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明确概念的方法 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简介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练习
一、单选题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把这句话作为革命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定义过宽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窄 D.比喻定义
2.下图漫画《美媒“丧失操守”》反映了2022年3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就乌克兰问题访谈嘉宾,中国驻美大使接受访谈时,9分钟之内被打断23次,而对同一天访谈的美国和乌克兰三位嘉宾,该主持人换了另一副面孔,总共22分钟之内,打断的次数为零。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误导性在于( )
①背离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不融贯一致的逻辑
②没有保持自身同一性,混淆概念,搅乱事实
③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不当扩大新闻自由的外延
④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有别于西方建立在对非西方的战争、掠夺和控制基础上的现代化。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段,狭义上的战争不包括冷战、冲突与摩擦。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狭义上的战争”是反对关系
②“和平”与“狭义上的战争”是矛盾关系
③“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全异关系
④“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是属种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划分所犯的错误对应正确的是( )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自然人和法人——划分不全
②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越级划分
③第一顺序继承人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划分标准不一
④调解分为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诉讼外调解——多出子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语言不是上层建筑。”这一定义( )
A.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6.对概念之间的外延作出正确的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是( )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②划分可以逐级进行,有时也可以越级进行
③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图示表示了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甲问:“什么是直角?”乙答:“直角是角度为90度的角。”甲又问:“什么是1度?”乙答:“1度就是直角的1/90。”乙这样回答( )
A.虽然比较形象,但是犯了比喻定义的错误
B.没有遵循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的要求
C.是循环定义,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
D.没有用否定形式,不能从反面揭示认识对象的性质
9.下列图示反映的是概念外延关系的几种情况。以下说法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中学生(A)与团员(B)
B.②:中国(A)与广东省(B)
C.③:宅基地使用权(A)与用益物权(B)
D.④:中国式现代化(A)与西方现代化(B)
10.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公孙龙曾有一个著名的“白马非马”哲学命题(如图)。从逻辑的角度看,公孙龙的论断( )
①否定了“马”与“白马”之间的属种关系,陷入诡辩
②从外延上明确“马”的概念,区分了种属概念的差异
③从概念与外延两个方面论证了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
④明确了“马”与“白马”都具有确定的属性和明确的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与“联想思维就是思维活动”,丝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动产品”与“商品不是非劳动产品”。以上两组定义的对比,告诉我们下定义时应遵循( )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全同,应避免定义过宽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应避免同语反复
③定义不能用比喻,应准确揭示被定义项的本质属性
④定义一般不用否定形式,应准确揭示被定义项是什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划分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①在民主选举中,选票可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②犯罪可以分为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
③唯心主义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④人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定义正确,运用了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③形式主义者就是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A.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B.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C.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D.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15.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对事物之间客观关系的反映。明确概念的外延,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划分的方法,将一个概念的母项划分为若干子项,来达到准确把握概念外延的目的。下列选项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
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
③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给人下定义时,有人说:“人是会呼吸、能活动、知冷暖的动物。”这个定义( )
A.正确,符合定义应该遵循的逻辑规则
B.正确,符合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
C.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下语句都是对某一概念的划分:
①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②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④农田里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⑤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上述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如果不正确,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①商品是劳动产品。
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④哲学不是文学。
⑤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如果没有,那这些概念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供销社在计划经济年代,主要功能是统购统销,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进入改革开放,农村商品流通的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供销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以下是某班同学给“供销合作社”概念下的定义:
①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
②供销社不是国营单位,也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
③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供销社就像魔术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
这些定义正确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吗?请说明理由。
20.某校高二思想政治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写了下面几句话,供同学们分析:①商品是劳动产品。②鱼分为淡水鱼、咸水鱼和鲸鱼。③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④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运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详解】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犯了定义的错误,D符合题意。
AC:定义项与被面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AC不符合题意。
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否则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错误,B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A
【详解】①②: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针对就乌克兰问题的访谈,面对不同的采访嘉宾而采取的是“双标”做派,美国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欺骗性、误导性暴露无遗,美国媒体的霸道特性昭然若揭,这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误导性在于对于同一性质的事情,根据自身利益的好恶,作出相反的判断和对策,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形成自相矛盾的“双标”背离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同时没有保持自身同一性,混淆概念,搅乱事实,①②符合题意。
③:漫画中的美式双重标准与定义过窄无关,③与题意不符。
④:美式双重标准体现的是根据自身利益的好恶,作出相反的判断和对策,并不是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3.A
【详解】①②: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段,狭义上的战争不包括冷战、冲突与摩擦,①表述正确,②表述错误。
③:“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是两种现代化模式,属于全异关系,③表述正确。
④:“中国式现代化”与“现代化”是种属关系,不是属种关系,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4.A
【详解】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既包括自然人、法人,还包括相对独立的非法人组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自然人和法人”属于划分不全,①对应正确。
②: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物权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自物权即通常所说的所有权,而“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属于他物权,“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属于越级划分,②对应正确。
③: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亲疏,将继承人分为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和兄弟姐妹”并不是划分标准不一,而是多出子项,③对应错误。
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调解分为人民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诉讼外调解”属于越级划分及划分不全,而不是多出子项,④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A。
5.D
【详解】D: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语言不是上层建筑”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给语言进行定义的,D符合题意。
A: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语言不是上层建筑”并未运用比喻,A排除。
BC: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语言与上层建筑的外延无法全同,也就不存在“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BC排除。
故本题选D。
6.B
【详解】①②③:对概念之间 的外延作出正确的划分,应遵循以下逻辑规则: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①③正确,②错误。
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不是划分的规则,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7.C
【详解】①:上层建筑包括法律、意识形态、政治等内容,因此,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是种属关系,与该图表述一致,①符合题意。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和客观实在的外延相同,而该图表示物质与客观实在是属种关系,②错误。
③: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二者是反对关系,该图表示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是属种关系,与该图示不符,③错误。
④:国家安全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因此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是属种关系,该图表示正确,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8.C
【详解】A: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比喻定义是通过比喻来对被定义项进行描述,材料不体现,A不符合题意。
B: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材料不涉及,B不符合题意。
C:循环定义是通过定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而形成的循环,因此,要求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C符合题意。
D: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9.C
【详解】C:图③表示种属关系,宅基地使用权(A)属于用益物权(B),二者是种属关系,C符合题意。
A:图①表示全同关系,而中学生(A)与团员(B)是交叉关系,A不合题意。
B:图②表示属种关系,而中国(A)与广东省(B)一个是国家,一个是省份,二者是全异关系,B不合题意。
D:图④表示交叉关系,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是反对关系,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①: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外延大的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马”与“白马”之间是属种关系,而“白马非马”否定了“马”与“白马”之间的属种关系,①正确。
②:“白马非马”没有看到白马和马两个概念在外延上的种属关系,不懂得白马也是马,②排除。
③:公孙龙夸大了白马的个性、特殊性,而否定了白马作为马的共性、普遍性,割裂了(而不是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③错误。
④:公孙龙的论断强调马和白的不同,看到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在内涵上的区别,一个内涵是动物,一个是颜色,明确了“马”与“白马”都具有确定的属性和明确的范围,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1.B
【详解】①:“联想思维就是思维活动”违背了下定义的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全同。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故①符合题意。
④: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全同违背了下定义的规则:定义一般不用否定形式。犯了“否定定义”的错误。故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没有体现。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C
【详解】①:在民主选举中,选票可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选项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①排除。
③:子项“唯物主义”和母项“唯心主义”属于同级概念,不符合划分规则,③排除。
②:根据犯罪分子对自己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把犯罪分为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符合划分规则,②正确。
④:根据是否达到一定年龄,人可以分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符合划分规则,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①: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意识、会思维,人能直立行走,有的动物也能直立行走,“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这一定义是错误的,不符合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人是会直立行走的动物,没有揭示人的本质特征,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①错误。
②: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正确。
③:“形式主义者”与“形式主义地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人”属于“同语反复”,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的逻辑规则,③错误。
④:“艺术是人类心灵中贮藏的蜜”这一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没有准确揭示“艺术”的本质属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4.C
【详解】A: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该选项划分多出子项,A错误。
B: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该选项划分不全,B错误。
C: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C正确。
D: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故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D错误。
故本题选C。
15.B
【详解】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还有弃权票,①符合题意。
②: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故该选项划分多出子项,②错误。
③: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故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④:抽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B。
16.C
【详解】CD: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符合“会呼吸、能活动、知冷暖”特点的不仅是人,所以题中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C符合题意,D排除。
AB:“人是会呼吸、能活动、知冷暖的动物。”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AB排除。
故本题选C。
17.①正确。战争是划分的母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是战争的子项,战争是否具有正义性是划分的标准。
②不正确。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子项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③不正确。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是从犯罪动机方面划分的;共同犯罪是从犯罪主体方面划分,这个划分使用了不同的划分标准。
④不正确。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划分,把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
⑤不正确。拟声词和介词不属于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的外延之和大于实词的外延,因此,划分不正确。
【分析】背景素材:五个语句
考点考查:划分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设问指向“五个语句”,要求调用划分的有关知识,分析“五个语句”是否正确及其理由,不正确的逻辑错误。解答说明类主观题,侧重于知识要点与材料信息的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指出母项、子项各是什么,划分标准是什么。
有效信息②:“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指出子项遗漏了弃权票,进而说明该划分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有效信息③:“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划分标准是犯罪的心理,而共同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划分标准是犯罪主体的个数,该划分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
有效信息④:“农田里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并列,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该划分犯了“越级划分”错误。
有效信息⑤:“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拟声词和介词”不属于实词范畴,该划分扩大了实词的外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确定本题涉及的划分原则的有关知识要点,整合分析。
18.①没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同。商品外延小于劳动产品的外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没有。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同。商品外延大于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的外延,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③没有。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含被定义项。定义项重复麻醉这个词,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④没有。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哲学不是文学,没有揭示出它是什么,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⑤没有。定义不能用比喻。这个语句虽对儿童作了形象生动地说明,但没有揭示出儿童的本质属性,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思维情境
考点考查:定义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要求调用定义的逻辑规则的有关知识,分析“五个语句”所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错误及违反的逻辑规则。属于分析类主观题,可运用定义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关键词①:“商品是劳动产品”→可根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说明该“定义过宽”,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同”的规则。
关键词②:“商品是用人民币交换的劳动产品”→可联系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说明该“定义过窄”,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同”的规则。
关键词③:“麻醉就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可从麻醉与麻醉剂属于“同语反复”角度,说明该定义违反了“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的包含被定义项”的规则。
关键词④:“哲学不是文学”→可从“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的规则,说明该定义违反了“否定定义”的要求。
关键词⑤:“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可从“定义不能用比喻”的规则,说明该定义违反了“比喻定义”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略)
19.①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第一句中被定义项“供销合作社”的外延小于定义项“合作经济组织”的外延,所以这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的形式。第二句使用了否定的形式,只说明了供销社不是什么,而没有说明供销合作社是什么,所以这个定义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不能用比喻。第三句使用了比喻的形式,未揭示出“供销合作社”的本质属性,所以这个定义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给供销社概念下定义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如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需要调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可联系定义项和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关键词②:供销社不是国营单位,也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可联系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的形式。
关键词③:供销社就像魔术师手里的百宝箱→可联系定义不能用比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0.①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外延必须全同”的规则,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划分不正确。违反了“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③这是由整体到部分的分解,并非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④划分不正确。违反了“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的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⑤定义不正确。违反了“定义不能用比喻”,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分析】背景素材:分析对应的话是否正确
考点考查:明确概念的方法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材料中的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需要调用明确概念的方法的有关知识,直接根据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商品是劳动产品→可联系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故不正确。
关键词②:鱼分为淡水鱼、咸水鱼和鲸鱼→可联系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故不正确。
关键词③: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可联系不属于从属概念到种概念的划分,故不正确。
关键词④: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可联系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故不正确。
关键词⑤: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联系犯了“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故不正确。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