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02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7.2 弹力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有弹性与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课前五分钟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 F ,单位 牛顿 。2.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4.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_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_。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考点精析考点1、塑性和弹性1.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 能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考点2、弹力3.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 弹力 。考点3、弹簧测力计4.原理:在 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 伸长量 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构造:外壳、 刻度板 、挂钩、指针、刻度板和提环;使用时应注意:三清(量程、零点、分度值)、一查要垂直。考点精练典型习题1: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C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两块磁体之间的排斥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典型习题2: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由于发生 弹性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运动员的 运动状态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典型习题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C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典型习题4:如图,为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关系,小明用一根长15cm的弹簧进行实验。图1中,弹簧一端固定,一端挂一个钩码,弹簧长20cm;图2中,弹簧两端挂两个钩码,在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的情况下,弹簧的长度为( D )A.80cm B.40cm C.30cm D.25cm典型习题5: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A )A.大于4NB.等于4NC.小于4ND.无法确定作业巩固一、基础作业:1.力的测量工具是( D )A.测度尺 B.托盘天平 C.温度计 D.弹簧测力计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D )A.妈妈对婴儿车的推力 B.花瓶对桌面的压力 C.马对车的拉力 D.苹果下落时受到的重力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弹力的作用4.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具有弹性的物体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C.只有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D.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5.如图所示,调皮可爱的大熊猫爬到竹枝的末端,将竹枝压弯了。关于竹枝被压弯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施力物体是竹枝 B.竹枝发生了弹性形变C.受力物体是熊猫 D.熊猫对竹枝没有产生弹力6.如图所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配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罩体没有发生形变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C.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D.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弹力越小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应尽量避免与外壳间的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8.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B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三个同学都一样大9.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指针已指在0.5N处,那么他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的读数( B )A.加上0.5N B.减去0.5N C.既不加也不减任何值 D.不能用来测量10.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二、提升作业:1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①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③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④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如图所示,某人水平向右用力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发生了 弹性形变 ,施力物体是 手 ;墙也受到拉力,是由于 弹簧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填“手”、“弹簧”、“墙”)。13.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N,示数为 2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大 (选填“大”或“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三、实践作业:1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大 (选填“大”或“小”)。(2)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B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A 测力计。(均选填“A”或“B”)(3)若A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0.3 cm。当该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4.5N,弹簧将伸长 13.5 cm。课后反思第5题图第4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13题图第12题图第11题图第10题图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学案类型: 新授课 课时序号: 02 编稿教师: 审稿教师: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7.2 弹力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有弹性与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课前五分钟1.力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 ,单位 。2.力的作用效果: ; 。3.力的三要素 、 、 。4.怎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考点精析考点1、塑性和弹性1.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 (选填“能”或“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考点2、弹力3.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 。考点3、弹簧测力计4.原理:在 内,弹簧的 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构造:外壳、 、挂钩、指针、刻度板和提环;使用时应注意:三清(量程、零点、分度值)、一查要垂直。考点精练典型习题1: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两块磁体之间的排斥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典型习题2:中国跳水队被称为“梦之队”。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跳板由于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运动员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典型习题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典型习题4:如图,为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关系,小明用一根长15cm的弹簧进行实验。图1中,弹簧一端固定,一端挂一个钩码,弹簧长20cm;图2中,弹簧两端挂两个钩码,在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的情况下,弹簧的长度为( )A.80cm B.40cm C.30cm D.25cm典型习题5:将一弹簧测力计照图甲使用,测力计的读数为4N;若把弹簧测力计倒置,像图乙这样使用,两种情况下测力计下面挂的是同一物体,则图乙中测力计的读数应是( )A.大于4NB.等于4NC.小于4ND.无法确定作业巩固一、基础作业:1.力的测量工具是( )A.测度尺 B.托盘天平 C.温度计 D.弹簧测力计2.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妈妈对婴儿车的推力 B.花瓶对桌面的压力 C.马对车的拉力 D.苹果下落时受到的重力3.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弹力的作用4.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弹性的物体就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C.只有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D.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5.如图所示,调皮可爱的大熊猫爬到竹枝的末端,将竹枝压弯了。关于竹枝被压弯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是竹枝 B.竹枝发生了弹性形变C.受力物体是熊猫 D.熊猫对竹枝没有产生弹力6.如图所示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由罩体、松紧和铝条组成。配戴时,罩体紧粘面部,松紧跨在两耳耳根后,用手指紧压铝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覆盖鼻子、嘴巴。关于该口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罩体没有发生形变B.压弯的铝条发生的是弹性形变C.松紧形变后会对耳根处产生弹力的作用D.松紧拉得越长,对耳根处的弹力越小7.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应尽量避免与外壳间的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8.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三个同学都一样大9.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指针已指在0.5N处,那么他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的读数( )A.加上0.5N B.减去0.5N C.既不加也不减任何值 D.不能用来测量10.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D.木板产生的弹力就是木板对足球的支持力二、提升作业:1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③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④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2.如图所示,某人水平向右用力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发生了 ,施力物体是 ;墙也受到拉力,是由于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填“手”、“弹簧”、“墙”)。13.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选填“大”或“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三、实践作业:14.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做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1 2 3 4 5 6甲弹簧的长度/cm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13.5 15.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填“大”或“小”)。(2)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均选填“A”或“B”)(3)若A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1N,则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cm。当该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4.5N,弹簧将伸长 cm。课后反思第5题图第4题图第3题图第2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第13题图第12题图第11题图第10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2 7.2 弹力.doc 02 7.2 弹力(答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