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题目分析“抓住细节”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项重要习作主题。这个主题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使他们能够写出更加真实、生动、感人的文章。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生动性。通过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状态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因此,抓住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之一。观察与描写:要抓住细节,首先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要时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注意观察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细节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通过抓住细节的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描写细节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细节的特点和魅力充分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二、习作指导 1. 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难忘”强调了这一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那一刻”则限定了时间范围,需要聚焦一个具体的时刻。2. 选材:选择具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可以是一个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场景等。这些细节能够引起你情感上的共鸣,让你难以忘怀。3. 构思:在写作前,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4. 表达: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事件中的细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你当时的感受和情绪。5. 修改:写完后,仔细检查文章的语法、拼写错误,并对内容进行润色,使其更加生动、感人。 三、习作技巧 1. 细致观察:要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事物。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停留观察、对比观察等方法,捕捉到更多的细节。2. 选择重点:在描述细节时,要有所选择,突出最能表现主题的关键细节,避免过于琐碎。3. 运用修辞: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增强细节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4. 描写方法:多运用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使细节更生动形象。5. 真实感受: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细节有情感温度,更能打动读者。6. 详略得当:在描写细节时,要注意详略得当,避免过于冗长,影响文章的整体节奏。 四、注意事项 1. 切合主题:细节描写要紧密围绕文章的主题,为表现主题服务。2. 避免浮夸:细节描写要真实可信,避免过分夸张或虚假。3. 突出个性:要展现出独特的观察和感受,避免千篇一律。4. 注意顺序:在描写细节时,要注意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5. 前后呼应:细节描写要与文章的其他部分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总结 抓住细节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通过仔细观察、精心选择、生动描述和真实感受,我们可以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主题不明确、描写不真实等。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不断实践,提高自己抓住细节的能力,写出优秀的作文。习作范文:悲伤的那一刻生活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而悲伤的那一刻,无疑是这幅画卷中最沉重、最深沉的一笔。它或许短暂,却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难以忘怀的记忆。点评:开篇简明扼要地点明文章的主题,同时用比喻将生活比作画卷,突出了悲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我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中紧握着一张纸条,那是妈妈刚刚留给我的。纸条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我仍然能够清晰地认出那几行字:“孩子,外婆去世了,你快点回家。”点评:通过描述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和手中的纸条,为下文揭示悲伤的原因做了铺垫。同时,通过“紧握着”和“模糊”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我”内心的紧张和悲伤。我愣住了,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外婆去世了?这怎么可能?她明明还那么健康,总是笑眯眯地给我做好吃的,怎么会突然去世了呢?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更多的却是难以言喻的悲伤。点评:通过描述“我”的愣住和内心的疑惑、不解、悲伤,展现了悲伤的那一刻对“我”的强烈冲击。同时,通过反问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我匆忙赶回家中,只见家中一片肃穆。妈妈红肿着眼睛,默默地站在一旁。我走到外婆的房间,只见那里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一张冰冷的床和一些零散的物品。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汹涌而出。点评:通过描述家中的肃穆和外婆房间的冷清,进一步渲染了悲伤的氛围。同时,通过“红肿着眼睛”和“汹涌而出”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我”内心的悲痛和痛苦。我想起和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馨的画面如今却变成了永远的回忆。她曾经手把手教我学做饭,耐心地听我讲述学校里的趣事,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无私的关爱。可是现在,她却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无法见到她、听到她的声音了。点评:通过回忆和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深厚感情和失去她的巨大悲痛。同时,通过“手把手教我学做饭”、“耐心地听我讲述”等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可信度。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外婆的离世让我意识到,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留住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珍惜和身边的人相处的每一刻。点评:通过反思和感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同时,通过强调珍惜当下和与身边的人相处的重要性,为文章增添了启示意义。如今,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刻的悲伤和痛苦,心中仍然充满了无尽的哀思。然而,我也明白,生活还要继续,我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我要学会坚强,学会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去。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用更加珍惜和感恩的心态去生活,去怀念那些曾经给予我爱和关怀的人。点评:通过回顾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决心。同时,通过强调坚强和感恩的重要性,为文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教师总评:这篇习作以“悲伤的那一刻”为主题,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悲伤时刻。文章从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开始,逐步揭示了悲伤的原因——外婆的离世。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愣住、内心的疑惑和不解、以及赶回家中看到的肃穆和冷清,展现了悲伤的那一刻对自己的强烈冲击。同时,通过回忆和外婆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反思和感悟,表达了对外婆的深厚感情和失去她的巨大悲痛,以及珍惜当下和与身边的人相处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内容丰富,是一篇优秀的习作。在细节描写方面,作者通过具体的场景、人物反应和内心感受来展现悲伤的那一刻,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和真实。此外,作者在文章的结构和层次上也处理得很好,使得整篇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