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四节: 宇宙航行(1)苏联: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成功发射(2)苏联:1961年4月12日,航天员加加林进入东方一号载人飞船。人类首次进入太空。(3)美国: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的土星5号火箭点火升空,7月20日下午10时56分,指挥长阿姆斯特朗踏上月面三个关键节点从放卫星开始牛顿大炮理想实验Av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算一算:以多大的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才会绕地球表面运动,不落下来?(忽略太阳对物体的引力。已知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6×1024kg,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这就是物体在地球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叫作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发射速度要多快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可近似认为向心力是由重力提供的,有:近地卫星发射卫星的轨道越高,需要克服万有引力的阻碍作用越多,所以发射速度需要增加。1.是航天器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2.是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含义1、地面附近发射飞行器,若速度大于 7.9 km/s,又小于 11.2 km/s,它绕地球运行的轨迹就不是圆,而是椭圆。2、当飞行器速度等于或大于 11.2 km/s 时,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永远离开地球。我们把 11.2 km/s 叫作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3、若要使飞行器挣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到太阳系外,则在地面发射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 16.7 km/s, 此速度叫作第三宇宙速度(脱离速度)。几个宇宙速度及含义针对地球 数值 意义第一宇宙速度 7.9km/s (1)卫星近地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2)人造卫星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3)人造卫星的最大的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使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16.7km/s 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三个宇宙速度的对比看看怎么放卫星1.赤道轨道:卫星始终处于赤道正上方。3.任意轨道: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经过两极上空。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圆心必与地心重合:特殊的人造卫星卫星轨道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思考。人造卫星轨道高轨低速大周期1、加速度3、周期:2、线速度与角速度:特殊的人造卫星一.近地卫星:指卫星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即贴近地表。4、轨道:1.赤道轨道:3.任意轨道:2.极地轨道:M=6×1024kgR=6400km,1、加速度3、周期:2、线速度与角速度:特殊的人造卫星二.同步卫星:指卫星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4、轨道:1.赤道轨道:3.任意轨道:2.极地轨道:特点:每天同一时间通过地面同一地点1、加速度3、周期:2、线速度与角速度:特殊的人造卫星三.静止卫星:指卫星相对地面静止4、轨道:特点:在赤道平面,自西向东转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1.赤道轨道:必是同步卫星T=24hr=6.6Rv=3.08km/s主要用于通信,故也称通信卫星。3颗静止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为了使静止卫星之间不相互干扰,大约3°左右才能放置一颗同步卫星,也就是说,地球上空只能放下120颗同步静止卫星。截止2012年,已发射100多颗。静止卫星的用途h=3.6××107mr=4.2××107mv=3.08km/sT=24hh=3.8××108mr≈3.8××108mv=1km/sT=27.3h≈0r=6.4××106mv=7.9km/sT=84分钟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月球×××××天几个卫星的对比座中尽是英豪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刘洋刘旺景海鹏王亚平张晓光邓清明潘占春赵传东陈冬陈全李庆龙课堂小结宇宙速度静止卫星第一宇宙速度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v1=7.9km/sv2=11.2km/sv3=16.7km/s最小发射速度最大运行速度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跟地球自转同步静止卫星,静止卫星也叫通讯卫星。同卫步星谢观看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