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阡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综合文科试题第I卷(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4小题为道德与法治学科选择题;第15-26小题为历史学科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2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诈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 你们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B.付诸行动,不懈追求,才能实现个人梦想C.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D.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祖国的伟大事业之中2.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石阡县各学校、书店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营造 了全民读书的良好阅读氛围。石阡某中学学生小熙说:“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在一起讨论书、读书,在今后我会让学习成为我终生的必需,让读书成为我永远的习惯。”对此,下列认 识正确的有①读书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读书②养成阅读习惯,树立终生学习观念③阅读能增长见识,涵养品格④读书有利于养护精神,充盈精神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杨绛先生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这句话启示我们要A.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B.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C.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 D.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初中生小梅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她经常和网友讲述自己的生活,畅谈自己的心里话,并对网友越来越好奇。对方表示想在周末和她见面。你给小梅的建议是A.不要轻易接受 B.马上接受邀请 C.拒绝网络交友 D.单独一人见面 5.2022年9 月 5 日 12时9分,四川泸定发生6.8 地震,四川汉源一所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地震发生的瞬间冲进教室,组织学生迅速撤离,学生安全撤离后老师们才离开教室。这份“责任”的担当,赢得数十万网友点赞!你对此的评价是A.历史的做法是对学生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 B.这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学生无须表达感恩C.老师们心系学生,坚守岗位,值得赞颂 D.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6.步入青春期后,我们对社会、对遇到的问题开始有更多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不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他人观点。上述材料说明我们除了生理变化以外A.思维独立性有了发展 B.批判性增强,敢于说“不”C拥有改变世界的潜力 D.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7.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内容,与批判精神最接近的是A.人云亦云 B.学贵有疑 C.随波逐流 D.墨守成观8.有些同学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认为男生就应该独立性强、粗犷豪放,女生就应该依赖性强、细腻体贴。这种观念会A.让自己的发展更全面 B.让自已没有任何前途C.让自己的情感更丰富 D.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9.分析右边两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评价最为恰当的是①磨炼意志、抵制诱惑②要止于至善,热心公益活动③要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④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10.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这姑心理学中的杜根定律。杜根尊R 的现代意义有①有信心一定行,没信心就一定不行②自信心很重要,自信让人充满激情,有信心尝试与坚持③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最后得到的往往是最差的④对事业怀有信心,相信自己,是获得成功的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面对长江沿岸的景色,李白在送别好友时写道:“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而他被大赦获自由后写出的诗句却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 万重山。”这表明A.情绪不受个人控制,只能被动接受 B.持续处于负面情绪,危害身心健康C.人们对不同事物,会产生不同情绪 D.情绪冗杂多样,受多方面因索影响12.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情感与情绪①相辅相成,情绪随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产生情感②紧密相关,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③毫不相关,情绪是外在表现,情感则是内在心理④也有区别,情绪是相对稳定的,情感是不稳定的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3.202,年11月30日7时33分,期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小涵同学看到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暗下决心,要向航天员学习,做一个有爱国精神的中学生。小涵表现出的这种情感属于①基础性情感 ②高级情感 ③正面的体验 ④负面的体验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14.“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典型且普遍的心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现在很多家长用金钱奖励的方式进行激励,对此,专家指出情感激励最重要。这是因为①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因素是孩子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④在传递美好情感的时候可以传递生命的正能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有学者研究称“夏朝疆域可能较广,但其政治中心始终未远离今河南一省”。下列可以佐证 该说法的器物是16.2023年春季“甲流”等病高发。专家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有效的手段。在东汉末 '年,有位名医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这位名医是A.张仲景 B.华佗 C.司马迁 D.蔡伦17唐朝传到印度的《秦王破阵乐》,对印度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唐朝宫廷十部乐中的《天竺乐》则是由印度传入我国的。这体现了唐朝中印交往的特征是A.唐朝领先 B.印度领先 C.双向互动 D.暴力输出18.为庆祝圣诞节,某中学学生韩某某(14岁)在其父母的带领下,前往本地教堂进行祷告,关于 这类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韩某某在圣诞节期间应该前往教堂参加宗教活动B.韩某某在其父母的带领下平日也可以前往教堂开展宗教活动C.韩某某可以向同学传播宗教D.根据《宗教事务条例》规定,韩某某还未满18岁,不允许信奉宗教及进入宗教活动场所19.据清朝学者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强夺枉杀,无复人理。” “五代之乱”局面结束的标志是A.契丹兴起 B.北宋建立 C.澶渊之盟 D.辽朝灭亡20.北宋与周边民族政权对峙期间,在边界开设“榷场”(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 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据统计,“榷场”的贸易量很大。这说明“榷场”的存在A.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B.消除了民族间经济的差距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促进了民族交流与交融 21.2023年是南宋初年某位抗金将领诞辰920周年,他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有望收复中原, 但他最后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是A.秦桧 B.赵构 C.岳飞 D,阿骨打22.北宋时,一种优良水稻品种被推广到东南地区,其成熟早、抗旱力强,该水稻品种引自于A.朝鲜 B.越南C.日本 D.卬度23下而表格是唐朝至宋朝南北方居民人口的统计(单位:万户),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中外经济交流的频繁C.城市经济的发达 D.三省六部制度的完善24.下列对于右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B.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C.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最早出现于贵州地区25.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建立的政权对应正确的是A.契丹—金 B.党项—辽C.女真—西夏 D.蒙古—元2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史论对应正确的是A.南宋的建立——加速了辽朝的灭亡B.女真的兴起——西北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C.忽必烈“行汉法”——促进了民族交融D.西夏的灭亡——标志着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第II卷(98分)历史(共51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27.【逐鹿中原 三国鼎立】 (战争)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 向西南发展,占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等地。220年后,魏 国、蜀汉、吴国相继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8.【制度创新 考试选官】隋炀帝正式创立的 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9.【分化事权,强干弱枝】赵匡胤建立北宋后,他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他和后继者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一政策被称之为 。 30.【穿越时空 感悟历史】小瑞同学酷爱历史,她一直想回到过去亲眼看一看辉煌的历史。假设小瑞同学穿越到了 1083年,那么她所处的时空是下列两幅形势图(均为局部)中的 (填序号)。31【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名字)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的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 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32小题,共15分32.(15分)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富国强兵】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说:通“悦",高兴、满意),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史记 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反映的是“商君”所实行变 法中的哪两条措施。并分析其变法的影响。(6分)【民族交融】材料二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统治者必须做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回答,北魏建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统治者做出了怎样的“抉择”?这一“抉择"的意义如何?(6分)【挽救危机】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 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变法较多 地反映中小地主之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商人的要求 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 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3)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何态度并说明理由。 (3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33小题16分,第34小题15分,共31分。33.(16分)唐朝前期,呈现出,派“盛世气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断示(1)材料一所示图片的两种农业用具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在农业方面的表现还有哪些?(4分)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2)材料二描述的景象是哪位皇帝在位前期时缔造的。“开元全盛”因哪一事件而终结,这一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4分)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指唐太宗)独爱之如一。——(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唐太宗确实是“独爱之如一”的。 (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盛唐气象的特点。(4分)34.(15分)汉唐是中国古代史上极其辉煌的两个王朝,汉唐时的中国对外交往友好且频繁。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朝廷侍从官张骞郑重地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 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当他转身的那一刻,他的这次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纪录片《河西走廊》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其结果如何?(4分)材料二 他(如图一)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先后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由他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被确定为日本国宝。(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概括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分)材料三贞观年间,他(如图二)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天竺。十余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口述写成的著作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指出记录他游历经历的著作。(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之间的联系。并且谈谈你从三 则材料主人公的身上学到的珍贵品质。(5分)道德与法治(共47分)五、非连续性文本:第35小题,本题8分。根据图表,回答问题。35.仔细观察下列漫画,联系所学,回答问题。(1)在现实生活中,为了避免学生早恋,有个别学校制定出上述校规,请运用“异性交往”的 相关知识,评析上边漫画中学校的“校规”。(4分)(2)请你对异性同学之间健康交往提两点建议。(4分)六、阅读与思考:第36小题,本题9分。阅读材料,简明扼要回答问题。36.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东南部凌晨发生7. 7级地震,当日下午再发生7. 6级强震。这次地震对土耳其和叙利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死亡人数已超过5万人,损失超过 1 000亿美元。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安塔基亚市一名被困228小时的女子获救。在阿德亚曼市,一名被困212小时的老人获救。理论上的最佳救援时限早已过去,而生命奇迹还在继续。(1)贵州省受气候、地形的影响,全省洪涝、滑坡、泥石流、坍塌等自然灾害频发。面对各种灾害,我们应该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请写出当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你的应对措施。(各答一条即可,3分)地震发生时:泥石流发生时:洪水发生时:(2)挫折是生命成长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我们应怎样发掘生命的力的,让生命更有韧性?(6分)七、判断与分析:第37小题,本题9分。联系材料,判断分析。37. “羞耻感”指的是人们对于与道德标准相违背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羞愧、耻辱的感受,是一 种负面感受,当这种羞耻感有利于构建人的行为时,心理学上把这种感受称为“健康耻感”。“健康耻感”强调的是合理范围内的耻感,如果陷入过度耻感的情节中,也会出现问题。于是有人认为,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 义,因此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八、实践与探究:第38小题,本题21分。联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38.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青春是人生画卷中最华美的篇章。【正视青春的生理变化】在这个时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在生理、心理上发生显著的变化,既令人感到兴奋和奇妙,也令人感到烦恼和忧愁。(1)青春真好,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8分)【青春期的烦恼】七年级学生小静,进入青春期后表现出叛逆的性格,不让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父母出 差不在身边时,他又感到孤单,希望得到父母及时的安慰与关怀。(2)小静同学表现出怎样的矛盾心理?(1分)青春期子女与父母时常发生“爱的冲突”,为了帮助小静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请你支几招。(6分)【我的青春我体验】(3)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处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我们要学会合理调控情绪,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内容。(6分)生活片段 调节情绪的方法小菲明天要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她在家紧张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但是看完一段喜剧小品后,她渐渐平静下来了。 ①临近考试,小秦的情绪有些焦虑,担心考不好。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她在考场通过深呼吸来调节情绪。 ②小丽与同学打招呼,不料同学没理她,“太傲慢了吧!”小丽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也许是他没看见我。”心情-下就明亮起来了。 ③石阡县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题号4567答案D0CACAB题号91011121314答案DDCDACB五、非连续性文本:第35小题,本题8分。35.(1)学校校规是不合理的。①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可以学习对方身上的某些优秀品质。③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异性之间的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每点2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2)①与异性交往,要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②男女生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③男女生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④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感,我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每点2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六、阅读与思考:第36小题,本题9分。36.(1)示例: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有序撤退: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震:优先选择躲避在空间小、有承重墙或支撑物的地方。泥石流发生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洪水发生时:洪水到来时,不要贪恋财物,及时转移: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等。(本题具有开放性,每条1分,答出正确的应对方法即可,3分)(2)①提高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②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④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七、判断与分析:第37小题,本题9分。37赞同。(2分)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是难以避免的,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因此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意思相近即可,7分)八、实践与探究:第38小题,本题21分。38.(1)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对同伴的尊重。③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追求内在美。(每点4分,答出两点即可,共8分)(2)反抗与依懒。(1分)①爱父母,主动和父母交流沟通,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比如: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等。②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③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每点3分,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共6分)(3)①转移注意。②放松训练。③改变认知评价。(每点2分,共6分)第1页共1页石阡县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51617181920答案AACDBD题号212223242526答案CBA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1分,共5分。27.赤壁之战28.科举29.重文轻武30.①31.铁木真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第32小题,共15分。32.(1)措施:奖励军功:(1分)禁止私斗。(1分)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2)问题:如何处理民族关系。(2分)抉择: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实行一系列汉化措施。(2分)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3)态度:肯定。(1分)理由: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2分)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33小题16分,第34小题15分,共31分。33.(1)图一:曲辕犁;(1分)图二:筒车。(1分)表现: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2分)(2)皇帝:唐玄宗。(2分)事件:安史之乱。(2分)(3)论证: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体现了唐太宗的“独爱之如一”。同时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举出史实2分,分析说明2分,共4分)(4)特点: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和睦等。(任答两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4分)34.(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结果:张骞历经艰辛,完成使命后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了西域的具体情况。(2分)(2)“他”:鉴真。(1分)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2分)(3)“他”:玄奘。(1分)著作:《大唐西域记》。(2分)(4)联系: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逐渐形成了“丝绸之路”,而佛教便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至唐朝时佛教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现了鉴真、玄奘等为中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分)品质:矢志不渝、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等。(任答一点,2分)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阡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pdf 石阡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pdf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