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会尊重》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了解尊重自己的表现,学会尊重自己、适度维护自己的尊严。道德修养: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克服自卑心理。法治观念:掌握自我尊重的正确做法,不过度维护自己。健全人格:学会尊重自己,能够适度维护自己的尊严。责任意识:懂得尊重自己,知道尊重自己的表现形式。话题二“尊重自己”教学反思:第二个话题“尊重自己”,先通过刘菲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是尊重自己的表现。然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展开教学。教学重点是“尊重自己”,充分利用教材上刘菲的故事,引导学生帮助刘菲找优点、鼓励刘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的价值。在给刘菲的建议中,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一是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可爱之处,只是有待发现而已;二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价值;三是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具体情境说明何谓“受伤的自尊”,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己应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然后,通过“好脾气”先生的故事和情境判断,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好脾气”先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在被冒犯和侮辱时,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活动园通过情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懂得维护自尊要适度。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和归纳本班学生常见的让自尊“受伤”的不当行为,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并分析这些行为是怎样让自尊“受伤”的。例如,抄袭行为会让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不能学到真才实学,无法让自己进步,这就是不尊重自己,所以“自尊”很“受伤”。本课较好地融合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认知经验,回归生活。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推进,循循善诱,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教学效果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