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2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一、目标导航
1.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
2.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分析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理解碳中和。
二、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8-70页,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P63页演示实验中,甲中的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甲中放的是 种子, 作用旺盛,消耗了甲瓶中的 ,乙中蜡烛继续燃烧是因为乙中是死亡的种子,不能进行 ,也就不消耗 。这个实验说明种子的萌发 。
(2)P64页的演示实验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甲乙两个实验中, 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 。种子萌发时除物质的变化外,还有能量的变化,P69页演示实验中, 瓶中的温度较高,该实验说明 。
(3)细胞利用 ,将 分解为 和 ,并将储存在有机物的 释放出来,供 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作用。这个过程主要在植物细胞的 中进行,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 。
(4)对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原料 产物 场所 条件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5)农业生产上,适时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保证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 ,有利于 的,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是因为 。这些都是促进呼吸作用的例子,温度和水分会影响呼吸作用,低温和干燥会使植物的 降低。
2.阅读教材P71页,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完成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 ,二是 ,三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去路只有一条,即绿色植物通过 吸收。所以说光合作用在维持大气中 和 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简称 。
(2)要维持碳氧平衡,一方面要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保护 ,同时要大力 ,另一方面要限制 的排放。
(3)分析课本P72页推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是 ,尝试解释早穿皮袍,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为什么哈密瓜特别甜 。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四、教师点拨
1.将燃烧的蜡烛入在萌发种子的瓶子中,蜡烛熄灭的原因不是因为有二氧化碳,而是因为没有氧气。
2.植物是否进行呼吸作用,与是否是绿色植物无关,而是与是否是活细胞有关。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4.农业生产中一般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对呼吸作用大多是抑制。
5.由于呼吸作用强度与水分和温度有关,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一般是通过降低水分或降低温度来抑制呼吸作用。
五、分级测试
(一)基础知识
1.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 所有绿色细胞 B. 所有非绿色细胞 C. 所有活细胞D. 所有植物细胞
2.证明植物的叶子具有呼吸作用,下面哪项条件是必需的 ( )
A. 必须在光下进行 B. 必须在暗处进行
C. 必须在最适宜温度下进行 D. 必须选择被子植物
3.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B. 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 光合作用制造的 D. 呼吸作用制造的
5.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C.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D.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是植物进行各项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
6.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B.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和呼吸作用需要的气体是相同的
(二)生物素养
8.将手伸进刚打下的粮食堆里会感到发热,原因是( )。
A. 粮食堆吸热
B. 粮食堆对手起了保温作用
C. 粮食正在进行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热
D. 粮食呼吸作用释放能量,部分变成了热能
9.水淹后庄稼死亡,最先死亡的部分是( )。
A. 根 B. 茎 C. 叶 D. 种子
10.贮藏蔬菜、水果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
A. 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 B. 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
C. 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 D. 温度低,蒸腾作用弱
11.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某学校生物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对温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了日夜24小时的测定,绘制成曲线图,下列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
12.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 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13.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14.冬天到了,为了防止花草冻死,人们把盆栽搬入了室内。但是这一做法对人却不利,原因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使室内温度变高 B.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室内氧气
C.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人体不利
15.用黄豆发黄豆芽,1千克黄豆可发7千克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总量( )
A.逐渐增多 B.逐渐减少 C.不变 D.先少后多
16我们在过节时经常看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或者带有美丽图案的“艺术苹果”。“艺术苹果”的形成通常采用苹果长到成熟初期时贴纸的方法。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
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
17.下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请回答:
(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①代表的气体为 ,②代表的气体为 。
(2)[A]代表的细胞器为 ,该处进行的 生理活动为 作用。该生理活动能 (填 “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填“贮存”或“释放”)能量。
(3)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即植物体 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4)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三)中考链接
18.(23枣庄)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某盆栽植物上的两片大小和长势相同的叶子,标记为甲和乙,然后分别用大小相同的不透光和透光的塑料袋密封,如下图所示。该实验能得出( )
A.甲叶片不能进行蒸腾作用
B.乙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
C.一段时间后甲叶片装置中氧气含量低于乙叶片装置
D.甲叶片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9.(23黄石)呼吸作用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在生产、生活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呼吸作用强度。下列属于促进呼吸作用的是(  )
A.对农田适时松土 B.贮藏粮食时降低氧气浓度
C.种子保存前需晒干处理 D.贮藏蔬菜时降低温度
20.(23菏泽)为探究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甲、乙两个装置(说明:密闭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CO2,CO2缓冲液可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恒定,装置气密性良好),丙为乙内植物释放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在黑暗条件下,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B.甲在黑暗条件下,红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呼吸作用速率
C.乙在丙图的A点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
D.乙在丙图的B点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