸引力)。
②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用N表示。(所有力的单位都是牛顿)
5、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形状或体积,也叫做形变。)
说明:①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任意一个改变都是运动状态改变。
②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有两种: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力的性质: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9.力的示意图作图步骤
(1)明确题目要求画什么力;
(2)明确作用点(一个力以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时,作用点全部画在重心);
(3)明确这个力的方向;
(4)根据作用点和方向画出作用点和线段,并在末端画箭头;
(5)标符号(若给出多少力,则要再写上等号、数值和单位)。
(6)若需要画另外的力重复步骤2到步骤5
10.力的作图要求
基础要求:尺规作图,线段用实线,辅助线、延长线等用虚线;
作用点要求:描出作用点,一个力以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时,作用点全部画在重心。
方向要求:
箭头要求:在末端用箭头表示方向;
角度要求:没有给出角度不用标,有角度的要标出角度。
大小要求:
符号要求:标出力的符号,若给出多少力,则要再写上等号、数值和单位。
长度要求:一个力时长度无要求,多个力作用在同一个图时,越长的代表力越大。
11.常见力的示意图和解析
(1)常见的力
力的名称 重力 支持力、压力 摩擦力 浮力
符号 G F F摩 F浮
作用点 重心 重心或接触面 重心或接触面 重心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于接触面 沿着接触面 竖直向上
(2)常见的力的示意图:
(3)常见的力的解析:
重力G的方向竖直向下,即与纸张的右侧边界平行向下,作用点画在重心;
支持力F支的方向垂直斜面,并远离斜面的方向,作用点画在重心。
摩擦力F摩的方向沿着斜面方向,即与斜面方向平行,并阻碍物体的向下运动,因此沿斜面向上(要求斜面不光滑),作用点画在重心。
压力F压的方向垂直斜面,由于属于斜面不能画在物体重心,只能画在斜面(有别与其他力,因为这个力属于被压的物体)。
浮力F浮的方向竖直向上,即与纸张的右侧边界平行向上,画在重心;
第二节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4、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5、弹力的影响因素: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弹力成正比。
6、常见的弹力: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
7、弹簧测力计
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使用前:
估测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
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第三节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号是G,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单位的符号是N;
3.重力区别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是:
⑴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
⑵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
⑶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由万有引力产生,但与万有引力并不完全相同。
4.重力的大小: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1)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2)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5.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1)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并且向下的方向。对试卷而言,也是指平行纸面的左右边界,并向下的方向。
(2)重力的方向的应用: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3)水平方向:水平面所在的方向,对试卷而言,也是指平行纸面上下边界的方向。
6.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2)重心的位置不一定总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3)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7.稳度
稳度: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倾倒。
提高稳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8.重心的应用:支撑在物体的重心所在直线上时,物体稳定,不倾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