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2022新课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2022新课标)

资源简介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了解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1.知道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识读《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了解罗马帝国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和人物,知道罗马帝国衰亡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阅读《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料,理解罗马法制的实质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罗马的扩张与《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罗马帝国扩张的意义与衰落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
关于古罗马城的建立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拉丁姆区亚尔巴·龙伽城的国王本来是努米托,但他的弟弟阿穆略使用阴谋,篡夺了王位,并将他女儿的两个孩子投入台伯河,所幸的是两个孩子被冲到河岸上,一只母狼喂乳汁养活了他们。后来,双婴又被一位善良的牧人收养。他们长大成人后,得知了身世,便杀死阿穆略,使努米托重登王位。后来,他们在台伯河畔母狼喂养他们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最后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来命名,简称为“罗马”。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为了表达感念之情,罗马人精心制作了一个饲养着一只母狼的永久性兽笼,置放在市政厅前面最显眼的地方,他们还将母狼的形象镌刻在罗马的城徽上,是为罗马狼。
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二、探究新知
(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1-25页内容,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线,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 罗马颁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纪初 征服意大利半岛、灭掉迦太基
公元前2世纪 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公元前73年 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公元前49年 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27年 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 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世纪 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3世纪 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4世纪末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西部,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地中海。
2.图片展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2页内容并思考:罗马共和国的机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举出相关史实,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提示: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平民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否决权等。总的来说,就是贵族共和与平民民主。
3.材料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权、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教师提问: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思考其颁布的意义。
提示: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意义: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罗马人内部通过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形成了被古代史学家誉为“世界最好的政体”的政治制度,外部则通过一系列战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通过阅读教材,指导学生绘制罗马共和国扩张流程图。
提示:
5.课件展示罗马共和国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第一段正文内容,了解罗马共和国的社会性质,知道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和内容,并提问:斯巴达克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处于奴隶社会阶段。随着罗马共和国扩张的深入,许多被征服地区的居民被罗马人掠为奴隶,为罗马人劳动,并成为罗马人取乐的工具,角斗士就是其中之一。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奴隶制的危机。斯巴达克本人就因战败被俘成为了罗马斗兽场上的角斗士。这次起义虽然最后遭到了镇压,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加剧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推动了罗马历史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二)罗马帝国
1.课件展示“凯撒和屋大维简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24页“罗马帝国”内容,指出罗马帝国建立的背景、时间、建立者、过程等信息。
提示: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他被谋杀后,内战又起。时间:公元前27年。建立者:屋大维。过程: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适应了当时奴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指导学生观察《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见课件),讲述罗马帝国的强盛表现。
提示: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3.请同学们回忆中国历史内容,说说中国对古代罗马的称呼和两国的交往。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1.教师讲述:3世纪,罗马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农业萎缩,隶农起义,日耳曼人也开始入侵,最终导致罗马帝国走向衰落。4世纪末,罗马帝国一分为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内容,讨论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提示:①统治者争斗混战不断;②人民起义此起彼伏;③财政危机;④农业萎缩,工商业衰落,民生凋敝;⑤外族入侵等。
教师进一步提问:你能分析一下罗马帝国衰亡背后的实质吗?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总结:罗马帝国衰亡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这也是必然因素。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兴起、发展、鼎盛到衰落,然而到罗马帝国统治末期,奴隶制度内部出现了严重危机,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于是西罗马帝国灭亡。所以,罗马帝国的衰亡是历史的必然。
2.课件出示《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图》。
教师讲解: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欧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三、课堂小结
古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罗马的“奴隶制”“法律”“扩张与征服”是贯穿罗马城邦发展到共和国再到帝国阶段的三大主题。罗马帝国衰亡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法律对近代欧美法律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古代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珍贵遗产。罗马的对外扩张对推动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有重要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罗马重要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整理罗马知识线索,并引导学生分析罗马为什么会从共和国发展为帝国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容易混淆,应引起重视。另外,学生对于《十二铜表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应加以强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