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复习课《力与运动和力》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八章复习课《力与运动和力》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学案类型: 复习课 课时序号: 07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7、8章 力和力与运动复习课
考点精析
考点1、力的概念
1.力是 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3.力的单位是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N;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 、 、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 表示力的三要素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6.脚踢足球时,脚感觉到了痛,这说明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_____个物体上。
考点2、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弹力包括: 、 ;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其工作原理是 ;
考点3、重力
1.定义::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 。重力通常用符号 表示。
2.重力的大小:与 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 ,其比值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3.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4.重力的作用点叫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___上。
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
惯性: 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 有关, 越大,惯性越大。
4.运动和力的关系:(1)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考点5.二力平衡
1.定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
这两个力彼此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平衡力 (填“能或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6.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大小有关,还跟 有关。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 ;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 ; ; ;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如图所示是撑竿起跳的情景,此时,使其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空气
C.竿 D.地球
典型习题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跳台滑雪比赛中的身姿,下面在空中滑翔时的运动员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典型习题3.绿城南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投放了共享单车,下列操作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车把套上刻花纹 B.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C.车轴处加润滑油 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典型习题4.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人踩在西瓜皮上滑倒 B.司机和乘客要系好安全带
C.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典型习题5.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牛的磁铁在8N的水平磁力作用下,吸在竖直铁板上保持静止状态,则铁板受到的摩擦力是(  )
A.5牛,方向竖直向上 B.5牛,方向竖直向下
C.8牛,方向竖直向上 D.13牛,方向竖直向下
典型习题6.翔翔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
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
C.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
D.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的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于手柄作用在B点比作用在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方向有关 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施力物体有关
3.500N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
A.一辆轿车 B.一位中学生 C.一本课本 D.一支铅笔
4.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B.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C.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D.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5.小朱同学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如图是某次测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m/kg 0.1 0.2 0.3 0.4 0.5
G/N 1 2 3 4 5
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B.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1kg=10N
C.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D.在成都,可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为0.4kg的物体的重力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着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
B.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13
题图
) (

8
题图
)C.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D.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此时它的惯性最大
8.2023年5月22日,中国羽毛球队蝉联“苏迪曼”杯团体赛冠军。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   ,同时球拍的网线也会受力发生  。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   作用,将落回地面。
9.熟透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   作用的原因,若苹果的质量为200g,则这个力为   N,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g = 10N/kg)
10.骑自行车远行时,骑手相对于自行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遇到紧急情况用力刹车,将自行车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变为   ,自行车会很快停下来;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   。
二、提升作业:
11.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小英做第2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
(4)同一组的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左侧固定,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写出一个);实验时用6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N,此时木板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N。
三、实践作业:
13.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14.一个矿泉水瓶上标有“500ml”字样,装满水,求水受到的重力。(ρ水=1g/cm3,g = 10N/kg)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学案类型: 复习课 课时序号: 07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7、8章 力和力与运动复习课
考点精析
考点1、力的概念
1.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3.力的单位是 牛顿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1 N;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 线段 表示力的三要素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6.脚踢足球时,脚感觉到了痛,这说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 两 个物体上。
考点2、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常见弹力包括: 拉力 、 压力 ;
2.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其工作原理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
考点3、重力
1.定义: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 地球 。重力通常用符号 G 表示。
2.重力的大小:与 质量 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 G=mg ,其比值g= 9.8N/k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在地面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
4.重力的作用点叫 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上。
考点4、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 质量大小 有关, 质量 越大,惯性越大。
4.运动和力的关系:(1) 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惯性 是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考点5.二力平衡
1.定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物体处于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这两个力彼此平衡。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 两个 力,如果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并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平衡力 不能 (填“能或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6.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压力 大小有关,还跟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 、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 ;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变滑动为滚动 ; 使接触面分离 。
考点精练
典型习题1.如图所示是撑竿起跳的情景,此时,使其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C )
A.手 B.空气
C.竿 D.地球
典型习题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跳台滑雪比赛中的身姿,下面在空中滑翔时的运动员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
A B C D
典型习题3.绿城南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投放了共享单车,下列操作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C )
A.车把套上刻花纹 B.刹车时用力捏闸柄
C.车轴处加润滑油 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典型习题4.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D )
A.人踩在西瓜皮上滑倒 B.司机和乘客要系好安全带
C.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快速助跑
典型习题5.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牛的磁铁在8N的水平磁力作用下,吸在竖直铁板上保持静止状态,则铁板受到的摩擦力是( B )
A.5牛,方向竖直向上 B.5牛,方向竖直向下
C.8牛,方向竖直向上 D.13牛,方向竖直向下
典型习题6.翔翔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
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
C.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
D.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作业巩固
一、基础作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的是一种人们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于手柄作用在B点比作用在A点更容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C )
A.力的方向有关 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施力物体有关
3.500N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 B )
A.一辆轿车 B.一位中学生 C.一本课本 D.一支铅笔
4.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D )
A.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B.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C.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D.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5.小朱同学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实验得到下表数据。如图是某次测物体的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m/kg 0.1 0.2 0.3 0.4 0.5
G/N 1 2 3 4 5
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B.由表中数据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1kg=10N
C.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D.在成都,可用该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为0.4kg的物体的重力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着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
B.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

8
题图
)C.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D.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此时它的惯性最大
8.2023年5月22日,中国羽毛球队蝉联“苏迪曼”杯团体赛冠军。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 改变 ,同时球拍的网线也会受力发生 形变 。羽毛球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 重力 作用,将落回地面。
9.熟透了的苹果向地面掉落,这是由于苹果受 重力 作用的原因,若苹果的质量为200g,则这个力为 2 N,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受力物体是 苹果 。(g = 10N/kg)
10.骑自行车远行时,骑手相对于自行车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遇到紧急情况用力刹车,将自行车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变为 滑动摩擦 ,自行车会很快停下来;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 惯性 。
二、提升作业:
11.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C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拉力的大小;
(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 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 2、3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小英做第2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3 N;
(4)同一组的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左侧固定,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该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 不需要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写出一个);实验时用6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N,此时木板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为 3.2 N。
三、实践作业:
13.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

13
题图
)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 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并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平衡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  。
14.一个矿泉水瓶上标有“500ml”字样,装满水,求水受到的重力。(ρ水=1g/cm3,g = 10N/kg)
答:水受到的重力为5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