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3课《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学难点:如何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教学环节】第一章: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多极化冷战的结束带来两极格局的瓦解,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力量,建立“单极世界”。它利用北约等国 际组织,粗暴干预国 际事务。1999年,北约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军事打击。1999年以来,北约多次东扩,至2022年6月,成员国增加至30个。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中国、欧盟、俄罗斯等重要的国际力量,和美国一起构成了“一超多强”。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2、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带来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国际贸易空前扩大,国际投资遍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活跃。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2000年,全世界贸易量比1950年增加近100倍。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合作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其影响已遍及全球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3、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利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这一进程始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蓬勃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4、文化多样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当代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二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从工业革命后开始凸显,二战后逐步形成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表现在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变薄、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 少、土地退化、森林破坏、海洋污染、物种减少等方面。以土地退化为 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荒漠化的土地达到9000万亩。沙漠已吞没40%的耕地,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人口问题20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约16亿,到2020年已超过75亿。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有限的地球资源带来极大压力,对住房、教育、就 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构成新的挑战。同时,人口的增长又极不均衡, 一些国家出现了出生率过低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经济问题在经济问题上,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影响着世界经济 的健康发展。2014年,全球近40%的财富掌握在1%的人口手中,而 50%的人口掌握的财富只占1%。经济全球化在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 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英国脱欧、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等也加剧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抬头,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不稳定因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经济损失总共达2000亿美元。其他问题此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恐怖主义、全球犯罪和核扩散,以及像埃博拉疫情、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也对世界构成威胁。第三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背景: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初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不断予以完善。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他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并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目标路径,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目标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国已率先身体力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继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作用,有效维护地区安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为相关国家共同繁荣搭建了合作平台。2019年,中国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与互鉴。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国在有效遏制国内疫情的同时,呼吁各国携手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抗疫物资。4、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2017年, 它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2018年又被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以及诸多双边高层交往的成果文件。正如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