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普 通 高 中 教 科 书《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5服装及其设计第二章 走进服装材料第 一 节 认识服装材料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范畴,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设计意指计划、构思、设立方案,也含有意象、作图、造型之意,而服装设计主要是解决人们穿着体系中诸问题的、富有创造性的计划及创作行为。服装设计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的边缘学科,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生理学及人体工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服装设计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但在内容与形式以及表达手段上又具有自身的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构成和种类。2.了解常用服装面料的种类、特点。3.了解服装面料的整理过程,认识绿色材料。教学内容分析: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一章“领略服装文化”通过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域的服饰演变,服装的分类、功能和特点,让我们领略到人类服饰的发生、发展、演变和风格的形成,都是与所处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联系的;第二章“走进服装材料”让我们学会从种类繁多的材料中鉴别和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服装的造型设计;第三章“探析服装的结构与制作”介绍结构制图的基础知识,反映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通过服装制作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第四章“感知服装设计”让我们了解到在艺术的领域里,形式感总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运用形式法则使服装产生令人愉悦的审美效果,这就是设计技巧。学情分析:大多数学生学习中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是面对大量的信息不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千万不要忽视你的近期目标,因为每完成一项设计,你就会积累更多的经验。通过努力,力求做到:享受设计过程,积极开拓创新,乐于探索实践。服装设计是可以学会的。学习服装设计,不仅需要懂得学习方法,还需要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时尚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要重视专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要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形成自我的审美观念。想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还要有理论知识的沉淀。设计的创新要靠想象力,优秀的创新都是来自于优秀的传承。因此,需要对服装设计理论和历史有所了解,同时让自己的心变得有强烈的时尚感,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能超越时代。教学重难点:了解服装材料的基本构成和种类。了解常用服装面料的种类、特点。了解服装面料的整理过程,认识绿色材料。教学策略:通过较多的设计实践项目和思考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在内容形式上做到图文并茂,使学习者能够对照图文,反复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创作出更多、更时尚的服装作品。教学准备:展示用的图片、其他技术产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老师:本节课我们学习《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5服装及其设计第二章 走进服装材料 第 一 节 认识服装材料。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来说,服装材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主要表现载体,是服装设计师的重要着眼点。不同性能的面料会产生不同的设计效果。设计师要实现他的设计构思,首先要具备识别材料、选择材料和应用材料的能力。本章将介绍服装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相关知识,包括原材料、面料风格和服装设计的面料选用原则等。一、服装材料及其构成人类服装演变的历史也是服装材料发展的历史。翻开人类服装历史,从石器时代的兽皮、树叶,到陶器时代的麻纤维,再到大工业时代的尼龙(即聚酰胺纤维,又称锦纶)面料,一直发展到今天丰富多彩的综合面料,每一种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不仅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技术进步,同时也为服装增加了新的内涵和艺术魅力。作为构成服装要素之一的服装材料,主要由纤维制品、皮革制品和其他制品等构成(图2-1)(参见教材P23)。二、服装面料服装材料包括面料和辅料两大类,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从服装面料方面来归纳,按其原材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按织造方法不同可分为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织物。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织物风格,织物风格是通过人的感觉对材料外观进行的综合评价。各种不同的服装面料都有独特的性能和表面特征,充分发挥不同面料的性能和特点,才能使服装设计达到最佳效果(图2-2)(参见教材P24)。(一)不同纤维的面料1.天然纤维面料(1)棉织物。棉织物是以棉纤维(植物纤维)织造而成的。其特点是吸湿、透气、保暖,手感柔软舒适,耐高温、无静电、耐碱不耐酸。但易起皱,受潮易起霉。(2)麻织物。麻织物是以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吸湿散热、挺括透气、穿着不易贴体、质地松散的特点,具备特殊的肌理风格及天然的光泽。未经过柔软处理的麻织物表面粗糙、贴体穿有刺痒感,不适宜做内衣。麻织物色泽柔和、风格优雅,能很好地表现出现代都市人渴望返璞归真、随性自然的审美情趣。(3)丝织物。丝织物是以蚕丝(动物纤维)为原材料纺织而成的面料,是衣料中的高档品种。丝织物柔软平服、凉爽舒适、吸湿透气,质地轻薄飘逸,有着独特的光泽,风格华丽高雅,是女装礼服、夏季服装、内衣等高端产品的最佳选择。其缺点是容易起皱、不耐高温熨烫、不耐日晒、不耐汗浸、不耐压藏,耐酸不耐碱。(4)毛织物。毛织物是以动物被毛为原材料制成的面料。毛织物手感柔软饱满、富于弹性、抗皱保暖、吸湿耐磨、可塑性强、风格独特、色泽纯正。主要用于冬季高档西服、大衣等类型的服装。毛织物的缺点是水洗容易缩水、褪色,容易被虫蛀,在热碱溶液及机械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缩绒现象,所以毛织物产品应该选择干洗并注意防虫蛀。2.化学纤维面料。化学纤维面料是以天然动植物和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制作而成的面料。通常分为人造纤维面料和合成纤维面料两大类。它们的共同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因容易保管、收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合成纤维的缺点是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1)人造纤维面料有富春纺、人造棉、人造丝、人造毛、天丝、莫代尔等,其特点是:柔软滑爽、吸湿透气,但容易皱、缩水率大。(2)合成纤维面料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氨纶、丙纶、氯纶等各种面料,如柔姿纱、尼龙纺、腈纶花呢等。合成纤维面料中的氨纶面料富有弹性,一般用来制作泳装(图2-3)(参见教材P25)、体操服、健身服和潜水服等。化纤业的发展使化学纤维面料越来越具有天然织物的特点,同时也与天然纤维交织,互补各种纤维的特性。(二)不同织造方法的材料1.机织物。由互相垂直排列的经纱与纬纱,在织布机上按一定的交织规律织出来的纺织品。一般机织物结构稳定,布面平整,适合各种裁剪方法。2.针织物。由一根或若干根纱线,在针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串套而成的纺织品。一般针织钩分为经编、纬编两大类。针织物生产效率高,质地松软,易变形,弹性好,抗皱,透气。3.非织造织物。将不同纤维经揉搓、黏合、针刺等方法集合而成的材料,俗称无纺布。这种织物生产流程短、品种多样、产量高、成本低,使用范围极广泛。(三)其他面料服装面料中的非纺织材料,包括裘皮、皮革、人造革、合成革和毛毡等。这类材料保暖性好,质地紧密而挺括,是冬季御寒的极佳面料。随着人类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使用天然裘皮受到人们的抵制。因此,各种模仿天然植物和动物的纤维、织物也应运而生。人造裘皮就是一例(图2-4)(参见教材P25)。人造皮革生产时间短,产量高,成本低,品种比较多,而且性能也在逐步改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服装的各个部分。例如:装饰用布、人造毛皮底布、服装的衬里和垫肩等。由于制造和处理工艺的不同,上述各种面料材质会产生变化,如梭织、针织、印花、编织、涂层、水洗、砂洗、轧纹等不同工艺,使面料材质风格面貌变化无穷。随着新科技、新工艺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颖服装面料问世,为服装设计的创新、开拓提供广阔的天地。服装面料一般都需要经过染整加工,加工的目的是美化织物的外观,改善织物的穿用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染整加工包括预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工艺几部分。三、服装辅料(一)服装辅料概念及分类服装除了面料以外,其他称之为辅料,辅料在服装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特殊造型效果的服装,辅料起决定性作用。服装辅料种类很多,通常按其作用及构成不同,主要分为里料、衬料、垫料、絮填料、缝纫线、纽扣、花边、绳带、吊牌、包装料等。(二)各种辅料作用及选用1.里料。又叫里子,里料可使服装便于穿脱,增强舒适度,提高服装品质,保持服装造型,保护面料,保暖,使衣物耐穿。里料通常有棉布、丝绸、人造丝、涤纶丝、锦纶丝、醋酸纤维等的纯纺与交混织物。里料应光滑、耐用、色彩丰富且牢固。里料运用应与面料配伍,理化特性相容,色彩协调,同时价格适当。2.衬垫料。在服装中起造型、增强、保形、保暖、便于加工的作用。主要用在衣服的领、驳头、前胸、袋口、挂面、胸、肩、袖、下摆、腰头、门襟等部位。衬垫料选用要考虑使用部位、承担作用、设计与造型、价格成本、生产条件等因素。3.絮填料。主要用于防寒服、被、褥等产品,起到保暖作用。常用絮填料有棉絮、羽绒、动物毛绒、丝绵、化纤絮填料等。4.扣紧料。在服装中起扣紧作用的材料,如纽扣、拉链、钩环、绳带、襟扣等。扣紧材料可起到功能及装饰作用,有锦上添花、画龙点睛之效。5.缝纫线。缝纫线在服装中起连接衣片、装饰美化之用。缝纫线选择要与缝制部位及面料相配伍,颜色、张力、弹性、粗细、缝头、线迹、品质相互协调。6.其他辅料。花边在童装、女装使用较多,可提高服装装饰与档次。服装上的吊牌、表示服装号型、产地、商标等信息,包装材料也是服装保管、运输、销售不可缺少的材料。设计与实践体验扎染的过程●准备材料1.纯天然棉、麻、丝的布料。化纤布料较难上色。2.染料。一般有合成染料和天然染料两种。合成染料,是指化学成分的染料,有不同颜色供选择,可以在网上买到。天然染料是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中获得的,很少或者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其中植物染料一般是从植物的根、茎、叶、皮、果实中提取出来的,是一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材料,主要用于天然纤维(棉、麻、丝等)和部分人造纤维的染色。3.稍粗的棉线若干根。不适合用尼龙绳,不易系紧。4.手套、脸盆、锅、盐等。●扎染步骤1.扎。这是扎染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体现染后效果和花纹设计感的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扎多扎少。扎得越结实越密,颜色越少进入,也就越多留白,图案也会比较清晰。基本扎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捆扎法:可形成色晕(图2-5)(参见教材P27)。(2)针缝法:可以分为串缝法和绞线法。①串缝法即平缝法,用针线进行串缝时,可以得到大大小小的点构成的线纹,可走直线、曲线,折叠串缝(图2-6)(参见教材P27)。②绞线法(图2-7(参见教材P27))。(3)器具辅助扎法(图2-8)(参见教材P28):在扎染中创造性地利用各种器具做扎结的辅助物,染色后可以形成一些富有趣味的、奇特别致的纹样。常用的器具为木条制作的各种夹板、夹子、筷子、筒状器具,黄豆、碎石子、桂圆核等大小的颗粒状硬物。2.浸湿布料。将布料放入脸盆,用凉水浸湿,这样可以让颜色渗透得更好。干布料纤维上的浆会阻碍上色。3.染色。在锅中倒入能没过布料的水,煮沸后,放入盐和染料,操作时戴上手套。染料的量由个人对色彩浓度的偏好自由掌握,随后放入布料。此时如果布料已经干了,可再用凉水浸湿,否则颜色会显得不自然。一切就绪后,调为小火继续煮20分钟左右。与煮菜类似,每隔5分钟左右将布料翻一下。煮的火候可依个人喜好而定,想要达到发旧的效果,煮的时间短一点,而想要鲜艳的效果,则煮的时间长一点。4.洗浮色。清洗染好的布料,洗掉浮色。5.晾干。打开绳结,展开布料,晾干即可。注意不要暴晒,否则容易脱色。扎染技法并不难掌握,所需工具也很简单,完全可以动手尝试一下,染出来的效果会因实际操作的技法不同而不同,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正是手工艺品的特有魅力所在。快快行动吧!讨论1.根据颜色不同,掉色程度有所区别,什么颜色掉色明显?2.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扎染图案。3.分小组讨论:图2-9(参见教材P29)扎染作品中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处理图案才会达到自己希望的效果?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除市场驱动力外,“环境保护”和“ 可持续性发展”成为染整技术创新的主要指导思想,人们越来越关心纺织品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的健康、舒适、安全性和染整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关注如何处理废弃纺织品,也就是说,对服装面料的后整(物理、化学、生物整理)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知识窗绿色服装面料的选择方法选择绿色服装面料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服装面料选用不当,会对皮肤造成危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纺织品的环保、安全和健康指标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对纺织品,特别是服装的生态指标提出了质量要求。我国的纺织品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潮流,向 “绿色纺织原料”“绿色纺织品”靠拢。绿色纺织品是通过了某种毒理学测试(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并且有相应标志的纺织品。那么,怎样选择绿色纺织品呢?看标签: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标签上注有产品尺寸、材料成分、使用护理方法、商标品牌和销售价格。我们选购服装时要注意辨别其标签的真伪。触摸:接触经染色或印花布料的表面一段时间后,不会引起人体皮肤过敏。民间蜡染布和扎染布是用天然植物制作成蓝靛染料染色而成的,不会伤害人体皮肤。闻:绿色纺织品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和有毒的芳香胺气味。在制作夏天和其他季节的贴身服装时,要考虑到面料的吸湿性、保健和卫生性能,要选用使人体感觉舒适的天然纤维面料(如吸湿透气的纯棉织物、丝织品等)。目前,某些化纤、混纺织物也逐步具备了这一性能,其中人造纤维中的黏胶纤维织物的吸水能力还超过了纯棉织物。课后作业习 题1.收集市场上流行的服装面料,参照表2-1所示完成调查内容,可另用A4纸制作服装面料标本集。表2-1 服装面料标本集面料名称 面料样板 产地 面料的外观特点 手感 用途2.服装面料标本集制作好以后,在班上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展示各小组的标本集,并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哪几种服装面料是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试分析流行的原因。(2)你在进行布料调查和收集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你借助了哪些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收获?(3)通过面料收集调查活动,你觉得我国在纺织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方面有哪些新的发展?与同学们畅谈一下纺织产品的未来。板书设计第二章 走进服装材料第 一 节 认识服装材料一、服装材料及其构成二、服装面料(一)不同纤维的面料(二)不同织造方法的材料(三)其他面料三、服装辅料(一)服装辅料概念及分类(二)各种辅料作用及选用教学反思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5服装及其设计普 通 高 中 教 科 书主 编 刘琼发副 主 编:李 榕 周卫星 朱美健 席春玲本 册 主 编:张少斌本册副主编:范福军编 写 人 员:张少斌 范福军 陶文娟 邓婉球 王霄凌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