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明确社会保障制度涵盖的内容及其发展;晓知社会福利的含义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掌握财政补贴的性质及内容;了解我国财政补贴状况。 重点和难点:1、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内涵,财政补贴的性质2、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是国家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向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困难的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一)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1、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税),是以企业的工资支付额为课征对象,由雇员和雇主分别缴纳,税款用于各种社会福利开支的一种税。特点:受保人与投保人有对称性,收入与支出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2、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支付政府财政资金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抚恤等方面的福利性支出。特点:资金提供者不一定是转移支付的接受者,即收入与支出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等的。二、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及其筹集方式(二)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1、完全基金制受保人接受的社保资金来源于本人、本人所在单位和国家在就业期间缴纳的保险费积累,是一种自我养老的筹资模式。2、现收现付制政府用每年收缴的社保资金支付当年应付的社保费用,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筹资模式。3、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两种模式的结合。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自于现收现付,另一部分来自于完全积累。三、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1、社会保险: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失去工资收入之后仍然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2、社会救济: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所提供的最低生活救助。3、社会福利:通过各种福利事业、福利设施、福利服务使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总称。4、社会抚恤: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休和退伍军人、烈属等,提供的社会保障。1、“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险模式这一模式的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即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强调劳动者权利与义务对等,社会保险缴费多少与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第二节 社会保险模式的国际比较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险模式这一模式是以普遍性和统一性的保障原则为核心,全体居民和公民不论其有无收入和是否就业,都可享有国家制定的各项福利保障。这种模式下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的税收。实行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英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国。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险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统包”为核心,由政府对福利进行直接分配,社会保障事务由国家统一办理,社会保障费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必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实行这一模式的主要是以前苏联、东欧各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国家。4、“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色是财政不给予支持,强制雇员和雇主同时投保;职工和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全部记入职工个人储蓄账户,职工达到退休时连同本息一次发还给职工,养老保险金额与个人劳动贡献或劳动报酬紧密相连。实行这一模式的主要是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一、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第三节 社会福利支出1、联系:两者都属于政府转移性支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2、区别:(1)社会保险以失去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为限;社会福利则以全体社会成员为适用对象。(2)社会保险是给予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是为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而采取的社会保障。(3)享受社会保险者必须履行缴纳保险税(费)的义务;社会福利则不需要缴费。(4)社会保险资金来源于个人、雇用单位、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社会福利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或社会筹集。二、社会福利支出的内容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提高全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各种政策和社会服务,解决全社会成员在各个方面的福利待遇问题。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如美国,有两种类型的福利支出。一种是向穷人提供可随意使用的现金救济,包括家庭及子女救济支出和社会保障附加支出。另一种是向受益人提供特定内容的救济,又称物品救济。如提供公共住房、公共医疗乃至免费供给食品等。三、社会福利支出及其影响(一)物品救济支出及其影响1、美国食品券支出情况在美国凡是家庭必需品的支出超出家庭收入30%的,均可得到食品券补贴。从1964年到1974年的10年间,联邦政府用于此项的支出由990万美元增至54亿美元,1985年增至110亿美元。该支出的领取人数由1964年的40万人增加到1985年近2000万人。1986年,一个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如果低于14000美元,就可以得到食品券救济。年份 惠及人数(万人) 支出额(亿美元)2007年 2650 3102008年 2800 3702009年 3150 550AEIBODF其他产品C食品E′I′F′D′2、食品券支出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假定消费者在持食品券购买食品时可以得到降价1/3的优惠。当食品原价格为30美元时,消费者持券购买时只需支付20美元,由政府补贴的差价为10美元。政府的食品券政策不仅增加了个人的食品消费量,也增加了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福利支出的基本目的。3、食品券支出的间接影响食品数量P(30)O食品价格SDEP`(36)D′E′(1)食品券支出使得食品价格升高,降低了食品券支出的有效性政府食品券支出降低了低收入者购买食品时的价格,但比政府原先所预期的要少。食品券支出使受补贴者能够购买并消费更多的食品,增加了社会对食品的需求量。但同时由于需求量的增加导致价格升高,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食品券支出的有效性。A ′AO其他商品价格SD′DEE′其他商品品数量(2)食品券支出对其他商品的供求也会产生影响,导致其价格上升食品券支出同时也能增加补贴者对其他产品的消费,从而也使其他商品价格上升。(二)福利支出对人们工作愿望的影响1、发放福利性救济本身容易使穷人产生依赖和懒惰情绪2、把福利救济额作为被救济者收入水平函数的做法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愿望和热情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内容(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功能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客观要求,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给予的特殊补助。性质:是财政无偿转移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异同:都是财政的无偿性转移支付,差别体现在同价格体系的关系上功能:分配功能和调节功能第四节 财政补贴(二)财政补贴的分类1. 按补贴环节分 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2. 按是否明确分 明补暗补3. 按补贴形式分 实物补贴现金补贴4. 按补贴性质分 生产性补贴消费性补贴5. 按受益主体分 企业补贴居民补贴(三)财政补贴的内容1、价格补贴2、企业亏损补贴3、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4、公益事业补贴5、外贸补贴6、财政贴息二、我国的财政补贴及其改革(一)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1、与价格改革的目标相违背2、不利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3、不利于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4、不利于节约经济资源(二)我国财政补贴改革1、转换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观念2、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将暗补改为明补3、推进价格改革,理顺价格体系一、改革的必要性1、覆盖范围狭窄,不同所有制的劳动者待遇悬殊2、差别过大和平均主义同时并存3、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高待遇4、社会化程度低第五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1、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新模式2、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新的医疗保险体制3、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4、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1)城镇全体劳动者(2)农村到城镇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3)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与完善1.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2.社会保险制度的模式有哪些?3.社会保险基金各国采用的管理办法主要有哪几种?4.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的关系是什么?5.财政补贴的内容是什么?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考题思考货币(现金)救济与实物救济的比较E`i1BCD乙产品AO甲产品Fi2E结论:相同的效用水平条件下,货币救济比实物救济花费的支出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