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章 增值税
LOGO
第四节 增值税税收管理
知识点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
01 直接收款的
02 托收承付或委托收款的
03 赊销或分期收款的
04 预收款销货的
05 委托代销的
按一般原则处理
办妥托收手续当天
合同约定收款日期当天;无合同的为发货当天
一般为发货当天
收到代销款、代销清单,或发货后180天
一般原则: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预收款方式
预收款方式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纳税期限
税额
计算期限
税款
缴纳期限
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
二、纳税期限
税额
计算期限
税款
缴纳期限
三、纳税地点
三、纳税地点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五节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
知识点
1.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
2.适用“免税并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范围
3.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4.增值税退(免)税办法选择
5.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6.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政策二、适用“免税并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范围指对进境复出口货物或从事国际运输的运输工具进行的加工修理修配共7类出口企业向海关报关后实际离境并销售给境外单位或个人的货物
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决定而明确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外,出口货物退税率为其适用税率
退税率一般规定
出口应税服务的退税率
退税率的特殊规定
为应税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1.外贸企业购进按简易办法征税的出口货物、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的出口货物,其退税率为征收率
2.出口企业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其加工修理修配费用的退税率,为出口货物的退税率。
3.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劳务,应分开报关、核算并申报退(免)税,未分开报关、核算或划分不清的,从低适用退税率。
三、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四、增值税退免税办法选择四、增值税退免税办法选择五、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五、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五、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2步,“剔”税。是指计算不得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出口货物征税率和退税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予退税和不予抵扣的税额。
计算公式如下: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3步,“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即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4步,“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具体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若第3步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表示应上缴的税额,不退税。
②若第3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应根据第5、第6步计算确定退税额。
第5步,计算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6步,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①若当期应纳税额(即上述第3步)≥0
当期实际退税额=0
下月初申报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免抵税额(即上述第5步)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完全抵顶。企业按当期免抵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②若当期应纳税额(即上述第3项)<0,说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与出口货物退税额相抵后尚有未抵完的进项税额。此时应通过比较第3步和第5步大小,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A.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第3步绝对值)<当期免抵退税额(即第5步),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B.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留待下期抵扣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企业按当期应退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借方余额,反映留待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2.抵税
3.尺度
4.比校
5.倒挤
①剔税
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价×(征%-退%)
1剔税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税-1.)-上期未抵扣=<0
免抵退税额(最高限额)=出口价×退%
应退税额=(2)与(3)中较小者
免抵税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某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2021年7~9月出口业务资料如下:出口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10%,无免税购进原材料,上年留抵税额3万元。
(1)7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物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00×(13%-10%)=60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1000000×13%-(260000-60000)-30000=-100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2000000×10%=200000(元)
分析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退税前期末留抵税额(100000元)<当期应退税额(200000元),则:
当期实际退税额=退税前期末留抵税额=100000(元)
当期抵税额=200000-100000=100000(元)
期末留抵税额=0
做中学
(2)8月:购进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2万元已通过认证,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00×(13%-10%)=60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1000000×13%-(520000-60000)=-330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2000000×10%=200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退税前期末留抵税额(330000元)>当期应退税额(200000元),则:
当期实际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00000(元)
当期抵税额=0(元)
期末留抵税额=330000-200000=130000(元)
做中学
(3)9月:购进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物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已通过认证,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150万元。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000×(13%-10%)=45000(元)
当期应纳税额=3000000×13%-(260000-45000)-130000=45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1500000×10%=150000(元)
因为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则当期应缴税额为45000元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0(元)
当期抵税额=150000(元)
期末留抵税额=0(元)
做中学
(二)先征后退法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二)先征后退法
(1)外贸企业购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退税额计算与核算
①计算出口不予退税的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计算公式为:
出口不予退税的税额=出口货物不含税购进金额×(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②计算出口应退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不含税购进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或 =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不予退税的税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二)先征后退法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的货物出口退税额计算与核算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按照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和相应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的退税额。
支付的加工费的退税率,凭受托方开具的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退税率确定
应退税额=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进项税额×相应退税率+加工费×相应退税率
某进出口公司,2021年8月发生如下出口业务:①以离岸价10美元/平方米出口平纹布5000平方米。该平纹布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00000元,税金13000元;②购进牛仔布一批(价款30000元、增值税3900元)委托本市某服装厂加工成牛仔裤全部出口(出口离岸价格12000美元),支付加工费3000元、增值税390元。假设退税率为10%。计算该进出口公司上述业务应退增值税税额。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①外贸企业出口平纹布出口平纹布,按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退税率计算退税金额。出口平纹布应退税额=100000×10%=10000(元)
②外贸企业委托加工收回货物出口的,按购进原材料取得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及原材料适用的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支付加工费按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按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应退税额。出口牛仔裤应退税额=(30000+3000)×10%=3300(元)
做中学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