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滑轮(第1课时)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滑轮(第1课时)课件(共25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2节 滑轮(第1课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适用人教版(2012)




导入新课
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之外,滑轮(pulley)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
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
凹槽


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叫滑轮
导入新课
想想议议:
如图,生活中有时我们会看到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轮将建筑材料提升到楼上。这样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会省力吗?请大家讨论一下。
定滑轮和动滑轮
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图12.2-2 甲),它的轴固定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只转不动)。
物体相对于滑轮是运动的。
电动起重机吊钩上有一种滑轮(图12.2-2 乙),它的轴可以随被吊物体一起运动,当电动机转动并收绳子时,物体和滑轮就被提起,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
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运动(既转又动)。
物体相对于滑轮是静止的。
请你说出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
工地里用的起降机,家用电梯,升旗,窗帘,搬米。
动滑轮:
装修时墙外吊人,船帆,缆车,吊车,工地里用的。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更费力)?
2. 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
3. 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实验目的]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提出问题]
[实验导览]
定滑轮和动滑轮
1.缓慢拉动定滑轮的自由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缓慢拉动动滑轮的自由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过程]
环节1:
缓慢拉动定滑轮的自由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操作①:测量物重与拉力
操作②:观察物体移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
操作③: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和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
物重G 拉力F 物体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 自由端移动距离s
[实验数据1]
[实验小结1]
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自由端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此,它不省力。物体向上移动时,拉力的方向不同,因此,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因此,它也不省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
考虑摩擦时,拉力F略大于物重G,但s仍等于h
环节2:
缓慢拉动动滑轮的自由端,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的方向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操作①:测量物重与拉力
操作②:观察物体移动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
操作③:测量物体移动的距离和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物体的重力等于滑轮和钩码的总重力
[实验过程]
定滑轮和动滑轮
物重G 拉力F 物体移动方向 拉力方向 物体移动距离h 自由端移动距离s
[实验数据2]
[实验小结2]
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自由端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因此,它可以省一半的力。当物体向上移动时,自由端的拉力也是向上,因此,它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由此可见,它费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不计摩擦和绳重,计动滑轮自重时,F=(G+G动),s=2h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距离。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
G
可以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时,方向改变。所用力的大小不变
F1
F2
l1
l2
O
F1
l1
如图所示,定滑轮两边的力的方向与轮相切,定滑轮的中心为杠杆的支点,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且都等于轮的半径r,所以使 用定滑轮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G
F1
F2
l1
l2
O
如图所示,重物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滑轮中心轴,滑轮的“支点”位于绳与轮相切的点O,因此动力臂等于直径长度2r,阻力臂等于半径r,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所以理论上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
定滑轮和动滑轮
动滑轮的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
G
F1
l1
l2
O
F2
使用动滑轮时,拉力不沿竖直方向(或两侧绳子不平行)时,如图所示,可证明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的两倍,故F1>G,此时动滑轮将不能省一半力,甚至会更费力。
定滑轮和动滑轮
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___ ___,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杠杆;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不同的动滑轮匀速缓慢提升4N的重物,如图乙;
①使用动滑轮时,应沿________方向匀速提升重物,以达到最佳的省力效果;
例题1
竖直
等臂
改变力的方向
②通过观察和比较测量结果,可得初步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用动滑轮匀速提起同一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提升总重力的_______,因为此时的动滑轮相当于一个________杠杆;
③若还想继续研究用动滑轮匀速缓慢提起物体时,拉力方向对拉力的影响,则需要选择同样物体与__________滑轮来进行实验对比(选填“相同”或“不同”)。
相同
省力
一半
省力
例题2
如图(a)、(b)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起重为10牛的物体,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则力F1______ 力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等臂杠杆;图(a)中物体被竖直提升过程中,其惯性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不变
(a)
大于
定滑轮和动滑轮
F1=F2=F3=G,v绳=v物
1.定滑轮
G
F1
F2
F3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均为匀速):
G
F=f, v绳=v物
F
2.动滑轮
G
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均为匀速) :
G
F=(G+G动),s绳=2s物,
v绳=2v物
F=f,s绳=2s物,v绳=2v物
F
F
G
G
F
F
2.动滑轮
定滑轮和动滑轮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几种情况(均为匀速) :
F=2G+G动,s轮=s物,
v轮=v物
F=2f,s轮=s物,v轮=v物
动滑轮有时是费力的
如图,A物重100N,在力F的作用下,以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拉力F为___________N;拉力在10s内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忽略绳重、滑轮重和摩擦)
例题3
500
20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