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教材同步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4. 电容器的电容 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 教材同步 人教版(2019) 必修 第三册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4. 电容器的电容 导学案

资源简介

物理导学案 编号:
命制人: 审核人:
课题 10.4-电容器的电容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3.了解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现象及能量转化。 使用时间 2023-9
核心素养 结合具体问题构建电容器动态分析模型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个性化备课及感悟反思
课前预习知识点一:电容器1.构造:两个彼此_____又相互_____的导体就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如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靠近且两板间充满绝缘物质(电介质),这两板就组成了平行板电容器。2.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指其中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_______。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如图所示):(1)充电:使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叫作_____。(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板的异种电荷中和的过程叫作_____。知识点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________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________之比。2.公式:C=________。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_____,符号:F,1 F=1 C/V。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和_____。换算关系:1 F=___ μF=____ pF。4.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5.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_________时的电压。(2)击穿电压:电介质被_____时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被损坏。知识点三:平行板电容器1.结构:由两块彼此_____、互相靠近的_____金属板组成的电容器,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器。2.决定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平行极板正对面积S成_____,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_____,与极板间距离d成_____。3.表达式:C=_______,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四、常用电容器1.分类:(1)按电容是否可变分:_____电容器、_____电容器。(2)按电介质分:空气电容器、_________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2.常见的电容器:(1)固定电容器: (2)可变电容器:课堂探究探究一:电容器和电容1.C= Q/U是电容的定义式,由图像也可得出:C= 2.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电容器本身,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以及电势差U均无关。 [例题1]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U=2 V,现使它的电荷量增加ΔQ=5×10-6 C,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升高为6 V。求:(1)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2)电容器原来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探究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动态分析1.平行板电容器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抓住不变量,分析变化量,紧抓三个公式: [例题2]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如图所示)。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当堂检测1.超级电容器又叫双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如图为一款超级电容器,其标有“2.7 V 9 000 F”,可知 (  )A.超级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跟电压成正比B.电压为1.2 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 000 FC.该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带的电荷量为9 000 CD.该电容器只有两端加上2.7 V电压时才能正常工作2.(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源、电阻R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有带电小球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中间,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带电小球将竖直向下运动B.带电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课后巩固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B.电容器A的电容比B的大,说明A的带电荷量比B多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D.由公式C= Q/U 知,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10 V,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 C,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5×105 F2.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C.θ减小,Ep增大 D.θ减小,E不变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