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气象灾害【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指出常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特点。(区域认知)2.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观)3.结合实例或材料,认识不同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自主预习】一、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是因① 的降水或② 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影响因素:③ 因素和地形因素。 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2)引发河流④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人口越密集、⑤ 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二、干旱灾害1.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⑥ 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时,被称为干旱灾害。 2.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⑦ 的旱灾最严重。 3.旱灾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影响畜牧业发展;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4.我国旱灾发生范围广,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⑧ 、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⑨ 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三、台风灾害1.台风是在热带或⑩ 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涡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 等。 3.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源于西北太平洋,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且多发生于 季节。 四、寒潮灾害1.寒潮是因 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寒潮多发生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 到次年初春时节。 3.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使得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大雪、冻雨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等。 【答案】 ①连续性 ②短时强降水 ③气候 ④泥沙淤塞⑤经济发展 ⑥异常偏少 ⑦非洲 ⑧季节变化 ⑨华北⑩副热带 西北太平洋 风暴潮 夏秋 强冷空气深秋【合作探究】情境导入 2021年7月20日6时,河南登封市一家铝合金厂因洪水漫延到厂区,洪水与区内合金槽内的高温溶液相遇后引发剧烈爆炸。郑州暴雨过后,许多车辆被大水冲入沟内,损毁严重。7月19日晚间至20日,河南暴雨致使众多列车晚点,其中福州开往洛阳的K31列车停在荥阳市高山镇穆沟车站待避,被困近16小时。此次水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其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主题1:洪涝灾害主题探究情境 2021年7月,河南省郑州市发生强降雨,造成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郑州市大部分地区受地势影响不易排水,最低海拔低于黄河河岸。相关部门通过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受灾范围,并及时进行抢救和灾后恢复工作。下图为郑州市水系图。任务1 描述郑州市的地势特征。 【答案】 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低平,西高东低。任务2 推测此次郑州市特大洪灾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持续性强降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引发洪灾;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加剧洪涝灾害;城市排水系统落后。任务3 列举洪水灾害的防避措施。 【答案】 修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疏浚河道,建设分洪区,提高人们的防洪减灾意识。知识小结1.洪涝灾害的形成条件2.影响洪涝灾害分布的因素(1)气候因素:洪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2)地形因素:多分布在沿河、沿海地势低洼的地区。3.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4.危害社会方面 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生态方面 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其他方面 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5.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1)自然原因因素 影响流域状况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汇水速度加快,容易形成洪水土壤含水率 土壤含水率高植物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况 支流 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河道 河道弯曲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谷 纵向坡度小入海口 入海口狭窄 (2)人为原因因素 影响破坏流域内植被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降低 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洪水水位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对点训练 读我国洪涝多发区分布图,回答1~2题。1.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是( )。A.雨季漫长 B.地势低平C.河网密布 D.植被稀疏2.图示洪涝多发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雨季差异 D.气温差异 【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洪涝多发区主要有渤海西岸沿海地区、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渤海西岸沿海地区位于北方地区,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因此雨季漫长不是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我国洪涝多发区一般位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一般地势低平地区最可能被洪水淹没或地表水积水成涝,因此地势低平是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渤海西岸沿海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河网并不密布,因此河网密布不是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植被一般比较密集,因此植被稀疏不是我国洪涝多发区的共同特点。第2题,我国洪涝多发区都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的降雨往往是洪涝多发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各地雨季的长短、早晚不同,导致洪涝多发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我国锋面雨带南北推移,与纬度位置有一定的关系,我国锋面雨带往往是呈东北—西南走向,与纬线不完全平行,因此纬度位置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图示洪涝多发区大多位于沿海地区,也有部分洪涝多发区位于内陆地区,因此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与距海远近关系不大;气温差异与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主题2:干旱灾害主题探究情境 干旱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任务1 指出图中显示的我国旱灾的空间分布特点。 【答案】 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任务2 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答案】 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任务3 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答案】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任务4 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次生灾害。 【答案】 森林火灾。任务5 干旱灾害会给我国的农牧业带来哪些危害 【答案】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知识小结1.干旱与旱灾(1)干旱: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2)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时,被称为干旱灾害。(3)关系:只有出现干旱后才会形成旱灾;干旱地区的旱灾并不一定严重。2.危害农业方面 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畜牧方面 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饮水方面 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灾害方面 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3.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候:一个地区某时段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又较高,蒸发量较大,易引发旱灾。下图示意我国旱灾分布区旱灾多发的气候原因。②地形:地表起伏大,地表水难以保存,也易发生旱灾。③地质: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地表水易下渗。(2)人为原因: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地区人口越多,工农业越发达,需水量就越大,越容易引发旱灾;同时地区的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不足,也会加重旱灾。4.我国旱涝灾害的主要形成原因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早晚的年际变化是我国旱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洪涝;南方降水少,多旱灾。夏季风弱的年份,雨带向北挺进慢,北方降水就偏少,易形成旱灾;雨带长期影响南方,南方降水多,易形成涝灾(如下图)。对点训练 读我国某时段干旱灾害的分布图(阴影越深表示灾害程度越重),回答1~3题。1.图示发生严重干旱的地区主要包括( )。A.晋、冀、豫B.鄂、豫、皖C.湘、鄂、赣D.黔、滇、桂2.图中严重干旱区的旱情发生的时段是( )。A.4~5月B.7~8月C.10~12月D.1~3月3.此时该灾害会危害当地的农作物,受其危害最大的是( )。A.油菜 B.棉花C.小麦 D.水稻 【答案】 1.C 2.B 3.D【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图中发生严重干旱的地区主要是湖南、湖北和江西一带。第2题,由上题分析并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图中发生严重干旱的地区主要是湖南、湖北和江西一带,在每年的7~8月,由于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伏旱天气。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干旱严重的时段是7~8月,此时正值水稻的生长季节,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大,若此时干旱缺水,会导致水稻因缺少水分而无法正常生长。主题3:台风灾害主题探究情境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下图示意1929~2019年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台风年均登陆次数统计。任务1 指出1929~2019年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台风年均登陆次数的分布特征。 【答案】 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差异明显;主要集中在东南和南方沿海各省级行政区;整体上纬度较低的省级行政区登陆次数较多。任务2 分析广东省台风登陆次数多的原因。 【答案】 广东省纬度相对较低,更接近台风源地;广东省海岸线较长,台风可登陆的地带较多。任务3 简述台风给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 不利影响: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会摧毁建筑物,破坏交通、通信设施,影响渔民出海,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利影响:有利于消暑、抗旱。知识小结1.台风灾害的特点源地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发生时间 夏秋季节分布 世界 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加勒比海(在后两个地区发生的被称为飓风),其中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我国 集中区 东南沿海地区范围 南起广西,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常受台风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会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差异 沿海重,内陆轻南方重,北方轻杭州湾以南频次高,杭州湾以北频次低灾情 差异 沿海省份的台风灾情最重变化 灾害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与沿海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2.台风灾害——狂风、暴雨、风暴潮(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2)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害近海养殖,等等。(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等等。3.台风的有利影响可以为受其影响的地区带来丰富的淡水资源,缓解干旱;同时可起到降温消暑的作用。对点训练 台风“尼格”于2022年11月3日在广东珠海登陆。读台风结构示意图,回答1~2题。1.“尼格”将带来( )。A.风暴潮 B.暴风雪C.沙尘暴 D.海啸2.图中风力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台风提供强大动力,引发风暴潮;台风主要发生在副热带海域,该海域温度高,不会产生暴风雪;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沙尘暴少;海啸主要是海底地震引发的。第2题,甲、乙位于外围大风区,丙位于台风眼,丁位于旋涡风雨区,三区域风力最强为丁区域。主题4:寒潮灾害主题探究情境 下图为2021年12月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任务1 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北京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 偏北风(西北风或东北风亦可)。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所在位置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任务2 比较北京、长沙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答案】 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长沙所在位置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降水多,有利于污染物沉降。任务3 指出此时南方地区最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结合材料说明该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 【答案】 寒潮(或低温冻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2月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中心,成为冷空气源地,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知识小结1.寒潮及其成因2.我国的寒潮灾害时间分配 冬半年 9月~次年5月高峰期 春季高峰期:3~4月。秋季高峰期:10~11月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路径 偏西路径 从西伯利亚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南推进偏中路径 经蒙古高原向我国中部、南部移动东北路径 经我国东北地区向我国华北地区及东部沿海侵入影响差异 山体北侧 山体北侧阻挡南下冬季风,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 山体阻挡南下冷气流,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寒潮灾害 农业生产 低温、大风对北方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交通通信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寒潮天气 北方天气 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南方天气 降温、冻害、雨雪影响范围 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3.寒潮的有利影响(1)带来降雪,有利于保持土壤墒情,以及保护越冬作物。(2)低温可杀灭害虫。(3)可驱散雾霾,净化空气。(4)可带来风能资源。对点训练 2022年11月27~30日,入冬后最强寒潮自西向东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此次寒潮降温剧烈,雨雪和大风影响范围广,吉林、辽宁和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我国大部地区降温剧烈,最高降幅达18 ℃。读图,回答1~3题。1.本次寒潮发生在(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2.寒潮来临时,我国北方农民常用熏烟的办法保护农作物。这种做法是为了使(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3.寒潮带来的危害有( )。①农作物遭受冻害 ②洪涝灾害多发 ③破坏通信设备和输电线路 ④使病虫害滋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B 2.D 3.B【解析】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气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大气中,因此寒潮发生在对流层。第2题,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熏烟可以增加大气中的颗粒物,以此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保温作用的效果。第3题,从材料可知,寒潮会带来剧烈降温、大风、沙尘和大范围雨雪天气,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积雪和结冰现象会破坏通信设备和输电线路,①③正确;洪涝灾害与寒潮无关,寒潮会将害虫冻死,②④错误。【随堂检测】思维构建 【答案】 ①气候 ②夏秋季节 ③冬半年即时训练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1~2题。1.台风侵袭我国的时间主要在( )。A.冬春之交B.夏秋季C.春季D.冬季2.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在台风来临前采取紧急预警措施,主要是防范台风带来的(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暴雨洪涝 ④严重干旱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台风侵袭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第2题,台风会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而不会造成严重干旱。 2022年11月末,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大风肆虐,出现雨雪,气温暴跌,局地降温超20 ℃。据此回答 3~4题。3.此次寒潮的大风给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带来的关联性自然灾害是( )。A.降温→洪涝B.大风→风暴潮C.雨雪→干旱D.大风→沙尘暴4.市民防御寒潮的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储存大量食品 ②关注天气预报 ③增加户外活动④及时添加衣物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3.D 4.C【解析】 第3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受寒潮影响,会有大风,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易引发沙尘暴;降温不会引发洪涝灾害;风暴潮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会出现风暴潮;雨雪会缓解干旱。第4题,寒潮来临,储存大量食品可以防御寒潮,①正确;关注天气预报可以了解寒潮的情况,但不能防御寒潮,②错误;寒潮来临,要减少户外运动,③错误;寒潮来临,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冻伤,④正确。 2021年7月长江汛情严峻,险情不断。湖北是长江流域防洪最险要的省份,其省会武汉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江汛、山洪、湖涝、城市渍水等情况,防汛压力巨大。读武汉和长江水位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7月长江武汉段汛情严峻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暴雨频发B.梅雨降水偏多C.夏季风势力偏强D.长江流域面积广6.武汉“湖涝”严重,其上涨的湖水的主要来源是( )。①地表径流 ②大气降水 ③地下水 ④长江水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 5.B 6.D【解析】 第5题,受锋面雨带推移的影响,6~7月正值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节,此次长江汛期是入梅以来降水时间长、雨量大导致的;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对武汉的影响并不大;夏季风势力强,雨带将迅速北进,长江流域降水将偏少;此次长江汛情严峻,与长江流域面积广有关,但是本次武汉汛情的发生主要是降水导致的。第6题,由于湖泊低于周边地势,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可以直接注入湖泊,①正确;雨季时,大气降水多,会直接提高湖泊水位,②正确;长江水位高,可通过地下透水砂岩渗入湖中,从而减少了湖水下渗量,③正确;由于堤坝闸门的作用,长江水无法通过地表注入武汉城区的湖泊,④错误。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