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名人之孙中山先生个人简介通用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近代史名人之孙中山先生个人简介通用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近代史名人介绍教学通用PPT模板
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目录
contents




人物生平
为政举措
主要著作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他成长于一个贫困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
1875年(光绪元年),孙中山得以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当时,村中有个太平天国遗兵冯爽观,时常向孩子们讲述太平军反清的故事,孙中山对此很感兴趣,对洪秀全等反清人士亦有了崇拜。


人物生平
1879年(光绪五年),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
1892年(光绪十八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随后
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
人物生平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比、德、法等国的留学生中建立了革命团体,在此期间也与国内的革命团体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联系。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
民族
民生
民权
人物生平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在美国得知消息后
12月下旬回国,即被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
2
3
人物生平
不仅国民党阵营极度悲痛,就连北方各派系也同样承认孙中山共和元勋的历史地位。作为当时民国政权代表的北京政府执政段祺瑞发布哀悼令,称颂孙中山“倡导共和,肇我中夏。辛亥之役,成功不居。仍于国计民生,殚心擘画,宏谟毅力,薄海同钦”。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中山先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逝世,宇内皆殇。




为政举措
孙中山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族、民主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为政举措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建国方略




主要著作
《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这是孙中山唯一流传下来的完整的诗。诗中祭奠和追思的是萍浏醴起义烈士刘道一。




人物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物评价
列宁: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称赞孙中山"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
陈锡祺:孙中山先生领导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提出过系统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计划,这充分显示了孙中山先生的气魄与眼光,他的很多设想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近代史名人介绍教学通用PPT模板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