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纲要下

资源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导学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非洲与美洲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学习目标
1、 时空观念: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古代非洲的国家》《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知道古代非洲文明、美洲印第安人主要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域分布。
2、 史料实证:通过大津巴布韦》《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等历史图片及相关文字材料等,总结古代非洲、美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地域分布特点和主要表现。
3、 历史解释:理解地理环境对古代非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结合图片《中国瓷器》, 对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4、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非洲、美洲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相互联系性。
5、 家国情怀: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的,文明多元性和文明在交流中发展。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成就。
难点:认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
四、以思导学
在地图上标注古代非洲的有哪些文明?这些文明各有哪些特色?这些文明各具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非洲文明的灿烂成果
用史实说明非洲文明的特点
4、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的特点
5、归纳总结:美洲文明的灿烂成果
五、课时预览
六、知识梳理
一、古代非洲文明
1、 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1) 简单介绍“班图人”的由来和贡献
(2) 文明扩展
思考1: 班图人迁徙对文明的影响?
2、东北非——阿克苏姆王国
展示东北非的阿克苏姆王国的地理图片,简要介绍其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史实。
概况: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
经济:国际贸易兴旺
政治:实行王权统治;奴隶制国家
3、东非——城市国家(10-15世纪)
思考2:以摩加迪沙为例,结合教材P27,概括东非城市国家产生的原因、特点。
【史料阅读】(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伊本·白图泰游记》
思考3:展示西非的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的地理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西非的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的特点
1324—1326年,曼萨·穆萨赴麦加朝圣,其中100头骆驼驮着黄金。到开罗后,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曼萨·穆萨回国时邀请了许多穆斯林学者和他一起回国,为进一步开发和建设马里工作。这时的马里王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
廷巴克图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必经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西非谚语: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和智慧的珍宝只能在廷巴克图找到。——《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
5、南非——古津巴布韦国家(4-16世纪)
展示南非大津巴布韦的地理图片,简介相关基础知识。
(1)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6、非洲的对外交往
思考4 阅读教材29页历史纵横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7、非洲文明的特点
思考5: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
【学思之窗】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
——希林顿《非洲史》
二、古代美洲文明——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展示“美洲文明发布示意图”以及时间轴整理,帮助学生的形成时空观念,了解古代美洲文明“独立创造、成就斐然”的产生特点。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思考6: 为什么玉米的“价值超过了黄金”?
思考7:玛雅人被称为“新世界的希腊人”,请用史实证明此观点。
思考8:阿兹特克人被称为“新世界的罗马人”,请用史实证明此观点
思考点9:印加人怎样统治庞大的帝国
思考10: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的特点
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这种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本身便反映出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界的无可奈何。同时,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交往的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七、我的收获:请根据本课内容,构建知识结构,画思维导图
八、参考答案
1、思考1
影响: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
2、思考2
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
经济: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政治: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
文化:信仰伊斯兰教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3、思考3:特点
①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体系为黄金交易
②骆驼是主要交通工具
马里重视文化发展
4、思考4:
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非洲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5、思考5:
多中心起源(多源性)因历史条件不同,速度、特征的多元性
6、思考6:
改变了人类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7、思考7:
8、思考8:
9、思考9:
10、思考10:
①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
②各文明内部缺乏交流;社会演进缓慢
③独立发展,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