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化学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10页,8大题,满分127分(其中物理77分,化学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为试题卷,不能答题,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均不得带出考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祝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晾晒湿衣服 B.起床叠被子 C.针线钉纽扣 D.生火烧开水2. 物质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酸奶 B.冰水混合物 C.洁净的空气 D.白酒3.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大约是21%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4.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一滴水中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B.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停运动C.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变D.水通电产生两种气体——水分子的间隔变大5. 如图所示容器,可以用来保存固体石灰石的是6.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2 C.+6 D.+3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量取70mL水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取少样品,分别滴加肥皂水,观察C 鉴别氧气和氮气 将燃烧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观察D 鉴别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观察颜色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g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 g钙元素10.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 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的值是51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7:11该反应一定为化合反应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711.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12.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 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 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13.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计热量损失), 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14. 小明周末和家人乘车去蓝星岛游玩,某一时刻她看到汽车转速表显示的转速为1800r/min,她向爸爸了解到汽车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则此时汽车在1s内完成了A.60个冲程,做了15次功 B.60个冲程,做了60次功C.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D.30个冲程,做了30次功将一瓶酒精用去三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A.都不变B.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16. 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 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17.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荷,这说明摩擦使橡胶棒A.得到了电子 B.失去了电子 C.得到了质子 D.失去了质子18. 智能手机一般是通过指纹开关S1或密码开关S2来解锁的,若其中任一方式解锁失败 后,锁定开关S3均会断开而暂停手机解锁功能,S3将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而恢复 解锁功能。若用灯泡L发光模拟手机解锁成功,则符合要求的模拟电路是A. B.C. D.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是3:5,则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A.2:3 B.3:2C.5:3 D.3:5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则R1和R2并联B.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是串联C.若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R2电流D.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电源电压21. 如图的电路,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图中电流表A1、A2、A3、A4对应的示数为 I1、I2、I3、I4,电压表V1、V2、V3、V4对应的示数为U1、U2、U3、U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1<I2,I3=I4,U1=U2,U3>U4B.I1=I2,I3=I4,U1=U2,U3=U4C.I1=I2,I3<I4,U1<U2,U3=U4D.I1<I2,I3<I4,U1=U2,U3=U4二、填空题(共4小题,其中22、24、25题每空2分,23题每空1分,共13分)22. 有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温度不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甲的温度是44℃,乙 的温度是32℃,丙的温度是24℃,若将甲和乙混合后,温度为36℃;若将乙和丙混 合后,温度为30℃;若将甲和丙混合后,温度为______℃。23. 如图所示,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底的棉花被点燃。此过程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了筒内空气的内能,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______冲程相同。某汽油机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2kg汽油,对外做功为2.3×107J,则汽油机的效率是______(汽油热值为4.6×107J/kg)。如图所示,电流表A1、A2和A3的示数分别为1.2A、0.8A和0.3A;那么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A,通过L2的电流为______A。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电压表V1示数为5V,电压表V2示数为8V,则L1、L2两端电压分别是______V、______V。三、作图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26. 如图所示的电路,请在圆圈内填入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的符号,使开关S闭合 时两灯都能发光且两电表均有示数。27.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几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1)两灯泡并联;(2)电流表测灯L1的电流;(3)闭合开关后,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灯均变暗。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28.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 得水比较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沙 子的温度变化比海水______。(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在实验 室中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 加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______。(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能发生热传递B.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4)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A.航天飞行器穿越大气层时表面发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C.放爆竹时,爆竹腾空而起 D.电灯发出光和热29. 小芳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连接好了的实物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请你协助完成:(1)在方框内画出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L1、L2。(2)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3)闭合开关后,小芳发现L1、L2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3V,则电路中 出现的故障可能是L1发生了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4)排除故障后,小芳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导线AE的A 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会造成______。30.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 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 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③,应该选用编号______和_____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编号为A、B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_(填序号)。 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阻丝A接入时电流表示数 较大,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4)以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是采用了____________。(5)在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了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 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___________了输电线的电阻,从而可以____________输电线上的电能损失(选填“增大”或“减小”)。五、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31. 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加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 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2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 吸收的热量相同。求:(1)根据图线求CD段水吸收的热量;(2)AB段冰吸收的热量;(3)冰的比热容;(4)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2019年5月6日,我国首批30辆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在聊城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 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c水=4.2×103J/(kg ℃);q氢=1.4×108J/kg)求:(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4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3)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做匀速行驶,如果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获得热 量的焦耳数和公交车所做的功相等,则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车匀速行驶多长时间。附加题:(7分)下图为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若某型号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活塞直径为60mm(面积近似取S=3.0x10-3m ),活塞冲程长度为L=0.06m,某种工作状态下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p=1.0x106Pa,,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对外做功一次,飞轮转速是2400R/min。(1)汽油机在此工作状态下的功率是多少 (2)如果此工作状态下每分钟消耗20g汽油,那么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q汽 =4.6x107J/kg、不计摩擦)六、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8分)33.(3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氮原子_________。(2)某款净水消毒片的主要成分为+4价氯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3)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正式开幕。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地使用了一 种绿色燃料甲,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3O2=2CO2+4H2O,此燃料甲的化学式 为____________。34.(3分)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 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请回答:(1)变化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的最小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A.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B.分子变小了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35.(4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 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2)图2中表示一定原子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3)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 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4)粒子A和粒子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36.(4分)便携式净水器被称为“生命吸管”,如下列左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PP棉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2)物质A是一种黑色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3)超滤膜中纤维之间的孔隙比滤纸中纤维的孔隙______(填“更大”“更小”或“相 等”);(4)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生命吸管”净水,如下列右图所示,请指出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4分)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请计算:(1)维生素C是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3)维生素C分子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4)20 g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精确到0.1)。七、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38.(3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则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9.(5分)“氧力1号”是一款便携式制氧器。如图所示,将制氧剂A剂和B剂倒入反应杯中,便可以产生氧气,通过吸管供人们呼吸。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制氧剂产生了探究兴趣。【查阅资料】制氧剂A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2CO3·3H2O2。遇水溶解得到碳酸钠(Na2CO3)和过氧化氢(H2O2)。碳酸钠溶液在常温下不会分解产生氧气。制氧剂B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解于水。【提出问题】制氧剂B真的是二氧化锰吗?【作出猜想】同学们认为如果制氧剂B能起_______________作用,那么可以初步判断是二氧化锰。【实验一】实验目的:探究制氧剂B是否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1. 在试管中加入2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取1 g制氧剂B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制氧剂B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速率。【实验二】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制氧剂B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反思评价】大家认为制氧剂B为二氧化锰,但李明同学认为不严密,还要把实验二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洗涤、干燥、称量,才能进一步确认制氧剂B是二氧化锰。【实验结论】大家按照李明同学的想法进行操作,称量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 g,初步判断制氧剂B为二氧化锰,请写出制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八、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4分)40.(4分)小明同学称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表为该同学实验的有 关数据:实验前 实验后试管及固体物质的总质量 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及固体剩余物的质量38.00g 36.08g(1)写出该同学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同学共收集到_____________g氧气;(3)求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九年级物理答案一、选择题(22分)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B A A A D A C A D C二、填空题(22、24、25题每空2分,23题每空1分,共13分)22. 3623. 做功 压缩 25%24. 0.4 0.525. 2 3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26.27.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28. (1)较大 大 (2)C (3)D (4)A29.(1)(2)1.9(1.90) (3)断路 (4)电压表损坏(或电压表指针左偏)30.(1)电流表示数(2)A D(3)① 材料、截面积相同时,导体长度越小,电阻越小 (4)控制变量法(5)减小 减小五、综合应用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31.(1)1.68×104J (2分)(2)8.4×103J (2分)3)2.1×103J/(kg ℃) (2分)(4)6.72×104J (1分)32.(1)8.4×107J (2分)(2)50℃ (2分)(3)6×102s (3分)A王3L3BLz人9江陵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化学综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B 3.C 4.D 5.B 6.C 7.A 8.A 9.D 10.C六、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8分)33.(共3分,每空1分)(1)2N(2)ClO2(3)CH4O(或者CH3OH)34.(共3分,每空1分)(1) 2H2+O2=2H2O H 、O (2)A、C35.(共4分,每空1分)(1)原子 (2) A、B (3)S2-(4)MgCl236.(共4分,每空1分)(1)过滤 (2)活性炭 (3)更小(4)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者漏斗下端的尖口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37.(共4分,每空1分)(1)化合物 (2)176 (3)9:1:12 (4)10.9七、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38.(每空1分,共3分)(1)水槽 (2)A D 2KMnO4=K2MnO4+MnO2+O2↑39. (5分,每空1分)【作出猜想】催化(或者加快反应速率)【实验一】步骤1中的试管中,振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实验二】探究制氧剂B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否发生了改变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实验结论】2H2O2 ==== 2H2O+O2↑ (写2Na2CO3·3H2O2=2Na2CO3+3H2O2不扣分,不写也不扣分)八、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4分。)40.(1)2KClO3 = 2KCl+3O2↑(1分)(2)1.92(1分) (写单位扣0.5分)(3)(2分)解: 设生成1.92 g氧气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 2KCl + 3O2↑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9 g (不答扣0.5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质量监测九年级物理、化学综合答题卡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16 A B C D 17 A B C D 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二、填空题(22、24、25题每空2分,23题每空1分,共13分)22.(2分)23.(3分)24.(2分)25.(2分)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28.(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4)__________29.(1)(2)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 _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包含两小题,共14分。解题时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题依据、重要演算步骤等)31.(7分)32.(7分)附加题六、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8分)33.(每空1分,共3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每空1分,共3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每空1分,共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36.(每空1分,共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 (每空1分,共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8分)38.(每空1分,共3分)(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每空1分,共5分)【作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计算题(本大题1小题,共4分)40.(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年级化学-答案.docx 9物理-答案.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docx 【教研室提供】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答题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