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中考的几点意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对数学中考的几点意见

资源简介

对数学中考命题的几点意见
大祥区松坡中学:朱梅香
摘要:
初中数学毕业学业评价考试,承担着检测学生水平,便于高中招生的大任。一份质量较高的中考数学试题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区分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能正确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就我市中考命题谈几点意见。
关键词:
难度适当 科学性 层次性 稳定性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份质量较高的中考数学试题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区分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能正确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现对于我市的数学中考命题谈几点意见。
一、根据考试目的合理设置难度。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适合程度的指标。常用考生的平均分除以全卷满分计算难度值,难度值越高题目越容易,难度值越低题目越难。难度值的确定取决于考度的目的,目的不同,试卷编制的结构和试题的难度就不同。平时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检查性的考试,难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7-0.8为宜;竞赛考试则以0.3——0.5为宜;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全卷难度一般为0.75,所以试卷难度的把握是制卷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试卷的难度值要在考试结束后才能统计得到,所以在命题时必须对试卷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制卷者要想编制出难度适当的试卷,一方面要钻研考试标准,精通教材;另一方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市近几年数学中考度卷难度逐步加大,特别是2008年中考试题偏难,笔者对我校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做了统计,其难度值不到0.7。对于2009年的命题我想应在2008年基础上略降难度。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一是我市数学中考试题的难度一直比其他市的难度都要小,如果难度提高过大,教师和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二是我市学生所用的教材及教辅资料不配套,存在应用水平高和教材要求低的矛盾;三的我市各地区推进课改发展程度不均衡。当然难度加大应是一个发展趋势,但我想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注意试题的科学性,具有较高信度。
试卷的信度是表示试卷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试卷的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试卷不允许有科学性特别是知识性错误,而且试题的语言表达要精练,不要让学生存在理解题意的障碍。
近几年我市中考试题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体现人文关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附有提示、附图表和着重号标记,体现了公平原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以2008年为例做一说明,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例如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第21题中有这么一句话“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建校工程需要72天。”此处本没歧义,但学生会有两种理解:到底是“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建校工程共需要72天.”,“还是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建校工程各需要72天.”呢?如果有学生按第一种理解进答题时,经过计算发现不合实际情况,再来理解题意的话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影响后面的作答。也降低了这道题的信度,不能较好区分同水平的学生。如果试题中按第二种表述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再如第14题.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上有一些同心圆转道.现有一张半径为45毫米的磁盘,磁盘的最内磁道半径为毫米,磁盘的最外圆周不是磁道,磁道上各磁道之间的宽度必须不小于0.3毫米,这张磁盘最多有 条磁道.
学生做这题时会出现两种常见的答题倾向:是填数字还是填含r的代数式?评分标准上给出了 这一答案,可见是要有代数式表示,但我试问如果考生想像把r尽可能的小又符合题中的单位而填149这一答案难道就错了吗?所以如果在题后加一括号说明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所以我建议出题者尽量不要让学生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使试卷的信度值搞高。
三、突出试题的层次性,提高不同水平的区分度。
试卷的区分度主要靠试题的难度来区分的,较难的试题对高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较易的试题对低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试题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同时试题的层次性也可以提高区分度。对于整张试卷而言要有层次性,对于综合题也要有层次性,都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这样才可以区分不等层次的考生水平。
在邵阳市2008年的数学中考试题中整个试卷和每道试题都是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设置的,容易题对低水平的区分度高,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偏难题对高水平的区分度高,没有很好的数学素养无法得到高分;但我认为对中等水平的区分度不够高。比如第23至25题计算量过大,处理信息量太多很难区分低水平和中等水平的考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第25题,第(1)问设置的起点过高,比较后两问难度并不小,因为现在已经降低学生证明的要求,而此题的证明方法又不多,要综合利用相似的有关知识,学生很难找到突破口。所以我建议在大题目各小问题的设置上,每一个小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防止后半部分试题出现太多的“白板”。
另外可尝试选择性的试题,提高区分度和信度。在2008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值得推广。比如第18题第(2)问和第19题,这两道题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较大,可以可靠的检查和区分低水平的学生。同时为了让学生达到毕业的要求,我们应该让大多数学生及格,我们可以在最后设置考查学生的“双基”比较容易的附加题,让学生结合自已的情况选择性的做。对于附加题的计分,达合格要求的不计总分,未能达合格要求的计入总分。对于区分度高的题目也可以也设置有选择性的超量加分题。这样设计,从题目的组成、题目的数量、题目的难度以及全卷的赋分等方面增加了针对不同考生的弹性,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为学生真实数学水平的展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有效确保了试卷的区分度。
四、在创新性的基础上要具有稳定性。
近几年我市数学中考题很具有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取材的新颖性、创设情境的新颖性、设问的创新性以及考查角度的独到性等方面。但为了一线教师能认真准确地做好复习工作,以课程标准顺利实施后的今天,我们的学业评价考度的命题要日趋稳定下来,以便我们找准方向。
我认为首先试题检测度要广,要能基本涵盖所学知识点;每一知识点的考核要求要符合考试标准和预估难度。其次命题的来源要确定,应该是学生统一的资料,比如教材及全市统一的教辅资料,当然不是原题,应是以学生所接触的题为母版,只不过是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发生变化。再次是对于每年考试的热点要有针对性,防止我们无的放矢。
总之,初中数学中考要能全面、综合测试基础知识,重视考查对数学内涵的理解;把握数学学科特点,倡导通性通法,考查数学思想;深化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科学处理数学创新能力,突出数学核心能力。特别是科学处理好考生升学和毕业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