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习目标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重点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王安石变法。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影响。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基础梳理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 背景(1)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2. 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3. 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机构权力。①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三衙”分权。②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4. 影响(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2)消极: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 边防压力(1)宋辽关系①战: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②和:辽军逼迫北宋签订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2)宋夏关系①战:北宋与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②和:双方最终达成和议。2. 财政危机(1)养兵: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2)养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三、王安石变法1. 背景(1)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庆历新政”失败。2. 涉及的领域: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3. 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4. 主要内容(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 制,取代募兵制。5. 影响(1)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消极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1. 南宋建立:1127 年,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 岳飞抗金:南宋初年,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3. 宋金对峙(1)和议:1141 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2)继续对峙:宋金之间又发生了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习题巩固1.据考证,钤辖在北宋时期属于地方统兵体制中的差遣官之一,钤辖大多由诸司使副以上的文臣、武臣、宦官、宗室及蕃官充任,钤辖的管理既有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也有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更有自身不同身份充任者之间的监管。据此可知,北宋钤辖的设置旨在( )A.强化中央集权 B.践行崇文抑武 C.扩充地方军备 D.严格武将管理2.史载:“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瞻,名曰留使……及赵善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是月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勿得占留。”为此北宋统治者( )A.设诸路转运司转运地方财税 B.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C.设“三司”分割财权 D.设通判监督地方官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全宋朝319年的记录,无非是军事的挫败和退却,所有的例外都是以‘岁币’为名向北方少数民族购得的和平。”这一观点( )A.揭示了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B.否定了宋王朝的正统地位C.反映了历史评价的主观色彩 D.体现了对宋朝的同情怜悯4.北宋初年,为分散宰相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C.“杯酒释兵权” D.设十三州刺史5.北宋前期,官员皆以老成持重相标榜,无过贤于有功。吕端、李沆诸人皆有“守成贤相”之称,力主抗辽的寇准因与辽签订停战盟约,却被罢相。这反映出当时( )A.厉行崇文抑武方针 B.中央机构的分权互制C.奉行守内虚外政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6.范仲淹《上执政书》:“今国家有劝农之名,无劝农之实。每于春首,则移文于郡,郡移文于县,县移文于乡;乡矫报于县,县矫报于郡,郡矫报于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政府注重发展农业 B.对吏治的整顿势在必行C.政令传递复杂繁琐 D.中央对地方控制很严格7.五代的建立者如下表所示。针对这样的历史现象,北宋建立者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政权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身份 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原任河东节度使 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原任邺都留守将军A.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B.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C.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D.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政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