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1 认识税收 课件(共36张PPT)-《税费计算与缴纳》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1.1 认识税收 课件(共36张PPT)-《税费计算与缴纳》同步教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PROJECT
01
项目一
税收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1.理解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2.掌握税制要素的基本内容。
3.掌握税收分类及分类标准。
4.掌握税务登记及“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判断各税制要素在税种中的地位。
2.能够结合不同税种来理解掌握各税制要素内容。
3.能够按不同标准对税收进行分类。
4.能够熟悉“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办证流程。
学习目标
任务1.1 认识税收
Mission one
【案例导入】
诚信代理记账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办税员,公司负责人李霞到某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进行面试。为了考察应聘的同学们对税收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李经理出了如下面试题目:
(1)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2)免征额和起征点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知识准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一、税收的含义
01
03
02
2.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税收是一种特殊的分配形式,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国家征税不受所有权的限制,对不同所有者普遍适用。
1.税收是一种分配形式。征税的过程就是国家把一部分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以税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所有的分配过程。
3.税收的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二、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主要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形式对税收制度加以规定,并依照规定强制征收。如果纳税人不依法纳税,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1.强制性
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标准等纳税行为规则,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不能随意改变。
2.无偿性
3.固定性
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给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也称“税法构成要素”,是指组成税收法律制度的共同要素,简称税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罚则等,其中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是税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主体。税法规定了纳税人,就解决了对谁征税的问题。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税收理论与实践中,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有负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
1.负税人
负税人就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亦称“扣缴义务人”,即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征税客体,是税法中规定征税的目的物。税法规定课税对象,就解决了对什么征税的问题。
1.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和标准,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2.税目
税目是对各个税种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设置税目的目的是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凡列入税目的即为应税项目,未列入税目的,则不属于应税项目。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三)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都按同一比例征税,如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25%等,都属于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最常见的税率之一,具有横向公平性,其主要优点是计算简便,便于征收和缴纳。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三)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数额越大,等级越高,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不同的税率。我国现行税收体系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三)税率
2.累进税率
(1)超额累进税率。即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个等级适用一级税率,征收对象的数额在哪一级次则按哪一级次的税率计算,仅就超过的部分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收,然后将计算出的每级税额相加,得出的就是应纳税额。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三)税率
2.累进税率
(2)超率累进税率。即以课税对象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三)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率,是对单位征税对象规定固定的税额,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采用的就是定额税率。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四)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如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五)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01
按期
征收
02
按次
纳税
03
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申报纳税的地点。我国现行税制规定的纳税地点一般为机构所在地、劳务提供地、报关地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七)减免税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措施,制定这种特殊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某些行业和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特殊困难。减免税有三种形式:
1.税基式减免
2.税率式减免
3.税额式减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三、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八)罚则
违章处理是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对于维护国家税法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一)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分类
按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可以将我国税种划分为五大类:
流转税
01
所得税
02
财产税
03
资源税
04
行为税
05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一)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分类
1.流转税
流转税是以商品或劳务买卖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属于流转税的有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属于流转税的附加税。
2.所得税
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属于所得税的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特点是可以调节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发挥其公平税负和调整分配关系的作用。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一)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分类
3.财产税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属于财产税的有房产税、车船税、契税等。
4.资源税
资源税是对纳税人因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获取的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属于资源税的有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5.行为税
行为税是以纳税人所发生的某种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中属于行为税的有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二)以税收收入的归属权为标准分类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税收收入归中央一级政府所有的税种,主要有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税收收入归地方各级政府所有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二)以税收收入的归属权为标准分类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的比例分成的税种。具体说来,中央地方共享税包括以下税种:
(1)增值税,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
(2)企业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3)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4)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三)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类
1.从价税
从价税是以课税对象的价值或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种,一般采用比例税率,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
2.从量税
从量税是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面积和体积等为计税依据的税种,一般采用定额税率,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3.复合税
复合税是对征税对象采取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的方法征收的税种,如对卷烟、白酒征收的消费税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四)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类
1.价内税
价内税是将税金作为价格组成部分、必须按含税价计税的税种,如消费税。
2.价外税
价外税是税金不属于价格的组成部分的税种,如增值税。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四、税收分类
(五)按税负是否转嫁为标准的分类
1.直接税
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
2.间接税
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他人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任务实施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1
【活动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税收的基本知识。
【活动要求】
下列选择题中有四个选项,请根据税收的基本知识,选择出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1
【活动实施】
1.税收的特征包括(  )。
A.强制性 B.有偿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下列关于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
B.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C.计税依据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量的方面对课税作出的规定
D.我国房产税的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不一致的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1
【活动实施】
3.关于税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我国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
B.目前我国还没有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C.车船税属于比例税率
D.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也是衡量税收负担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4.下列关于税收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印花税
B.土地增值税属于资源税类
C.对卷烟、白酒征收的消费税属于复合税
D.房产税属于财产税类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1
【活动指导】
1.本题考查的是税收的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答案为ACD。
2.本题考查的是税制构成要素中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的关系。计税依据是从量的方面对课税做出的规定,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课税做出的规定。答案为ABD。
3.本题考查的是税制构成要素中的税率。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车船税属于定额税率。答案为BC。
4.本题考查的是税收分类。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答案为BCD。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2
【活动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初步认识税收。
【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走访税务机关、企业,以及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税收的相关知识,并制作PPT,写出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2
【活动实施】
1.以小组为单位,走访税务机关、企业,并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税收在世界范围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税收的特点、税制构成要素等基本知识。
2.整理搜集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写出调查报告,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践活动2
【活动指导】
1.建议尽可能多地选择税务机关及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
2.在调查时可以先列出调查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
3.在调查时可以采用录音、录像、拍照、问卷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地进行调查。
4.整理材料,并进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查结果:PPT和调查报告,并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