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7.3 重力 单元 第七章 学科 物理 课时 1课时学习内容及目标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重点 知道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以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难点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能正确地测量质量和重力,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分析论证后得出结论。材料准备 重物、铅垂线、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出示奔腾的黄河、倾泻而下的瀑布,空投的救灾物资、体育比赛掷出的铁饼等与重力有关的图片。 让学生做扔橡皮的实验。 提问:图片和实验中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这些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 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再把它竖直向上、沿水平方向、向任意方向抛出,观察并描述橡皮的运动情况。 通过实际现象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重物下落原因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求知欲。讲授新课 重力的定义 阅读书中9页文字,找到书中重力的概念。(板书) 强调: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提问:你还能说出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现象吗? 体验:当用手托举橡皮和书本等物体时所用的力大小不同,说明它们的重力大小不同。已知橡皮、书本具有不同的质量。重力的大小和物理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重力的大小 探究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问题,提出猜想:物体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步骤,小组内分工后进行探究实验,依据书中提示测量不同质量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质量 m/kg重力G/N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描点、连线,绘制成图像。 注意:观察可以发现,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联系数学知识分析可知,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坐标轴上的两个量成正比关系。 提示:根据数据和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 9.8 N/kg。 引导学生尝试写出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如果用G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G=mg。 重力的方向 活动: (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 演示: (1)铅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2)铅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 归纳: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 提示:铅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不能说垂直向下。 活动:利用铅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 提示:检查一个平面是否水平还可以用水平仪。 重心 提出问题:(1)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物体的作用点在哪里? 请同学阅览书中P12页内容,找到重心的定义。以及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中心位置。 若现有一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如何确定其重心位置? 重力的由来 活动: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教材第12页图7.3-8所示的方法做实验,并说说你的感受。 讲述:我们知道月球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也是因为地球对月球有吸引力,月球才不会跑掉。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学生分析归纳出地球表面附近一切物体都收到重力,认识到如果没有重力,我们将无法留在地球上。 交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然后分组实验,记录数据,作出图像。 认真观察后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理解问题内涵,积极思考问题,阅读文字寻找答案。 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并尝试动手操作寻找物体重心。 结合自身体会,思考物体质量与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增强直观感受,利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数学知识找到两个物理量的关系,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利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把作用在物体每部分集中于一点,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练习 PPT演示习题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点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想探究的问题? 听讲,整理笔记 回顾新知 加深印象 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板书 7.3重力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 2.符号:G。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g=9.8N/kg 或10N/kg) 2、方向:竖直向下 应用:铅垂线 3、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几何中心 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悬挂法 三、重力的来源:万有引力教学反思及建议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心的概念,除了教材中展示的物体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找找圆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装有不同质量水的相同玻璃杯的重心位置,加深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