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咕咚 课文备课方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咕咚 课文备课方案素材

资源简介

课文备课方案
19 咕 咚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疑问,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并有其相对应的四幅插图。本文也是继一年级上册《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年级上册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
课文第2~4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先写了小动物怎么做,再写小动物怎么说,有利于学生读懂故事和讲述故事。
本文四幅图对应故事的四个部分,第一幅图对应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3、4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第6、7自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逐一看图说图意,再读文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或者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读连环画的经验——“段落之间有空行”来判断,让学生能逐步自主地梳理文本信息,发展思维。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习,学生可以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并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本课可将课后第二题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如“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可以这样进行教学:(1)图文对照朗读课文,找出描写动物们跟着兔子跑的原因的句子。(2)比较这些句子的相同之处,指导朗读,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3)借助第一、二幅插图和“拔腿就跑、逃命、热闹”等词来说说故事情节。初步体会到动物们不思考、盲目跟从带来的结果。再如“野牛是怎么做的”这个问题,可创设情境对话。教师扮演野牛,逐一采访被“咕咚”吓坏了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命,体会野牛的会思考,不盲从。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形、猜义;与熟字比较识记;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识记;在组词中识记。“熟”是翘舌音。“命、领”是后鼻音。“跟”右边不要写成“良”。“家”和“象”两个字撇画较多,要注意观察各自起笔的位置和行笔的方向。
2.阅读理解
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分成四个部分,并有与其相对应的四幅插图。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先逐一看图说图意,再读课文找出与其相对应的段落。接着借助插图,图文对应学习,通过对比朗读、讨论交流、角色表演的形式,训练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
3.积累运用
教材中“一边……一边……”的句式较为突出,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累,并进行拓展运用。兔子、小猴子、其他动物边跑边叫的话语,表面上好像差不多,但实际上是把“咕咚”越传越厉害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学习表达。
备教学资源
拓展阅读
拔河马比赛
张秋生
你会说:错了,题目错了,应该是拔河比赛。
不,我说的就是拔河马比赛。
河马先生是个大胖子,他不喜欢运动,越长越肥胖。他的朋友毛驴先生呢,是个瘦子,他也不喜欢运动,越长越瘦。
有一天,河马先生来毛驴先生家做客。
他一进门,就一屁股坐在毛驴先生家的一把漂亮椅子上了。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了。
胖胖的河马先生,被毛驴先生家的瘦椅子给卡住了。
毛驴先生请来了医生白鹤和木匠老狼,来解救河马先生。
医生白鹤拿出听诊器,仔仔细细地听了河马先生的心脏,他安慰河马先生,说他没有生命危险,但要从椅子里拔出来,只有一个办法——减肥。如果河马先生一个星期不吃不喝,也许瘦椅子会放开他。
“天哪!”河马先生叫了起来,“一个星期不吃不喝,我会给饿死的!”
木匠老狼在边上插嘴了:“还是我来吧,让我用斧子、锯子把椅子拆了,河马先生不就出来了吗?”
“天哪!”这次轮到毛驴先生叫了,“这把椅子可是我家祖传的珍藏品哪,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曾经在上面坐过……”
最后还是机灵的小兔提出:“我们来举行一次拔河马比赛吧!”
大伙儿把河马先生和椅子抬到河边上。
小熊、小兔、小猴、白鹤、松鼠一边,抓住河马先生的手;老狼、獾、熊猫、公鸡、刺猬一边,拉住椅子的腿。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