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城建税、印花税的计算与缴纳 课件(共18张PPT)-《纳税实务》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城建税、印花税的计算与缴纳 课件(共18张PPT)-《纳税实务》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7.1城建税、印花税的计算与缴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
知识准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
2
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与缴纳
3
知识准备
基本概念
纳税人
优惠政策
税率
基本概念
城市维护建设税(以下简称城建税)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简称“二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二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
负有缴纳“二税”的单位和个人。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以下简称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税率
城建税按纳税人所在地不同,设置三档差别比例税率,即:
城市市区,7%
县城、建制镇,5%
不在上述地区,1%
优惠政策
城建税原则上不单独减免,但因城建税具有附加税性质,当主税发生减免时,城建税相应发生减免。具体如下:
随“二税”的减免而减免,即按减免后实际缴纳的税额计征
随“二税”的退库而退库,即因减免税而需“二税”退库的,城建税也退;
出口退还增值税、消费税,不退城建税;进口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不征城建税,即“进口不征,出口不退”。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
1.计税依据
城建税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二税”税额。纳税人违反“二税”有关税法而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不作为城建税计税依据,但纳税人在被查补“二税”和被处以罚款时,应同时对其偷漏的城建税进行补税、征收滞纳金和罚款。
实行“免、抵、退”企业,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
2.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
城市维护建设税申报与缴纳
1.纳税环节
城建税的纳税环节实际就是纳税人缴纳“二税”的环节,纳税人只要发生“二税”的纳税义务,就要在同样的环节分别计算缴纳城建税。
2.纳税地点
城建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二税”同时缴纳。纳税人缴纳“二税”地点就是该纳税人缴纳城建税的地点。
3.纳税期限
城建税的纳税期限与“二税”的纳税期限一致。
4.纳税申报与缴纳
纳税人应按规定填报《城市维护建设税纳税申报表》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印花税
知识准备
1
印花税的计算
2
印花税申报与缴纳
3
知识准备
基本概念
纳税人
税目
优惠政策
税率
基本概念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是一种具有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凡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照印花税法有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
印花税具有覆盖面广,税率低、税负轻,纳税人自行完税等特点。
印花税的纳税人书立,使用、领受印花税法所列举的凭证并应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
立账
簿人
立合
同人
立据

使用

领用

在中国境内
税目
1.购销合同
2.加工承揽合同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
5.财产租赁合同
6.货物运输合同
7.仓储保管合同
8.借款合同
9.财产保险合同
10.技术等合同
11.产权转移书据
12.营业账簿
13.权利,许可证照
五大类十三个税目
(一)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账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税率
1.比例税率:
① 适用0.05‰税率的为“借款合同”;
② 适用0.3‰税率的为“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
③ 适用0.5‰税率的为“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账簿;
④ 适用1‰税率的为“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
⑤ “股权转让书据”适用1‰税率,且为单向征收,即卖出时征收,买入时不征收。
2.定额税率
“权利、许可证照”和“营业账簿”税目中的其他账簿,适用定额税率,均为按件贴花,税额为5元。
下列凭证免征印花税:
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抄本。
财产所有者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学校所书立的书据。
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
无息、贴息贷款合同。
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个人签订的用于生活居住的租赁合同。
农牧业保险合同。
特殊的货运凭证,如:军需物资运输凭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凭证。
至2017年12月31日,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
优惠政策
印花税的计算
1.计税依据
(1)一般规定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各种应税凭证上所记载的计税金额。
(2)特殊规定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适用税率
印花税申报与缴纳
①纳税方法
印花税按照应纳税额大小,纳税次数多少以及税源控管需要,分别采用自行贴花、汇贴或汇缴、委托代征三种征收办法。
②法律责任
③纳税环节:印花税应当在书立或领受时贴花。
④纳税地点:印花税一般实行就地纳税。
⑤纳税申报
印花税的纳税人应按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并如实填写《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