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主题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主题教学 (第5课时)课时类型 reading for writing 学时 40分钟教学素材 PPT,黑板,白板;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等;并能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根据不同目的和受众,通过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创造新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篇知识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达到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内容分析/语篇研读/文本分析 1. What 语篇为Reading for Writing的篇章,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的主题内容。语篇描述了主人公健身前后变化。收录在国外高中班级里的健康簿中。文本第一段描述过去的担忧和饮食问题,第二段描述观念和饮食方面的改变,第三段描述自己现在的行动,与第一段关于以前做法和观念的描述相呼应,体现了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 2.Why 通过主人公前后变化的对比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学生对健康生活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人生态度。 3.How 因为文本收录在班级的健康簿中,是学生内部交流的读物,所以语言表达口语化,比较随意、轻松,比如:“I tired no-fat, low-fat, 5:2, only bananas, no bananas——I almost went bananas, too”,并且文本中有大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语言活动,比如:“Am I fat / Am I fit /I want to run two kilometers in eight minutes”等。文本结构简单、清晰,第一段描述过去的观念和饮食行为,第二段观念和饮食的变化,第三段产生的影响,与第一段对比呼应。文本使用大量关于similarities& differences的表达,比如:“even though, instead of, make such a difference, rather than, but, instead”,并且使用分别针对每个所比较事物,集中罗列需要比较的内容这一比较和对比的写法,突出主人公在观念和饮食方面的前后变化,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整体思路与课时定位 该课时语篇位于人教版(新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的阅读与写作板块。本课时的主题是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子主题: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本节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第五课时reading for writing。通过设计四个活动,体现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和结构,关注文本内容中出现的关键性信息,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健康方面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让他们学会使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描述事物前后的变化。学情分析 自然情况:学生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对于认识自我、改进自我、健康生活持有积极支持态度。已有基础:学生能够用英语获取语篇信息、处理信息,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学生对“健康生活”主题下的相关话题比较熟悉,能够针对指定话题进行一定的观点输出;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少数学生比较腼腆,课堂参与度较低,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机会进行巩固应用语言知识; 教师需要多注意不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语言输出 学生难以关注到文本中表Differences& similarities相关表达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圈画出相应的表达,培养学生关注文本中表逻辑语言的意识 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针对教师提供的话题进行语言输出 教师需要提供回答范例或框架给学生,为学生适当地提供脚手架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梳理Kayla健身前后的变化,概括与整合文章的主旨大意。 获取与梳理表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达方式,内化与运用表达方式进行健康话题相关的口语输出。 根据学习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为班级健康簿撰写一页内容,正确描述及解释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及结果,展现事物的前后变化。 根据提供的评价表有针对性地提供反馈,批判与评价同伴文章所存在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教学重点 梳理表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表达方式,内化与运用该语言方式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 根据学习的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进行语言输出,在情境中逻辑性地描述及解释自己的前后变化。教学难点 梳理Kayla健身的前后变化,回答问题与完成表格。 获取每段的主旨句,依据主旨句与段落内容概括与整合每段的主旨大意。 根据评价表有针对性地向同伴提供反馈,指出同伴文章存在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文本内容,对课堂内容有预先的理解;学习策略 1..通过快速浏览理解篇章大意;通过扫读获取篇章具体信息;根据语篇类型和特点,了解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 2.利用笔记,图表,思维导图等收集,整理信息; 3.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够有效进行互评。教学过程学习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效果评价导入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涉及如slim, thin, obese等信息;询问学生哪些图片与健康相关,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a wellness book 观察图片进行判断; 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理解;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以提高学生的最大热情。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健康簿”活动一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掌握段落大意Ss share their answers with partners.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理解文章主要信息 能够合理判断和理解段落主旨和文章关键性信息;设计意图: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了解a wellness book 中涉及的信息,培养学生通过关键句能够获取文章主要信息并归纳的能力;活动二 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二次阅读文章 1. What problem did Kayla have in the past 2. What does the sentence “I almost went bananas” mean 3. What made her change her thinking 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 关注文本内容,理解关键性的细节信息;设计意图: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细节信息;活动三 引导学生第三次阅读文章,学生完成表格: 填写表格并分享观点 梳理出作者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以及改变后的结果;设计意图: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分析语篇中的结构内容,能够从结构和逻辑上理解文章内容;活动四 引导学生讨论图表格中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关于如何放松和提升自信的方法; 学生能输出关于如何提升自己或者如何变得更健康的方式设计意图: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输出关于健康方面的话题表达,为后续的写作作出预设;活动五 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四的讨论内容输出观点 1.Does the writer explain why he/she changed/wants to change 2.Does the writer tell how the changes have improved or will improve his/her life 3.Is the text well-organised 4.Does the writer us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show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5.Are there any grammar or spelling errors 6.Does the writer use correct punctuation 7.What do you appreciate most in the passage 8.Do you have any other feedback 根据以上checklist的内容互评 根据上一个任务的讨论内容讨论输出观点,并根据checklist进行互评; 参考课本活动Ⅱ能够写出关于自己的健康簿的提纲,有效使用表达相同点和差异的表达; 能够根据checklist进行有效互评;设计意图:本阶段的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归纳和整理核心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将语言内化,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从而提高写作能力。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信息,使回信内容更加丰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思考以下反思内容并完成写作: The reflection form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 (1) What difficulties do you meet when you evaluate your partner’s composition (2) Do you agree with you partner’s comment Which comment enlightens you most Why (3) 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oday’s class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中心话题为“是人与自我主题语境下的子主题: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话题背景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对于健康薄的写作形式学生是陌生的。本节写作课课型是难点,学生的文章逻辑和写作表达的能力都十分有限。课堂活动是建立在读懂文章内容,充分理解文本架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输出有关话题的有效表达: 1.整节课准备很充分,本课主题来源于生活,对于话题背景并不陌生。 2.教学目标清晰明确,且按步骤完成,但部分学困生仍然面临语言建构的困难。 3.课堂中学生状态非常不错,对话部分语言组织很好。 4.学生讨论和有疑难时,教师可以立即给予指导。 5.对表达和架构做了充分的预设,所以将成品的文本留在了下节课进行写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