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清单02中国古代史之秦汉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整合清单02中国古代史之秦汉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整合清单02中国古代史之秦汉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一、秦朝社会定型的表现
1.秦朝社会定型的表现
A.政治:
(1)自秦朝建立,两条线索贯穿古代中国政治史。① ② 专制集权体制
(2)专制主义:君vs相;争夺 权= 起草权+审议权
(3)中央集权:中央vs地方
B.经济: 经济逐步居主导
C.思想:实现 (法家)
(一)秦朝专制体制的确立
1.君权:皇帝制 (皇权的至上性;皇位的世袭性)
2.相权: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军事)(律令图籍;监察)
九卿:九卿 (家国不分)
结论: 政治成为主体取代 政治
3.文书制度:
(1)从皇帝到各级官僚系统形成以文书行政的规则(便于管理庞大的国家);
(2)文书的格式和传送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3)皇帝本人每天批阅大量公文,有数量要求,不完成不能休息。
(二)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3.秦朝郡县制:
(1)特点:①体现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垂直);②替代了 的分封;
(2)郡县管理方式:①全国土地、人民归 ;②地方官由 任命,不能 ;定期
(3)郡县之下设置 、 、
(三)服务于专制集权体制的选官和监察制度
4.选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 官制 标准 制度范畴
(1)先秦:世卿世禄(世官制) 血缘 贵族政治 (传子)
(2)秦朝: 军功 官僚政治(传 )
5.监察制度的特点:
(1)权力来源于 ,服务于 ,随皇权强化而不断强化,一定程度可 皇权,但制约有限
(2)体系独立
(3)只有 对 进行监督;缺少媒体、大众多元的监督
(4)以 监
3.秦朝监察:中央设御史大夫 地方设监郡御史
二、两汉专制集权体制的初步发展
(一)专制体制的发展
6.中朝、外朝制度
(1)中朝:就是皇帝和亲信们,进行幕后 的制度
(2)外朝:就是以宰相为代表的朝臣,处于被 的状态。
(二)中央集权体制
7.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制的推行
(1)定义:一面在全国继续推广 制;一面 诸侯国
(2)特点:
①王国内部实行 (郡县长官由 任免,不能世袭,定期 )
②地方依然有很大权力(财政、军政、行政)
8.中央集权体制发展:推恩令
(1)定义:除嫡长子外,其余儿子都有继承权
(2)影响:基本解决 —— 成为了中央管理地方的主流制度
(三)服务于专制集权体制的选官和监察制度
9.选官
名称: 制,标准:道德(声望)
10.监察
名称:地方设 职能:监察① 长官② 长官③豪强地主
三、两汉经济
(一)影响农业发展4要素
1.环境:
天:气候
地:盆地;丘陵
人:当地文化传统(经商传承);劳动力
2.政府政策: 重农
3.配套的传统科技: 医学、药学、数学、天文
4.农业自身技术和工具的进步: 铁犁牛耕、休耕法
(二)土地私有制的代表汉代的庄园经济
11.汉代的庄园经济
(1)组成形式:大地主 + 佃农
(2)特点: ① 大, 劳动(分工);自给自足②浓厚的 色彩;等级严格③赋役特点田庄主人拥有 ④ 的产物
(3)赋役:士族地主不缴纳赋役;庶族地主缴纳赋役
四、秦汉重点知识归纳
12.政治: ;专制集权的确立期; 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选官:世卿世禄——军功爵——察举、征辟(血缘、世袭才能、任期)
监察:中央:御史大夫——御史台(监察机构)
地方:刺史
13.经济: 确立期;
由重税逐步转向轻徭薄赋;手工业生产标准化;对 持肯定态度;
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均输平准;盐铁官营
14.思想:大一统;
秦朝: 家
西汉前期: 家(休养生息)——服务于政治、经济
武帝: 官学化(伦理道德;民本;入世;等级;教化;和谐)
东汉:儒学作为 制定的依据之一
佛教传入、道教盛行、冲击儒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决策 小农经济 一统
【详解】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社会定型的表现有:A.政治:(1)自秦朝建立,两条线索贯穿古代中国政治史。①专制主义、②中央集权专制集权体制。(2)专制主义:君vs相;争夺决策权= 起草权+审议权。(3)中央集权:中央vs地方:B.经济:小农经济经济逐步居主导;C.思想:实现一统(法家)。
2. 官僚 贵族血缘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的官僚政治成为主体取代贵族血缘政治。
3. 分权共治 中央 皇帝 世袭 考核 乡 亭 里
【详解】秦朝郡县制:
(1)特点:①体现集权,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垂直);②据所学可知,郡县制替代了①分权共治的分封。
(2)郡县管理方式:据所学可知①全国土地、人民归②中央;②地方官由③皇帝任命,不能④世袭;定期⑤考核。      
(3)郡县之下设置⑥乡、⑦亭、⑧里。   
4. 军功爵制 贤
【详解】朝代 官制 标准 制度范畴
(2)秦朝: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军功爵制)。选官标准是军功。 制度范畴是官僚政治(传贤)。
5. 皇权 皇权 制约 官员 官员 小官 大官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有权力来源于皇权,服务于皇权,随皇权强化而不断强化,一定程度可制约皇权,但制约有限;体系独立;只有官员对官员进行监督;缺少媒体、大众多元的监督;以小官监大官。因此①应填皇权,②应填皇权,③应填制约,④应填官员,⑤应填官员,⑥应填小官,⑦应填大官。
6. 决策 架空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就是皇帝和亲信们,进行幕后决策的制度;外朝:就是以宰相为代表的朝臣,处于被架空的状态。
7. 郡国并行 郡县制 分封 郡县 中央 考核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的推行,一面在全国继续推广郡县制;一面分封诸侯国。王国内部实行郡县(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定期考核)。地方依然有很大权力(财政、军政、行政)。
8. 王国问题 郡县制
【详解】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体制发展表现有:推恩令(1)定义:除嫡长子外,其余儿子都有继承权;(2)影响:基本解决王国问题——郡县制成为了中央管理地方的主流制度。
9.察举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是道德(声望),因此填写察举制。
10. 刺史 郡县 王国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级别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其职能是监察郡县长官、王国长官和豪强地主。所以①处应填“刺史”、②处应填“郡县”、③处应填“王国”。
11. 规模 协作 宗族血缘 私人武装 土地兼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庄园经济的特点是规模大,协作劳动(分工);自给自足;浓厚的宗族血缘色彩;等级严格,赋役特点是田庄主人拥有私人武装,是土地兼并的产物,①处填写规模;②处填写协作;③处填写宗族血缘; ④处填写私人武装;⑤处填写土地兼并。
12. 大一统 民族融合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政治上是大一统;专制集权的确立期是民族融合。
13. 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汉朝的经济,小农经济确立期;由重税逐步转向轻徭薄赋;手工业生产标准化;对重农抑商持肯定态度;统一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均输平准;盐铁官营。故填空1.小农经济;2.重农抑商。
14. 法 道 儒学 法律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思想上实行大一统。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西汉前期,尊奉道家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儒学官学化;东汉时期,重视儒学,儒学作为法律制定的依据之一。由此可知,①处应填“法”、②处应填“道”、③处应填“儒学”、④处应填“法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