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他们那时多有趣啊》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他们那时多有趣啊》课文备课方案

资源简介

课文备课方案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这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线索串起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2.结构特点
全文共有三十个自然段,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5自然段),主要写托米和玛琪围绕在阁楼上发现的一本旧书展开对话,玛琪不断提出疑问,托米则不断解答她的疑问,玛琪的心理也随着托米的回答发生了变化,表现了文中所想象出来的上学方式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第26~30自然段)写玛琪被妈妈唤去上课,但还想着过去孩子们上课的情形,并对过去的学校充满向往。
3.写作特色
(1)写法特色:构思新颖,立意巧妙。
常见的科幻小说往往是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本文却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于未来,反观现实,将读者非常熟悉的纸质书、学校教育,作为文中孩子想象和听说的对象,却将实际上是创作当时想象出来的“电子书”“机器老师”写得真实而“日常”。文章通过阅读媒介的变化、老师的形象变化和授课方式的变化,表现出科技的发展将给未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作者将自己对教育、学习等问题的思考融入其中,这样的构思可谓独特新颖。
(2)语言特色:生动有趣,想象真实。
作为一篇小说,本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故事的主要内容由对话引出,并随对话而不断推进。两位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在对话中,分别承担了答疑和生疑的功能,两人的对话在形式上构成了呼应,故事情节也随着不断的“生疑—答疑—思索”而层层推进。人物的语言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真实的情感变化,托米率性、自信,玛琪好奇、疑虑,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想象也更加真实可信。
4.插图说明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玛琪听机器老师讲课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文中描述的未来由机器老师一对一授课的教育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课文内容。
教学策略
1.阅读理解
先借助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再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与现在的上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展开想象。
(1)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借助课文题目思考“他们”指的是谁,“那时候”又是什么时候,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
(2)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交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提示中“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在学生自读勾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交流,对勾画的内容进行梳理,填写表格。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梳理人物的情感变化,体会小说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2.迁移运用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互相交流。
备教学资源
作者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背景广阔,主线鲜明;布局得体,结构严整;推理缜密,叙述生动;史料详尽,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蕴哲理”,这是跟阿西莫夫有过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对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