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余光中文学小说作家名人人物介绍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名人介绍



PPT TEMPLATE OF LITERATURE NOVEL READING SHARING MEETING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By Yushen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入金陵大学外文系,1949年转厦门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作者简介
By Yushen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人物背景介绍
By Yushen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青年会中学(后并入南京市第五中学)读书。
1947年,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分别考取北大及金陵大学。因北方不宁,入金大外文系。
1948年,创作初期,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
1949年,年初内战转剧,随母自南京逃往上海,再去厦门,转厦门大学外文系二年级下期。7月,随父母迁香港,失学一年。
1950年,5月到台湾,9月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台大毕业,处女作《舟子的悲歌》诗集出版。以第一名考进联勤陆海空军编译人员训练班。
人物经历
By Yushen
01
作家简介
AUTHOR PROFILE
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于其校逸仙馆举办“台湾书写·世界发光 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的讲座,由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余光中教授和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陈芳明所长,以谈话的方式面对学生演讲。4月,受邀出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
2012年4月20日,受聘担任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2014年4月,受邀担任澳门大学“驻校作家”。2015年2月27日至3月6日,余光中教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主持新亚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学术讲座暨第二十八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其间,余教授主讲了三场公开讲座,探讨中西诗人和诗歌的特色与异同,并分享赏析诗歌朗诵的心得。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晚年生活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By Yushen
作品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余光中经典》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
《乡愁》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1年
《石器时代》 文艺出版社 1952年
《歌》 野风出版社 1952年
《五陵少年》 文星出版社 1967年
《天国的夜市》 三民出版社 1969年
《敲打乐》 蓝星诗社 1969年
《在冷战的年代》 蓝星诗社 1969年
《白玉苦瓜》 大地出版社 1974年
《天狼星》 洪范出版社 1976年
《与永恒拔河》 洪范出版社 1979年
《余光中诗选(1949-1981)》 洪范出版社 1981年
《隔水观音》 洪范出版社 1983年
《紫荆赋》 洪范出版社 1986年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By Yushen
作品名称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梵谷传》 重光文艺出版社 1957年
《老人和大海》 重光文艺出版社 1957年
《英诗译注》 文星出版社 1960年
《美国诗选》 今日世界出版社 1961年
《英美现代诗选》 学生出版社 1968年
《录事巴托比》 今日世界出版社 1972年
《不可儿戏》 大地出版社 1984年
《土耳其现代诗选》 林白出版社 1984年
《温夫人的扇子》 大地出版社出版社 1992年
《守夜人》 九歌出版社出版社 1992年
《理想丈夫》 大地出版社 1995年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By Yushen
1962年,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
1982年,54岁,《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1984年,56岁,获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
1985年,57岁,获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
1989年,61岁,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
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
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0年,62岁,获选台湾笔会会长
1991年,63岁,获美西华人学会的“文学成就奖”
香港翻译学会的荣誉会士衔。
成就荣誉
02
主要作品
MAIN WORKS
By Yushen
1994年,66岁,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6年,68岁,《井然有序》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1997年,69岁,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8年,70岁,广电基金会拍摄“诗坛巨擘--余光中”影集。获颁文工会第一届五四奖的“文学交流奖”、中山大学“杰出教学奖”、中华民国“斐陶斐杰出成就奖”、行政院新闻局“国际传播奖章”。散文集《日不落家》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七十大寿发表新作及新书出版等活动,被台湾电视公司“人与书的对话”选为1998年“十大读书新闻”之第六。
1999年,《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
2000年,72岁,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2001年,73岁,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成就荣誉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诗歌艺术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文学精神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且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写作手法
比喻和比拟在余先生的作品中也透露出不同凡响的新潮,富於变化,节奏感强,富於动态特徵,完全的颠覆传统静态比拟,也不满足於单纯的明喻,更欣赏用隐喻,其中我们举《我的四个假想敌〉中,树上的果子和路人内神通外鬼来看,显然一般状况下对家中的女性跟树木之间的比喻,就是那莫名背了黑锅的红杏,可是先生跳脱出来,用树上的果子形容余家有女初长成已创新意,又摆脱果子的静态刻板印象,把它们描绘得活蹦乱跳,内神通外鬼,也因此展现余光中作品中另外一个经常出现的特色一幽默感, 那是一种让人会心一笑的娱弄笔法,不同於一般默剧的滑稽。
03
创作特点
CREATIVE FEATURES
By Yushen
余光中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惊这是八月,星在天上,人在人间;从诗歌蕴含的情感来谈:余光中的诗歌不管是题咏爱情;从表现形式来谈:他的诗歌格律不是句句押韵,而是情;关于散文方面,余光中经常用文字的简省空白的利用;先看看《听听那冷雨》中的“雨”.“听听,那冷雨;“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惊这是八月, 星在天上,人在人间。七夕已过,中秋未至,夏正可怜”《幻》"夜原是立体的,虽然时间在鼠噬”《幻》,这是余光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细腻婉约,简约而有韵律美,从中,余光中的诗歌特点可见-斑。
创作特点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12月29日,余光中告别式在高雄举行,两岸暨海外文化界人士、亲友以及学生近千人齐聚为余老送别。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携夫人周美青、中国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到场悼念。
2018年2月2日,其夫人范我存到香港捐出余老手稿、眼镜,以及个人收藏的齐家文化玉器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和文物馆。
2月2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举办“余光中手稿及藏品捐赠典礼”。仪式上,余光中夫人及两个女儿等一众嘉宾、学者,齐聚一堂,透过一段影像,追忆余光中的香港岁月。
后世纪念
台湾诗人余光中
2017年12月14日溘然长逝 。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作品风格
02
余光中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 (中国台湾网评)
人物评价
01
04
人物评价
CHARACTER EVALUATION
By Yushen
余光中走了,在七十年的台湾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流亡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的泥土,到最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
人物影响
By Yushen
YOUR LOGO
A UNIVERSITY
名人介绍
PPT TEMPLATE OF LITERATURE NOVEL READING SHARING MEETING










演讲人:XXX
时间:20XX.X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