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作品梗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写作品梗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3)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写作品梗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习作指导:
一、习作题目: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写一篇作品梗概。

二、习作指导

1. 阅读原作:深入阅读要写梗概的作品,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等重要元素。
2. 把握主旨:明确作品的核心思想,这将有助于在梗概中传达主要信息。
3. 梳理结构:分析作品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以便在梗概中合理组织内容。
4. 筛选重点:确定作品中的关键情节、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这些将构成梗概的核心内容。
5. 简明表达: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过多细节和描述,以保持梗概的精炼性。
6. 保持连贯:注意梗概的逻辑和连贯性,确保情节的发展和转折合理顺畅。
7. 客观叙述:尽可能以客观的视角叙述故事,避免加入个人观点和评论。
8. 校对修改:写完梗概后,仔细检查语法、拼写和标点错误,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三、习作技巧

1. 突出重点:在梗概中突出作品的重点和关键信息,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作品的核心内容。
2. 按顺序叙述:可以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或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叙述,使梗概更具条理性。
3. 运用连接词: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句,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使梗概更加流畅。
4. 概括总结:对复杂的情节进行概括和总结,避免过于冗长的描述。
5. 保留关键细节:保留一些关键细节,如重要的对话、动作或场景,以增强梗概的吸引力。
6. 展示人物特点:简要描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7. 体现作品风格:尽量保留作品的独特风格和语气。

四、注意事项

1. 尊重原作:不要改变原作的基本情节、人物和主题,保持梗概的准确性。
2. 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描述和解释,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传达作品的主要内容。
3. 注意篇幅:根据要求控制梗概的篇幅,通常不宜过长。
4. 独立完成:尽量自己完成梗概的写作,不要抄袭或直接引用原作中的内容。

五、总结

写作品梗概需要对原作进行深入理解和精心提炼,以简洁而准确的方式呈现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突出重点、保持连贯和注意语言表达,可以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梗概。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原作、简洁明了和符合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写作品梗概的能力,更好地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习作范文两篇:
《西游记》作品梗概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故事中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唐僧是一位慈悲为怀的高僧,他受命前往西天取得真经,以拯救世人。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各具特色,一路上与他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
孙悟空是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他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猪八戒则是一个贪吃懒做但又不失可爱的形象。沙悟净忠诚老实,任劳任怨。他们在取经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和困难,但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
在旅途中,他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遇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取芭蕉扇等。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师徒四人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善良。
最终,他们成功取得真经,回到东土大唐,弘扬佛法,拯救众生。师徒四人也因此修成正果,获得了不朽的功绩。
这部小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彩的情节,传达了关于勇气、坚持、善良和团队精神的重要价值观。它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文学经典。

教师点评:
- 第一段:对《西游记》进行了简单介绍,概括了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教师点评:清晰明确,引入主题。
- 第二段:介绍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展现了各自的特点。教师点评:人物形象鲜明,为后续故事发展铺垫。
- 第三段:通过列举一些经典情节,如“三打白骨精”等,使读者对小说内容有更具体的了解。教师点评:具体情节展现,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 第四段:描述了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强调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团结合作。教师点评:突出主题,体现小说的精神内涵。
- 第五段:总结了他们取得真经的成果,以及所传达的价值观。教师点评:升华内容,引发思考。
- 第六段:对整部小说进行了评价,肯定了其文学价值。教师点评:评价客观,准确到位。
总评:
- 本文梗概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情节和主题等方面。
- 作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使读者对这部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 每个自然段的点评精准地指出了该段的亮点和特色,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 整体结构清晰,逻辑连贯,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
《水浒传》作品梗概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一群梁山好汉的故事。他们因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起义军,与朝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教师点评:总体概括《水浒传》的概况。
故事的开端,高俅因为球技了得,得到了宋徽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尉。但他却利用自己的职权,欺压百姓,陷害忠良。其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深受其害,被高俅设计陷害,误入白虎堂,最终被逼上梁山。教师点评:简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在梁山好汉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行者武松,他为人正直,武艺高强。在景阳冈上,他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老虎,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还有智多星吴用,他智谋过人,为梁山的发展出谋划策,是起义军的重要谋士。教师点评:通过对个别英雄人物的描述,展现了梁山好汉的形象,使读者对他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随着梁山好汉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与朝廷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在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好汉们展开了多次反抗朝廷的行动。他们攻打城池,惩治贪官污吏,为民除害,赢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教师点评:强调了梁山好汉的正义性,以及他们行动的意义。
然而,梁山好汉的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在招安之后,他们被朝廷派去攻打方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损失惨重。许多好汉在战争中牺牲,最终幸存下来的人也寥寥无几。教师点评:描述了起义军的失败,使故事的发展更具戏剧性和悲剧性。
《水浒传》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人物描写,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苦难。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教师点评: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总结,使读者对《水浒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水浒传》是一部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教师点评: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水浒传》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总评:
- 本文结构清晰,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简要地概括了《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 对主要人物和情节的描述准确到位,使读者能快速了解作品的梗概。
- 在每个自然段的点评中,不仅对段落内容进行了分析,还指出了其在整个作品梗概中的作用,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 总评部分对作品的主题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读者对《水浒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 整体评价客观、准确,对学生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