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细腻的语言,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妙处。 3.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品味作者细腻的语言。 学习难点 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学习资料 鲁迅名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影像资料。 课堂导学 一、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咳( )嗽 调羹( ) 绞( )肉 筷( )子 疙( )瘩 阖( )眼睛 yōu( )然 kǔn( )书 草shuài( ) 轻jié( ) xīn( )金 kāi( )桌子 2.通晓词义,填对词语。 (1) :安稳。 (2) :轻快敏捷。 (3) :厌恶、痛恨到极点。 (4) :悠闲的样子。 (5)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3.文学常识填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ǎ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 家,著有长篇小说《 》 《 》《 》等。 4.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细节来描写鲁迅先生?(最少写出5个) 二、初读感知 1.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词贴切,行文质朴,请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做批注。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示例:用朴素的动作描写,把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充分表现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本文叙述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琐事?请你简要概括,并说说这些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这些内容,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对鲁迅深夜至凌晨工作背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怀鲁迅 郁达夫 ①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②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十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①段中的“晴天的霹雳”形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③段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时间,照应前文。 B.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们的悲愤之情。 C.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人们在悲愤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D.微红的新月是胜利之光,鼓舞人们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4.这篇短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达标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字。 (1)他把书桌用抹布kāi( )干净,拿出练字纸,开始练kǎi( )体字。 (2)今天真热,天气干zào( ),赵明站在马路边等公交车。他出了一身汗,心里很急zào( ),恨不得马上坐上公交车,回家痛痛快快地洗一个冷水zǎo (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的横线处。 (1)他 (稍微 略微 少许)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 (2)全楼都 (安静 寂静 平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敏锐地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4.2022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6周年,让我们再次走近鲁迅,感受他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回味他带给我们的享用不尽的财富吧! 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 (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围绕你所设计的方案,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作业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达标检测答案 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1.(1)揩 楷 (2)燥 躁 澡2.(1)稍微 (2)寂静3. B 解析:B项中鲁迅先生的行为说明了他不注重名利,具有淡泊名利的特点。4. (1)(示例一)纪念文坛巨匠鲁迅,开展文学阅读活动。(示例二)走近鲁迅先生,聆听大师教诲。(2)(示例一)综合活动方案:①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主持人。②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③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以选择以下话题:A.我所了解的鲁迅先生;B.我最喜欢的鲁迅作品及原因;C.鲁迅作品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和情节;D.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④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⑤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示例二)即兴演讲方案:①确定演讲题目;②推选主持人和评委;③现场抽签决定演讲次序;④即兴演讲(不超过5分钟);⑤语文老师进行点评;⑥宣布比赛结果。(3)(示例)同学们,翻开初中语文课本,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作家的作品会像鲁迅先生的作品那样频频出现,也没有哪一个作家像鲁迅先生那样经过我们多年的学习生活后在我们的脑海中、心中这样鲜活。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吧!语文 七年级 (1)下 同步学案,由《中学教学全解》友情提供。祝您工作顺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