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道德与法治 60分,历史 6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 I卷(选择题 共 58分)单项选择题(道德与法治 1-14 题,历史 15-29 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58 分)1.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乡、邻居——地缘关系C.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D.同行、业主——地缘关系2.你认为漫画中的青少年应该①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②学会“信息节食”③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分享 ④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礼让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D.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4.某校八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新闻播报和评述”活动,同学们搜集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从全国两会到纪念改革开放 40周年,从宪法修改到乡村振兴……同学们关注到众多社会热点领域。积极参与“新闻播报和评述”活动A.会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B.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提高考试成绩C.能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培养亲社会行为D.能增加学习趣味性,可替代对教材知识的学习5.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不学礼,无以立——要学会平等对待他人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1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D.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6.以下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学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的不同观点和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小赵:违法一定是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小钱:法律服务所被称为弱者的保护神C.小孙: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D.小李: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都是附加刑7.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等奖,但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偷偷地将奖项换给了张某。得知情况后,小峰以李某、张某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其告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小峰获得 1.7万元赔偿。从诉讼分类的角度看,该案件属于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司法诉讼8.2023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沈忠芳,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 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以下观点和材料不相符合的是A.勇于承担责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B.承担责任可以赢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C.勇于承担责任是出自内心的责任感 D.感动中国人物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9.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是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①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②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 ③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也不相同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是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歌曲《孤勇者》蕴含着勇气与热血,让很多人产生共鸣……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是大家心中的“孤勇者”。材料体现出①服务和奉献社会让生命更精彩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 ③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值得尊重 ④只要主动关心社会,我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我们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以下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内容的是A.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C.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D.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1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底线。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利益 B.政治利益 C.生态利益 D.文化利益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2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14.一辈子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战争年代冲锋在前,和平时期默默奉献;四川木里 31名勇士,为救火而英勇捐驱;“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在危急时刻用身体护住战友……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用他们的奋斗与奉献,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向他们学习,我们要①做好人生规划,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②自主规划国家发展蓝图,担负起时代发展重任 ③发扬实干精神,尽早到企业寻找一个合适岗位 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史学界将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C.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 如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 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清政府人“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17.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个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战争后18. 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A. 阶级基础 B. 斗争方式 C. 失败原因 D. 斗争对象19.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A. 宣传维新启蒙思想B. 推动民主共和传播C.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D.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20.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A. 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拒绝签字,维护主权21. “袁氏于 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A. 二次革命 B. 护法运动 C. 护国运动 D. 北伐战争22. 标语或者口号是历史事件的反映,也是人民的呼声。下图是某场运动中的标语和口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运动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3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A.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B. 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3.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意义是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 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 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24. 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A. 脱离了中国实际 B. 忽视了农民力量C. 找到了革命新路 D. 建立了人民政权25. “一二 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 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B.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C. 日本策划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D.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26. 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 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 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A. 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 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 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 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27. 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史事是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八一三事变28. 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29. 中国近代创办的”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申报》 B.《国闻报》 C大公报 D解放日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4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62分)道德与法治部分30.(6分)辨别与分析材料一 对成长中的我们来说,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服务社会是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某中学组织学生周末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八年级(1)班班主任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此项服务社会活动,但小明却以耽搁时间,影响学习为由拒绝参加。(1)请辨析小明的做法,并说明理由?(3分)材料二 下图是 15岁中学生林某的变化轨迹。(2)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警示?(3分)31.(12分)观察与思考亚运聚欢潮,璀璨共此时。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 2023年 10月 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数字亚运】材料一 杭州亚组委推出亚运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史上首届“云上亚运”;首次移动支付互联的亚运会……这一系列充满科技感的首创,让杭州亚运会成为有史以来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亚运会之一。这意味着,观众只需一部手机,即可以玩转杭州亚运。同时开幕式通过光影舞台等高科技手段,让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赋予开幕式现代感,展现中国的风采。(1)数字亚运让我们感受到亚运会的科技感,请结合材料说说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5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秩序亚运】材料二 观众入场、退场有以下礼仪要求:着装得体,不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不带易拉罐等罐装物品入场,不带宠物入场。尽量提前或准时入场;如有安全检查规定,应积极配合;如开车前往,按规定路线行驶、停车。有序入场,注意礼让老弱病残孕,如有需要,为其引路指座。(2)请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给观众定“规矩” (6分)【文明亚运】材料三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在其颜值,更在其精神,而志愿服务正是城市的文明底色。杭州亚运期间,以“小青荷”等为代表的志愿者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以饱满的姿态为亚运赛会提供规范的服务,向社会昭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同心同力、团结奋斗的“中国颜色”。(3)请以“我自豪,我是一朵‘小青荷’”为题说说你将如何续写亚运会的青春志愿风采。要求:①恰当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规范表述;②层次清楚、要点陈述、书写工整。(3分)32.(14分)分析与说明题材料一 1987年出生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陈红军,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 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 6月 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材料二 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从天安门广场发出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大地,激荡在亿万青少年心中。这是“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这是开创未来的青春担当。(1)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① 为根本,以经济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② 道路。(4分)(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请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谈谈如何维护国家安全?(6分)(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请党放心”?(4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6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历 史 部 分33.(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 1 “师夷长技” 图 2 变法图强 图 3 孙中山 图 4 陈独秀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1分)(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1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1分)(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34.(10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摘自人教版《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7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请回答:(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有何重大意义?(2分)(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中哪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2分)(3)结合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5.(8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民族觉醒】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1分)被割占的台湾什么时候回到祖国的怀抱?(1分)【民族团结】材料二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的事件是什么?(1分)写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战役名称。(1分)【理解学习】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3)中国能赢得 14年抗战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2分)【以史为鉴】材料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日本右翼分子元谷外志雄(APA集团 CEO):著右翼书籍,否认南京大屠杀和韩国慰安妇的存在,并称“所谓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投下原子弹而编造的谎言”。(4)从有利于中日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你认为日本对待历史应秉持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 第 8页·共 8页{#{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参考答案道德与法治部分选择题:1—5 BCBCD 6—10 CBDDB 11—14 AAAB30.辨别与分析(6分)(1)小明的做法不对(1分)理由: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 道德境界不断提高。(1点1分,共2分)(2)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1点1分,任答3点即可)31.观察与思考(12分)(1)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1点1分,共3分)(2)①社会规则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1点2分,共6分)(3)从我要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文明有礼、敬业奉献等作答(1点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32.三、分析与说明题(14分)(1)①政治安全;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1空2分,共4分)(2)国家: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分)公民: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国家和公民角度1点2分,共6分)(3)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国;②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历史部分题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答案 A B D D A B C A A C C B C D A33.(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分)(2)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分)(3)①民主、科学(1分)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或不能全盘西化,或洋为中用等)。(1分)(4)感悟:①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等。(答出第①点得2分,②、③两点任答一点可得2分。共4分)34.(1)红军长征(1分) 遵义会议(1分)意义: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2)渡江战役(1分) 1949年(1分)(3)胜利的原因:①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策英明,领导正确。如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决定决战方向,并针对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各具特色的作战方针。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③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④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等。( 答1点得2分,共4分)35.(1)答:《马关条约》(1分)抗战胜利后(1945年)(1分)(2)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分),台儿庄战役(1分)(3)①实行全民族抗战;②国共联合抗战;③坚持持久抗战;④中共中流砥柱作用;⑤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等;⑥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意思相近即可,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4)正视历史,深刻反省过去犯下的侵略罪行,真诚向中国人民道歉,求得中国人民的谅解。(言之成理即可)(2分)1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题(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 共58分)单项选择题(道德与法治1-14题,历史15-29题,每小题2分,总计58分)1.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乡、邻居——地缘关系C.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D.同行、业主——地缘关系2.你认为漫画中的青少年应该①加大对传播不良信息者的打击力度 ②学会“信息节食” ③将各种信息积极转发,与大家分享 ④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则,如“礼让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这是因为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C.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D.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4.某校八年级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新闻播报和评述”活动,同学们搜集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从全国两会到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从宪法修改到乡村振兴……同学们关注到众多社会热点领域。积极参与“新闻播报和评述”活动A.会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B.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提高考试成绩C.能感受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培养亲社会行为D.能增加学习趣味性,可替代对教材知识的学习5.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下面理解正确的是A.不学礼,无以立——要学会平等对待他人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D.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6.以下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学完“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的不同观点和认识,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小赵:违法一定是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小钱:法律服务所被称为弱者的保护神C.小孙: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D.小李: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都是附加刑7.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等奖,但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偷偷地将奖项换给了张某。得知情况后,小峰以李某、张某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其告至法院。经法院审理,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从诉讼分类的角度看,该案件属于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司法诉讼8.2023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沈忠芳,是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以下观点和材料不相符合的是A.勇于承担责任,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B.承担责任可以赢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C.勇于承担责任是出自内心的责任感 D.感动中国人物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9.农民辛勤劳作,医生救死扶伤,警察维护治安……正是因为大家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才能享受到幸福安宁的生活。从中可以看出①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②承担责任就必须获得个人回报 ③社会角色不同,责任也不相同 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是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歌曲《孤勇者》蕴含着勇气与热血,让很多人产生共鸣……每一个平凡人都可以是大家心中的“孤勇者”。材料体现出①服务和奉献社会让生命更精彩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 ③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值得尊重 ④只要主动关心社会,我们就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1.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我们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以下不属于国家核心利益内容的是A.社会和谐安定、民族团结、共同繁荣B.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C.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D.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1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底线。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A.经济利益 B.政治利益 C.生态利益 D.文化利益14.一辈子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战争年代冲锋在前,和平时期默默奉献;四川木里31名勇士,为救火而英勇捐驱;“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在危急时刻用身体护住战友……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用他们的奋斗与奉献,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向他们学习,我们要①做好人生规划,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②自主规划国家发展蓝图,担负起时代发展重任 ③发扬实干精神,尽早到企业寻找一个合适岗位 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A.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C. 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D. 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 如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 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清政府人“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17.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一个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中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战争后18. 比较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是A. 阶级基础 B. 斗争方式 C. 失败原因 D. 斗争对象19.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梁为首的新兴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A. 宣传维新启蒙思想B. 推动民主共和传播C. 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D.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20.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指出:辛亥革命绝非简单的旧式革命,它有现代化的成分,终结了千年不变的王朝轮回,开创了顺应潮流的共和时代,铸造的是千年壮举。其中,“千年壮举”指A. 冲击旧制,思想启蒙 B.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C.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拒绝签字,维护主权21. “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A. 二次革命 B. 护法运动 C. 护国运动 D. 北伐战争22. 标语或者口号是历史事件的反映,也是人民的呼声。下图是某场运动中的标语和口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运动是A. 是一次反帝反封建运动B. 使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C.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3. 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意义是A.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 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 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D.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24. 1927年,毛泽东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认为,农村有强大的革命力量,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既是军事上的需要,也是进行长期革命斗争的需要。由此可见,毛泽东A. 脱离了中国实际 B. 忽视了农民力量C. 找到了革命新路 D. 建立了人民政权25. “一二 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 东北三省沦亡,民族危机加深B.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C. 日本策划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D.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26. 1936年,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剿共”方针;1937年7月,中共作出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表明A. 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B. 团结抗战是救国的需要C. 国民革命社会基础扩大 D. 反抗国民党的力量增强27. 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史事是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八一三事变28. 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29. 中国近代创办的”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申报》 B.《国闻报》 C大公报 D解放日报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2分)道德与法治部分30.(6分)辨别与分析材料一 对成长中的我们来说,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服务社会是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某中学组织学生周末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八年级(1)班班主任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此项服务社会活动,但小明却以耽搁时间,影响学习为由拒绝参加。(1)请辨析小明的做法,并说明理由?(3分)材料二 下图是15岁中学生林某的变化轨迹。(2)林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什么警示?(3分)31.(12分)观察与思考亚运聚欢潮,璀璨共此时。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2023年10月8日晚在杭州圆满闭幕。本届亚运会精彩绝伦、令人难忘,取得了空前成功。【数字亚运】材料一 杭州亚组委推出亚运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史上首届“云上亚运”;首次移动支付互联的亚运会……这一系列充满科技感的首创,让杭州亚运会成为有史以来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亚运会之一。这意味着,观众只需一部手机,即可以玩转杭州亚运。同时开幕式通过光影舞台等高科技手段,让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赋予开幕式现代感,展现中国的风采。(1)数字亚运让我们感受到亚运会的科技感,请结合材料说说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3分)【秩序亚运】材料二 观众入场、退场有以下礼仪要求:着装得体,不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入场,不带易拉罐等罐装物品入场,不带宠物入场。尽量提前或准时入场;如有安全检查规定,应积极配合;如开车前往,按规定路线行驶、停车。有序入场,注意礼让老弱病残孕,如有需要,为其引路指座。(2)请从自由与规则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给观众定“规矩” (6分)【文明亚运】材料三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在其颜值,更在其精神,而志愿服务正是城市的文明底色。杭州亚运期间,以“小青荷”等为代表的志愿者们,以无数微光汇聚时代暖流,以饱满的姿态为亚运赛会提供规范的服务,向社会昭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同心同力、团结奋斗的“中国颜色”。(3)请以“我自豪,我是一朵‘小青荷’”为题说说你将如何续写亚运会的青春志愿风采。要求:①恰当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规范表述;②层次清楚、要点陈述、书写工整。(3分)32.(14分)分析与说明题材料一 1987年出生的“七一勋章”获得者陈红军,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材料二 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主题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从天安门广场发出的青春誓言,响彻神州大地,激荡在亿万青少年心中。这是“后浪”奔涌的时代潮音,这是开创未来的青春担当。(1)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① 为根本,以经济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② 道路。(4分)(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请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谈谈如何维护国家安全?(6分)(3)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担当起自己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请党放心”?(4分)历 史 部 分33.(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 “师夷长技” 图2 变法图强 图3 孙中山 图4 陈独秀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他们所领导的运动对我国有何影响?(1分)(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1分)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采取怎样的正确态度?(1分)(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何感悟?(4分)34.(10分)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摘自人教版《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请回答:(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途中,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有何重大意义?(2分)(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中哪次重要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一年?(2分)(3)结合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谈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35.(8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抗争和探索中不断走向觉醒、团结和复兴。【民族觉醒】材料一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割台”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1分)被割占的台湾什么时候回到祖国的怀抱?(1分)【民族团结】材料二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2)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的事件是什么?(1分)写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战役名称。(1分)【理解学习】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3)中国能赢得14年抗战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2分)【以史为鉴】材料三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乃至国际上都没有定论。日本右翼分子元谷外志雄(APA集团CEO):著右翼书籍,否认南京大屠杀和韩国慰安妇的存在,并称“所谓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投下原子弹而编造的谎言”。(4)从有利于中日关系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你认为日本对待历史应秉持怎样的正确态度?(2分)5第1页(共2页)32.(14分)2 0 2 3 - 2 0 2 4 学 年 度 上 学 期 期 末 质 量 监 测 31.(12分)八 年 级 道 德 与 法 治 · 历 史 答 题 卡姓名 学校 准考证号9位(从左至右顺序书写和填涂) (1)(3分) (1)(4分)①1.答题卡歪斜、破损等请报告监考老师处书 理;写 2.姓名和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笔书写; ②3.准考证号涂点和选择题涂点用2B铅笔填填 涂;涂 4.按题号顺序填涂选择题,要涂满、涂实、涂均匀,涂点不要超出涂点方框,被要 擦除的涂点必须擦除干净; (2)(6分)求 5.不要弄脏、折叠、撕破答题卡;6.填涂不规范,后果考生自负。缺考 违纪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58分)1 11 21(2)(6分)2 12 223 13 234 14 245 15 256 16 267 17 278 18 289 19 2910 2030.(6分)(1)(3分)(3)(3分) (3)(4分)(2)(3分)孔老师智能阅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4年1月2日设计{#{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第2页(共2页)33.(12分) (3)(4分)(1)(4分)在此区域内作答一律无效(2)(2分)35.(8分)(3)(2分)(1)(2分)(4)(4分)(2)(2分)(3)(2分)34.(10分)(1)(4分)(4)(2分)(2)(2分)孔老师智能阅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4年1月2日设计{#{QQABYQKAggigAAIAAQhCQwGKCACQkBGAAIoOwBAIoAAASB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广水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答题卡_答题卡_印制文件.pdf 八年级道法历史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