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下7.1 《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七下7.1 《日本》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7.1.1《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日本地形图、火山地震带图等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征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培养学生防震防灾意识,并学会正确评价地理事物。
3.联系其自然环境特点,正确分析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人文地理要素特征,说明日本具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二)综合思维目标
1.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运用,更加清晰的理解区域地理的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三)地理实践目标
引导学生读图提取有用信息,整合信息,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技能。
(四)人地观念目标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引发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防震防灾等方面的思考。

二、重点和难点
1.根据日本地形图、火山地震带图等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征和突出的自然灾害。
2.联系其自然环境特点,正确分析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学会分析一个国家位置、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三、教材设计思路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作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日本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所以,在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部分,将日本选为第一个国家。对于日本一节的学习内容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选择性的介绍。考虑到日本的几个突出特点,教材从“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和“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内容设置。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引领:猜猜是哪国?
视频展示:日本的关键信息。
学生讨论回答:日本
教师讲述和承转: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日本,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邻邦。
【讲授新课】
读一读:日本的十大文化元素。
教师归纳和承转:通过对日本文化元素的认识,可以了解到日本这个国家的生产、生活特征和民族文化,但要系统认识一个国家,我们还需从“在哪里?”开始。
找一找:读简易世界地图,找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和承转: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日本是一个四周被海洋包围的群岛国家,你知道日本有哪些主要岛屿?濒临哪些海洋吗?
找一找:读简易世界地图,找出日本的主要岛屿和濒临海域。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日本领土由南向北主要由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和北海道岛四个大岛组成。海域A为日本海,B为太平洋,C为濑户内海。
(承转)日本四大岛屿在空间上的南北分布特征,会给日本带来哪些影响?
想一想:结合日本岛屿的分布方向,分析日本樱花开花早晚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小组讨论回答:纬度因素。
教师归纳:日本四大主要岛屿主要呈南北方向分布,南北方向的纬度差异早晨热量的分布差异,从而九州的樱花开放最早,北海道的樱花开放最晚。
(承转)日本樱花众多,除了有适宜的气候还和地形密切相关。
想一想:读日本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日本地形特征。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日本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3∕4,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补充资料:日本富士山的介绍。
(承转)日本富士山顶部终年积雪,并不是日本的气候寒冷,而是地形因素的影响,日本的气候受海洋影响大,比较温和湿润。
找一找:读亚洲局部气候图,找出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和承转:日本的气候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日本的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显著日本气候的突出特征。日本气候除了季风气候显著还有其它特征吗?
比一比:对比同纬度地区的西安和东京的气候差异,回答下面问题。
1.西安和东京降水变化和降水总量更大的是。
2.西安和东京年温差更大的是。
3.影响东京和西安气候差异的因素。
方法导引:读西安和东京的气候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西安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集中,年温差大,大陆性明显。东京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年温差更小,海洋性明显。
(承转)学习了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为我们认识日本的河流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议一议:结合日本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分析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向、流速、流量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承转)很多人知道日本这个国家,都是通过新闻中播报的日本某种自然灾害有关。
视频资料:日本大地震发生前1分钟。
议一议: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和承转: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日本地震频发,平均每天有感地震超过4次,但并没有因此死亡很多人,你知道其中原因吗?
想一想:日本地震频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却很低。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1.日本的防震建筑: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如木屋。高层建筑多使用高强材料和减震技术。2.日本的防震演习和地震预警,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上下动员起来,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
(承转)日本多火山地震,是不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想一想:日本火山、地震会带来有利影响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分布区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爱泡温泉,是日本重要生活习俗之一。
(承转)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利、有弊,利中有弊,弊中有利,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快速总结日本的自然特征。
视频总结:日本自然环境小结。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在情景创设上注重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畅所欲言,大胆推测。并结合多媒体直观性教具的使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防震、防灾意识,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想,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地理事物,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