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目 录学科术语0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学科术语0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学科术语0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学科术语04: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 3学科术语0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学科术语06:站起来 4学科术语07:富起来 5学科术语08:强起来 6第一课 政治术语高考真题检测................................................................................................7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学科术语0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1、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3、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住,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形成原因1、内因:清王朝对内封建专制,对外闭关锁国结果: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财政拮据,社会动荡,危机四伏。2、外因: 西方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直接原因)地位及影响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学科术语0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根源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地位及影响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阻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学科术语0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区别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主题 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 彻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内容 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秩序 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问题指向 生产关系的问题 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联系 前者是后者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目的和动力。学科术语04: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三种方案及结果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的认可。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结果: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结论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学科术语0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1)理论来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3)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4)党的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5)意义: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重要贡献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具体成就:1、完成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2、实现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3、实现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4、开启惊天动地的强国大业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学科术语06:站起来发展历程1、建立新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中国人民从此走上当家作主的道路,从此站了起来。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2、三年恢复(1949-1952年):完成遗留任务并致力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3、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4、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地位及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学科术语07:富起来发展历程1、发展历程2、改革开放的目的①生产力角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制度角度: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党的建设角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②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改革开放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地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学科术语08:强起来发展历程1、新的历史方位: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我国的国际地位——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变!3、新时代的内涵:①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⑤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中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意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②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③进入了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④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 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希望加快发展 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⑤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 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结论1、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作用:①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1.(2023·浙江·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 )①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②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成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④深刻揭示了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①②符合题意。③: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③不选。④:题意不涉及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④不选。故本题选A。2.(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百年风雨兼程,百年伟大跨越。一代代中华儿女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心底的歌,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雄辩地证明(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④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新中国,走进新时期,迈入新时代,这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②入选。③: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③不选。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④不选。故本题选A。3.(2022·辽宁·高考真题)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孕育和传承的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了辉煌与荣光。上述成就的取得在于辽宁( )①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前进方向③致力于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④人民具有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与党的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书写辉煌,体现出辽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符合题意。②:1982年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干中强调的时间阶段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刚成立后等,这并未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排除。③: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强调的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力量。该选项不是设问原因,③排除。④:红色基因融入辽宁人民的血脉,书写辉煌与荣光,强调革命的胜利、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中华民族勇敢坚毅和忠诚担当的品质,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