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1.2《学会宽容》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1.2《学会宽容》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会宽容对美好、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
道德修养:借助案例、图片等资源,学会宽待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和伤害。
法治观念:树立有原则、有限度的宽容意识。
健全人格:从“找虫子”中了解在生活中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找到解决方法。
责任意识:剖析事例,认识宽容与纵容的区别,提升法律意识。
话题二“拥有一颗宽容心”教学反思:
1.设计“在拥挤的公交车...的情境活动,学生模拟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被人踩脚之后的心理活动、相应的行为表现及结果,体会宽容大度对待他人无心之失的心理过程。
2.进一步将上述情境复杂化,选取一组学生在限定的空间站立,并不时让里面的学生出来(下车),让外面的学生进去(上车)。除了踩脚这一无心之失外,我们还可能因为汽车刹车、转弯而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挤压,他人携带的东西对自己的剐蹭...通过丰富的细节,让学生想象在这种处境中该如何对待他人的无心之失。
3.设计其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原谅他人无心之失的心理过程。
活动园通过想象“计较城”的生活景象,学生思考如果对他人无心之失斤斤计较会给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损害人际关系、破坏社会秩序等。
教材正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了前面活动园的内容——宽容能够让人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又引出了后面的活动内容——宽容能够让人原谅他人的伤害。这里的“伤害”是指那些故意的、对他人造成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不构成违法的伤害行为。
在此基础上,创设了“啄木鸟医生找虫子”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人们难以宽容他人的心理原因。三条虫子分别对应三种不宽容的心理,右侧的吐泡则指明化解这种心理的对策,学生在啄木鸟医生的帮助下,逐步除掉心中的三条虫子。
围绕“‘计较城’的故事”设计活动,既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也选取其他类似的生活素材,如同学不小心弄脏我喜欢的漫画书、邻居误会我欺负他们家的孩子等,帮助学生分析计较他人的无心之失对生活的影响。
教材正文承接上页啄木鸟医生除虫的内容,总结原谅他人的方法。通过逐层深入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拥有一颗宽容心, 原谅他人,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在此基础上,引用韩愈关于宽容待人的名言,帮助学生从中汲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传统文化养料。
活动园中的想象活动,帮助学生从反面思考心怀愤怒、心生报复、拒绝原谅的想法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启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消灭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1.设计“啄木鸟医馆”的活动。先呈现教材或学生生活中的不宽容事例,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常见的不宽容原因,如有怒气、想报复、不愿意原谅等。在利用教材提示的化解对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宽容的作用。
2.设计“我们的‘宽容节’”的活动。通过设定主题节日,帮助学生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不宽容行为,学会宽容待人。
点明对他人伤害的宽容并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对那些突破底线、违反原则的伤害是不能原谅的,必须严肃对待和处理。例如,冒犯他人人格尊严,损害他人基本权利,影响他人安全的行为等。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伤害,应该交由执法部门进行处理。由此,帮助学生形成宽容要有限度、有原则的意识。
教师通过呈现教材中的情境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设计“ 能宽容这样的行为吗 ”的辨析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宽容与纵容的区别,帮助学生树立宽容要讲原则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